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社報道,美國繼續視俄羅斯為敵人,27名俄外交官連同他們的家屬將被驅逐出美國,同樣數量的俄外交使團工作人員將於明年6月30日離開。另一方面,在東線,繼立陶宛充當美國“以臺製華”的急先鋒後,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國會議員10人等竄訪臺灣搞事。對此,筆者看到海外華人評論圈有人說,兩件事說明,美國有同時與中國和俄羅斯作戰的能力。這種評論,大概已經預計到美國東西兩線煽風點火,有引發戰爭的危險,並且認為美國有同時打兩場戰爭的能力,所以才敢這樣做。
筆者認為,第一,美國不但沒有同時與中國和俄羅斯開戰的能力。而且,單獨與中國或者俄羅斯開戰,戰場在中國或者俄羅斯地域,美國必敗無疑。第二,事實證明,在之前與中國或俄羅斯的單獨對抗中,先眨眼的是美國。在烏克蘭爭端中,美國對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只能採取“預設”的態度。在2016年,“南海仲裁案”公佈結果前後嗎,中國三大艦隊數十艘軍艦在岸基導彈支援下,與美國兩個航母戰鬥群對抗,眨眼的也是美國。第三,拜登政府在安全顧問沙利文的“護欄”設定下,不允許摩擦、衝突演變越過戰爭的“臨界點”。也就是說,美國的所謂對中俄兩線“作戰”,其實是在“護欄”保護下的挑釁,既刺激了中俄,又對美國的兩黨的右翼精英有所交待。
先看西線,且不要說美蘇及後來美俄的“核恐怖平衡”,即使是當下,俄羅斯的“大殺器”似乎在美國之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在11月3日表示,鋯石超高速音導彈明年開始可率先部署在海軍艦艇上。俄羅斯塔斯社報導,俄羅斯國營軍工企業研究和機械製造工業協會 已開始生產鋯石導彈,首先量產的是海軍型,也就是安裝在軍艦與潛艦上的,之後還有陸射型與空射型。報道說,鋯石導彈已完成艦射型與潛射型的試射,都取得成功,符合量產資格。
鋯石導彈極速達到9馬赫(9倍音速),射程超過1000公里。若採用潛艦在水下發射,對手的偵測與攔截時間更進一步被大幅縮短,因此被視為不可攔截的毀滅性。鋯石導彈,將裝備在俄羅斯改良後的的核動力攻擊潛艦“亞森級”“彼爾姆號”上。
順帶一提的是,解放軍早就裝備的東風17型導彈速度也在5馬赫以上,而且可變軌滑翔,是百分之一千的“航母殺手”。此外,前不久中國還試驗了更高速的導彈,還被廣泛報道了“在軌轟炸機”。
相反,美軍承認,在超高音速武器上落後於中俄。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也因為中國的“不可防禦”的超高音速武器,而認為又處於一個‘斯普特尼克時刻’。斯普特尼克是前蘇聯在1957年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蘇聯當時搶先在美國之前率先進入太空,給美國帶來非常大的震動與刺激。
海軍方面,在10月釋出的美國海軍新戰略指南中,首次承認“中國和美國的海軍軍力旗鼓相當”。美國海軍部長德爾託羅宣稱:“中國帶來的長期挑戰對五角大樓來說是最重要的,其海軍從根本上擴大了規模和能力,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艦隊。這是至少一個世代以來,美國首次面對在海軍實力上可匹敵、並積極部署軍力以挑戰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
美國《防務新聞》還報道,德爾託羅在美國海軍學院的一次演講中宣稱,“坦率地說,理想的目標不是與中國交戰。沒有人希望進入一場衝突”。
美國海軍情報局的資料透露,截至2020年底,中國海軍現役軍艦數量為360艘,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艦隊。預計2025年將增加到400艘、2030年達到425艘。而美國海軍2020年只有297艘,未來數年內連達到313艘的預定計劃都很困難。
空軍方面,“2022年美國軍事實力指標”中,傳統基金會將美國空軍的戰力評為中等的“勉強”,但戰備能力和整體評價均為“弱”,主要原因包括飛行員平均飛行時數過少、軍機老舊且妥善率太低,以及對五代機的投資不足等。
事實上,美軍理智的評估,絕不應該與中俄作戰,不能單獨與俄羅斯作戰,也不能單獨與中國作戰,因為絕不取勝的把握。更不要說同時與中俄在東西兩線作戰。
偏偏,當下中俄兩軍關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所說的。他強調:中俄軍事合作沒有休止符,只有進行曲。吳謙描述,一是戰略溝通密切。二是演訓領域務實合作深入。今年以來,俄軍首次來華參加中方“西部·聯合-2021”演習,雙方共同舉行“海上聯合-2021”演習和首次海上聯合巡航,組織實施第3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以及共同參加上合組織“和平使命-2021”聯合反恐軍演。三是軍事合作機制持續完善。
最後要提的是,“2021-2025年軍事合作路線圖”在由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及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主持的視訊會議上獲得批准。該路線圖將加強“戰略軍事演習和聯合巡邏”方面的雙邊合作。
筆者感到,中俄不是軍事聯盟,勝似軍事聯盟。美軍敢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