四川
景觀多樣、文化多彩
當我們說起自然景觀時
它是貢嘎山、四姑娘山
它是九寨、黃龍
它還是
亞丁三神山、雀兒山、格聶山
若爾蓋、瀘沽湖、新路海
以及更多數不盡數的高山峽谷、江河湖泊
(請橫屏觀看,亞丁三神山,夏諾多吉、央邁勇、仙乃日同框,攝影師@習小遠的視界)
▼
當我們說起萬物生靈時
它是大熊貓、小熊貓
它是高山杜鵑、蜀南竹海
它還是
川金絲猴、雪豹、白唇鹿、矮岩羊、牛羚
綠尾虹雉、藏雪雞、紅腹角雉
以及更多數不盡數的森林草原、飛禽走獸
(下圖依次為:牛背山高山杜鵑,圖源@視覺中國;大熊貓,攝影師@周孟棋;川金絲猴,攝影師@薛康)
▼
當我們說起人文景觀時
它是青城山、都江堰
它是峨眉山、樂山大佛
它還是
三星堆、金沙遺址、武侯祠
杜甫草堂、閬中古城、劍門關
以及更多數不盡數的四川美食、人間煙火
(會理古城,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攝影師@五十萬加侖)
▼
如此豐富多彩的四川
究竟從何而來?
當我們從太空俯瞰
就會發現它是中國大地上最特別的存在之一
其西部群山聳立、萬峰插天
東部則相對下陷
形成一個大型盆地
東西兩部赫然對立
(四川位置示意,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這種對立
讓四川不僅僅成為
適宜人類生存繁衍的天府之國
更是塑造出山地與盆地互為補充的
自然與人文並強的
兩大超級天府
這一切
需要從它的地下說起
01
碰撞地帶
數億年前
中國南方大地還沒有成形
大大小小的板塊相互分離
或碰撞融合、你儂我儂
或一拍兩散、分道揚鑣
其中一塊被地質學家稱為揚子板塊
是中國最古老的板塊之一
(因後來大致位於長江流域而得名)
距今2億多年以來
無數的板塊之間開啟了一場大拼合
揚子板塊身處其中
被四面夾擊
但此時揚子板塊的一部分因為岩石變質
已經變得極為堅硬
錯綜複雜的碰撞中
周邊地塊大幅變形,隆起為高山
堅硬的揚子板塊卻幾乎巋然不動
(距今2.1億年中國區域板塊運動示意,製圖@羅梓涵/星球研究所)
▼
於是周邊隆起、內部相對下陷
一個大型盆地誕生了
盆地以北
海拔1500-3000米的
秦嶺、米倉山、大巴山
崢嶸崔嵬[wéi]
(請橫屏觀看,米倉山,攝影師@趙永清)
▼
盆地東南
海拔1500-2000米的
雪峰山、武陵山、七曜山-大婁山
層巒疊嶂、漫無邊際
(請橫屏觀看,雪峰山、武陵山、七曜山-大婁山是四川盆地東南一側的盆周山地,現主要分佈在鄂湘黔渝四省市境內,圖為重慶東部及鄂西山區的山地,攝影師@山風)
▼
盆地西南
海拔3000-4500米的
大小相嶺、大涼山、峨眉山等
直插雲海
(請橫屏觀看,峨眉山,屹立於四川盆地西南緣,攝影師@鄒滔)
▼
而盆地西部的川西高原
整體隆升高度更是超過4000米
其中
岷山、邛崍山、大雪山、沙魯裡山
四列呈南北走向的山脈
緊密排列、隔斷東西
這便是四川的
橫斷山
(請橫屏觀看,邛崍山,攝影師@行影不離)
▼
就這樣
大地碰撞的力量
在四川構建起最重要的兩個地理單元
四川盆地以及
包括川西高原在內的周邊山地
(四川地形示意,為顯示四川盆地完整性,對重慶部分做了淺著色處理;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同時
四川地處西南
從印度洋來的南亞季風
從太平洋來的東亞季風
兩大季風在此交匯
水汽充足
其中
橫斷山與四川盆地高差顯著
對氣流的截迎效果最為明顯
兩者交界地帶降水量可達1200毫米以上
是中國內陸降水最多的地區之一
即著名的華西雨屏
(請橫屏觀看,牛背山雲海,攝影師@楓葉梧桐)
▼
豐富的降水
重塑著四川的地貌
豐富的降水
重塑著四川的地貌
川西的極高山上
發育出大量冰川
(海螺溝冰川,攝影師@張揚的小強)
▼
川西北的高原上
形成大片的沼澤、溼地
(請橫屏觀看,紅原溼地,攝影師@熊可)
▼
在一些碳酸鹽巖出露的地帶
溶解於流水的碳酸鈣重新沉積
形成鈣華
製造出一眾色彩天堂
(黃龍風景區鈣華池,攝影師@翟東潤)
▼
在地勢低窪之處
則積水成湖
形成夢幻般的高原湖泊
(請橫屏觀看,瀘沽湖,位於四川與雲南交界處;攝影師@陳小羊)
▼
無數水流再匯成江河
包括金沙江、雅礱[lóng]江、大渡河、岷江
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等
(請橫屏觀看,沱江曲流,攝影師@楊建)
▼
這些江河
除少量向北流入黃河
(請橫屏觀看,唐克黃河曲流,攝影師@陳二狗的摩旅)
▼
絕大部分都從周邊山地
匯入盆地底部
形成一條新的超級大江
即長江
(四川水系示意,為顯示四川盆地河流的完整性,對重慶部分也做了淺著色處理;金沙江與岷江交匯後稱“長江”;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與此同時
衝出群山的江河裹挾著泥沙
不斷在盆地西緣沉積
還發育出四川最為肥沃的平原
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攝影師@姜曦)
▼
就這樣
四川盆地以及
包括川西高原在內的周邊山地
兩大舞臺已經準備就緒
什麼樣的幸運兒
將會是這兩塊土地上新的創造者?
02
超級大盆
首先
我們從四川盆地說起
放眼中國大西南區域
貴州、雲南、西藏都是群山林立
再也沒有一塊地方
像四川盆地這樣
擁有極廣闊的發展空間
而放眼全國
也再也沒有一個大型盆地
能擁有四川這樣好的水熱條件
毫無疑問
這就是中國最富饒的大型盆地
(中國四大盆地分佈示意,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5000-4000年前
源自黃河上游與源自長江中下游的兩支古人類
分別沿岷江、長江進入四川盆地
並在成都平原這片全新的沃土上相遇
由此揭開了古蜀人
大規模改造四川的序幕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分佈,4500-4000年前,古蜀人在成都平原上修建了至少8座大小不等的城池,其中以寶墩古城規模最大,故這一時期的考古學文化也被稱為“寶墩文化”;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4000-3000年前
古蜀人融合四方文化
又在成都平原創造出迥異於中原的
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神樹,集中體現了古蜀人的自然崇拜,攝影師@唐宇星)
▼
之後秦滅巴蜀
中原王朝開始發現四川盆地的價值
它地形封閉、土地富饒
是統一天下時的戰略基地
是天下紛爭時的戰略後方
還是經營大西南最重要的前哨和堡壘
從而在各個歷史時期
不斷吸引四方之人
向四川盆地及周邊山地匯聚
公元前256年前後
秦人興建都江堰
將成都平原化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
並向四川大量移民
進而奠定了進軍長江中下游、統一全國的基礎
(都江堰,攝影師@巫櫟鴻)
▼
秦漢之交
劉邦再次以四川盆地為帝業之基
統一全國
(出自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諸葛亮與劉備對話)
▼
益州(四川)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東漢末年
劉備採納諸葛亮的建議
帶動大批中原移民入蜀
以四川為基地
從而奠定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基礎
(武侯祠紅牆竹林,武侯祠是中國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廟,由武侯祠、漢昭烈廟及惠陵組成,但人們習慣將三者統稱為武侯祠,攝影師@李劭康)
▼
秦漢三國時
四川的紡織業、漆器業堪稱天下翹楚
所產蜀錦、漆器
不僅作為貢品進貢朝廷
還遠銷異域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為四川生產的蜀錦,出土於新疆尼雅遺址,攝影師@劉玉生)
▼
隋唐時期
大量移民遷入
尤其是安史之亂後
大批名人入蜀避亂
四川經濟蓬勃
人稱“揚(州)一益(州)二”
兩宋時期
四川工商業
如紡織業、製鹽業、製茶業
造紙業、印刷業、制船業
製糖業、釀酒業
都達到新高峰
(至南宋初年,四川已有鹽井4900個,產鹽達6000多萬斤,圖為自貢井鹽生產,攝影師@王寰)
▼
明清時期
歷史上著名的移民潮
“湖廣填四川”
更是奠定了現代四川人口與文化的基本樣貌
(洛帶古鎮,其中保留了多個明清移民會館,包括湖廣會館、廣東會館、川北會館、江西會館,同時擁有中國西部最大的客家博物館;圖源@視覺中國)
▼
抗日戰爭時期
移民再次大量遷入
很大程度上促進了
四川向現代轉型
(宜賓李莊古鎮,抗戰時期,曾接受同濟大學、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央研究院、中央營造學社等文教機構,圖源@視覺中國)
▼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
“一五”“二五”計劃、三線建設
又帶動了大規模有組織的移民
遷入四川盆地及周邊山地
奠定了四川的現代工業體系
包括攀枝花的鋼鐵基地
西昌的衛星發射基地
成都的戰鬥機研製生產基地
綿陽的空氣動力研究中心等等
(掛彈的殲-20,為中國航空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院研製的具有高隱身效能的第五代制空戰鬥機,攝影師@羅韜)
▼
無數次的匯聚
讓四川聚集四方人口
尤其是大量人才精英
讓四川雖居內陸而不封閉
反而可以時常站在中國的前沿
創造出相容幷包的文化
文學上
蜀地文士出川驚海內
如司馬相如、揚雄、李白、蘇軾
所著華章分別成為了漢賦、唐詩、宋詞的豐碑
“各領風騷數百年”
(眉山三蘇祠,為紀念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而建,攝影師@柒哥)
▼
同時
歷代文人雅士
也以遊歷蜀地為風尚
如高適、岑參、杜甫、元稹、白居易
劉禹錫、李商隱、溫庭筠、韋莊
黃庭堅、陸游、范成大等的大量創作
都是在蜀地完成的
(出自清代李調元《送朱子穎孝純之蜀作宰》)
▼
自古詩人例到蜀,好將新句貯行囊
(杜甫草堂,圖源@視覺中國)
▼
宗教上
它是道教的發源地
(青城山老君閣,攝影師@李瓊)
▼
是佛教重要傳播中心
(峨眉山,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攝影師@沈軍)
▼
還擁有
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攝影師@李瓊)
▼
它的方言
以湖北話為基礎
融合陝西話以及其他移民的原籍方言
逐步形成了
今天的四川話
它的戲曲
兼採崑曲、徽調、漢劇、秦腔等
諸多地方戲之長
形成了多聲腔的川劇
尤以變臉、吐火著稱於世
(川劇吐火,攝影師@蔡震宇)
▼
它的飲食
將湖南的紅燒、江西的粉蒸
北方的炒爆、江南的煨燉
本地的炙烤等各種烹飪方式
以及後來傳入的辣椒
與本地豐富的食材相結合
創造出中國菜系中平民化程度最高
影響力最廣闊的菜系
川菜
麻辣鮮香、雅俗共賞
(四川美食,下圖依次為回鍋肉、麻婆豆腐、串串、冒菜、火鍋,圖源@視覺中國)
▼
再加上
盆地內相對豐富的資源和安逸的環境
使得四川人的生活擁有強烈的世俗化特徵
它擁有
可能是中國最高的麻將普及率
(麻將長河,攝影師@朱建國)
▼
擁有
可能是中國最多的茶館
(陳錦鋪子露天茶館,攝影師@柒哥)
▼
擁有
長期的釀酒傳統
(水井坊遺址,攝影師@張豔)
▼
早在漢代文物中
就有大量的廚子形象
和歌舞宴飲的場景
與今日四川人的生活可謂一脈相承
(東漢擊鼓說唱陶俑,攝影師@柳葉氘)
▼
這就是以盆地為中心
匯聚四方的四川
一個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並極具煙火氣的
人間天府
而在盆地之外
廣袤的山地間
另一個天府更在持續散發光芒
03
超級山地
四川盆地周邊的山地
尤其是川西高原
是一個山的王國
最高峰貢嘎山
海拔高達7556米
人稱“蜀山之王”
(群山之上的貢嘎山,攝影師@俞勇)
▼
海拔6250米的邛崍山主峰
么妹峰
風姿綽約
被譽為“蜀山皇后”
(么妹峰,攝影師@蘇鐵)
▼
此外
格聶神山、雀兒山
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
雅拉雪山、仁宗雪山、田海子山
三奧雪山、雪隆包、夾金山、雪寶頂等
都巍峨聳峙、山勢嶙峋
(雅拉雪山,攝影師@萬賁)
▼
川南山地多呈斷塊隆升
往往壁立千仞
(大瓦山,為典型的桌狀山,攝影師@王治)
▼
與山地相對的
還有無數深切峽谷
例如金沙江峽谷、雅礱江峽谷
大渡河峽谷、岷江峽谷
等等
(雅礱江峽谷,攝影師@曹鐵)
▼
高山與峽谷並列
讓四川山地呈現出明顯的垂直氣候帶
而四川地處中國南方
整體氣候基帶屬於亞熱帶
兩者疊加
讓四川一省居然可以集齊
從南亞熱帶到高原亞寒帶的6大氣候帶
(四川氣候型別分佈,四川盆地整體屬於中亞熱帶氣候,四周山地則擁有多種氣候,製圖@陳志浩&羅梓涵/星球研究所)
▼
多樣的氣候
尤其是短距離上極大的氣候變化
為動植物在冰期的生存
提供了遷移通道
使許多孑遺動植物在此得以大量保留
例如曾在侏羅紀、白堊紀與恐龍共存的
木本蕨類植物桫欏
和裸子植物蘇鐵
都在四川南部有大量遺存
(在今天的四川攀枝花蘇鐵自然保護區內,仍然生長著20萬餘株蘇鐵,堪稱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森林”,攝影師@李貴雲)
▼
如珙桐、鵝掌楸、連香樹等
孑遺被子植物
也在四川成片分佈
(大相嶺珙桐,攝影師@姜曦)
▼
與此同時
多樣的氣候及地貌環境
也為新物種的演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例如橫斷山區
是現代裸子植物的演化中心
加上古老植物遺存
使四川共有裸子植物101種(含變種)
其中松、柏、杉達87種
種數居中國第一
四川紅杉、白皮雲杉、康定雲杉、西昌黃杉
則都為四川所特有
(巴塘縣措普溝雲杉,攝影師@王明華)
▼
被子植物中的
杜鵑花科、報春花科、毛茛[gèn]科等植物
也在此分化成多個物種
(橫斷山及川南山地為中國杜鵑演化中心之一,目前四川共有杜鵑200多種,照片拍攝於峨眉山,攝影師@沈軍)
▼
其他諸如
康定木蘭、四川牡丹、圓葉玉蘭、油樟
峨眉山莓草、峨眉黃連、峨眉擬單性木蘭
無芒披鹼草、短芒披鹼草等
也都為四川所特有
(康定木蘭,攝影師@鄒滔)
▼
更為重要的是
四周環繞的高原山地
氣候多變、地勢險要
更為動植物躲避人類的侵擾
提供了生存基地
而成為許多珍稀動植物最後的家園
(巴郎山植被,攝影師@譚駿吉)
▼
種種原因疊加
讓四川得以在人類的天府之外
也成為萬物生靈的天府
據統計
四川擁有高等植物近萬種
約佔全國高等植物種類的1/3
位列全國第2
其中列入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的有84種
佔全國的21.6%
(達瓦更扎植被,圖源@視覺中國)
▼
除了植物
四川還擁有近1400種脊椎動物
其中
獸類217種、鳥類757種
物種豐富度同樣在全國數一數二
距今數十萬年前
大熊貓的活動範圍
曾經遍佈小半個中國
而隨著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的干擾
現如今
只有川西、秦嶺山地
為它們提供了最後的庇護所
(大熊貓,目前有3/4的野生大熊貓分佈在四川,少量分佈於甘肅及陝西;雪中漫步的大熊貓,攝影師@周孟棋)
▼
擁有金色皮毛的川金絲猴
是金絲猴分佈最北的一種
目前也主要分佈在四川
(川金絲猴母子,攝影師@薛康)
▼
此外還有
小熊貓、羚牛、矮岩羊
四川梅花鹿、雪豹、靈貓等
各類珍稀哺乳動物
(四川梅花鹿,為四川特有,照片拍攝於四川若爾蓋,攝影師@鄒滔)
▼
以及
四川山鷓鴣、紅腹錦雞、綠尾虹雉等
珍稀鳥類
(紅腹錦雞,攝影師@曹鐵)
▼
這就是充滿庇護力的四川山地
是全球36個生物多樣性中心地區之一
(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示意 ,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而生活在此的人類
也與生靈和諧共存
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
歷史上的古老族群
沿著橫斷山山谷南北遷徙
形成了一條著名的民族走廊
即藏彝走廊
這讓四川成為
中國第二大藏族聚居區
(雪後的丹巴中路藏寨,攝影師@張浩)
▼
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
(四川大涼山谷克德高原公園溼地,彝族人的摔跤活動精彩上演,圖源@視覺中國)
▼
以及
中國唯一的羌族聚居區
(茂縣坪頭羌寨,圖源@視覺中國)
▼
他們在溝谷中
開墾農田
(甘孜得榮太陽大峽谷裡的下擁村,攝影師@趙必然)
▼
在高山上放牧
(格聶山下牧民放牧,圖源@視覺中國)
▼
與人口密度高達500人/k㎡
的四川盆地相比
川南山地人口密度僅有80人/k㎡
川西高原更是低至
8人/k㎡
(四川人口分佈示意,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人類與生靈在四川的山地中
建立了
一個和諧相處的共同家園
一個庇護眾生的方舟
04
兩個天府
一個四川
就這樣
堅如磐石的大地在紛亂的碰撞中
創造出四川盆地與周邊山地兩個超級天府
根據四川省文旅廳2021年3月釋出的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報告》
它擁有文化資源305.74萬處
旅遊資源24.57萬處
居全國第一
其中
山地旅遊資源
4萬多處
是全球高山、極高山旅遊資源最密集區域之一
(岷山主峰雪寶頂,攝影師@楊友利)
▼
丹霞地貌旅遊資源
588處
(甘孜新龍丹霞,為高原丹霞,攝影師@楊建)
▼
鈣華泉華旅遊資源
232處
且品質之高,全球罕見
(請橫屏觀看,九寨溝諾日朗瀑布,攝影師@葉長春)
▼
它還擁有大小河流1400餘條
號稱“千河之省”
(請橫屏觀看,青衣江、大渡河、岷江三江在樂山交匯,樂山大佛便位於此處,攝影師@石耀臣)
▼
所蘊含的水能資源
超過全國的1/5
截至2020年底
四川水電裝機容量達7892萬千瓦
位居全國第一
(金沙江與雅礱江交匯處的二灘水電站,位於四川攀枝花,攝影師@石磊)
▼
還擁有數不清的高原湖泊
精巧玲瓏、變化萬千
(亞丁風景區牛奶海與五色海,攝影師@善友)
▼
還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
儲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澤溼地
(請橫屏觀看,若爾蓋花湖,攝影師@姜曦)
▼
還擁有全國第二大林區
截至2020年底
全省林地面積高達3.7億畝
(川西林地,攝影師@楊濤)
▼
還擁有草原3.13億畝
(塔公草原,攝影師@佐螞)
▼
還擁有竹類資源1766萬畝
總面積全國名列前茅
(蜀南竹海,圖源@視覺中國)
▼
還擁有亞洲最大的紅葉觀賞區
被譽為
“亞洲最長天然紅地毯”
(請橫屏觀看,巴中光霧山彩林,圖源@視覺中國)
▼
還擁有世界上收藏和展示
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
是我國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
(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圖源@視覺中國)
▼
還擁有5處世界遺產
數量居全國第2
也是國內少有的擁有
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
以及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的省份
(峨眉山-樂山大佛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圖為峨眉山金頂,攝影師@王進)
▼
還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8000多項
不可移動文物6.4萬餘處
可移動文物108.2萬件
(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圖源@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
其中
漢闕數量全國第一
石刻佛像數量全國第一
紅軍石刻標語數量全國第一
(安嶽紫竹觀音,攝影師@楊虎)
▼
還擁有全國排名第一的
公路總里程
(318國道盤山路,攝影師@朱小馬)
▼
還擁有中西部最強的
民用航空網路
(請橫屏觀看,天府國際機場開通後,成都更成為了繼上海、北京之後,中國內地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攝影師@姜曦)
▼
這就是四川
既擁有無盡的
高山峽谷、萬物生靈
也擁有無盡的人間煙火、文化遺產
一個四川,兩大超級天府
(請橫屏觀看,成都與橫斷山,攝影師@嘉楠)
▼
本文創作團隊
撰文 | 所長 風子
圖片 | 晝眠 餘寬
地圖 | 陳志浩
設計 | 羅梓涵
審校 | 河邊的卡西莫多 丁昊 羊駝 王長春 陳景逸
封面攝影師 | 柒哥
參考文獻
[1]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報告,2021.03.
[2]段渝. 四川簡史[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08.
[3藍勇著. 中國川菜史[M]. 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9.09.
[4]石碩著. 藏彝走廊——文明起源與民族源流[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9.10.
[5]郭正吾等. 四川盆地形成與演化[M].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96.03.
[6]劉威. 盆地形成機制與演化過程——以四川盆地為例[J]. 中國石油石化,2016(21):17-18.
[7]張嶽橋,董樹文,李建華,施煒. 中生代多向擠壓構造作用與四川盆地的形成和改造[J]. 中國地質,2011,38(02):233-250.
[8]何登發,李德生,張國偉,趙路子,樊春,魯人齊,文竹. 四川多旋迴疊合盆地的形成與演化[J]. 地質科學,2011,46(03):589-606.
[9]莊平,高賢明. 華西雨屏帶及其對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意義[J]. 生物多樣性,2002(03):339-344.
[10]張橋英,何興金. 四川省珍稀瀕危植物及其保護[J]. 武漢植物學研究,2002(05):387-394.
[11]李仁偉,張宏達. 四川裸子植物區系研究[J]. 廣西植物,2001(03):215-222.
[12]李果,沈澤昊,應俊生,方精雲. 中國裸子植物物種豐富度空間格局與多樣性中心[J]. 生物多樣性,2009,17(03):272-279.
[13]李騰飛,李俊清. 中國水青岡起源、分佈、更新以及遺傳多樣性[J]. 中國農學通報,2008(10):185-191.
[14]闕品甲,朱磊,張俊,王進,李昭成,沈尤,冉江洪. 四川省鳥類名錄的修訂與更新[J]. 四川動物,2020,39(03):332-360.
[15]彭光照,秦鋼,葉勇,朱桃秀,郝寶鞘,江山,唐薇,李雙江. 四川恐龍化石的發現與研究[J]. 四川地質學報,2019,39(02):215-223.
星球研究所
解構世間萬物,探索極致世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