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鳳居士 南鳳居士 7月25日
前幾天晚上出去散步碰見了同一個小區住的田老師和李老師夫婦兩人,李老師說;“她哥在她們上樑中學群了轉了我的一篇文章,還調侃我是名人了,”我問“你哥是誰?”她說“她哥現在在美國定居,以前是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在美國留過學,是上樑中學高中畢業的,他們正在撰寫一本關於上樑中學的書,過兩天很快就要在魏溝舉行發行儀式了”我頓時來了興趣,很想參加這個發行儀式,但那天剛好要出差,於是向他們夫妻兩人提前預討要了一本。
出差回來他夫妻兩人很守約給我送來了一本《上樑中學》,當接到這本書時,我大吃一驚,精裝的藍色線裝封面,大8開的頁面,厚厚的一大本,接到手裡一沉,看了看頁面近6百頁,我原想可能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而已,上樑中學我大致還是瞭解一點的,小地方的小學校,短短的歷史,大概只是一些校友的回憶文章而已,怎麼可能會有那麼多的故事,還這麼厚厚的一大本呢?於是匆匆回家,想急不可耐的開啟這本書讀起來。
回家的路上碰見幾個熟人大都是80、90後,見我手裡拿著一本厚厚的書,都要著看了看,見書名是《上樑中學》,又都不解的問:“上樑中學在哪?”
的確上樑中學已經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了,就像上樑那個地方一樣永遠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很多80、90後是不知道那個地方的,對於我這個70後也只是由於工作的原因去過幾次那個上樑和那個上樑中學,了了的知道兩三個校長,幾個老師而已,但這本厚厚的《上樑中學》讓我重新走進了上樑中學,知道了那些塵封已久,鮮為人知的上樑中學的歷史,也讓我對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人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說起還是一種緣分,去年的暑期夏日我還去過一次魏溝小學,那是魏溝小學撤銷前的最後一段時光,當時魏溝小學兩個老師,四個學生,我和陳老師有過一次深入的交流,於是有了那篇《固師83級》的文章,當時很想去魏溝小學上面的老上樑中學、老鄉政府那去看看,走到半路,看見蒿草半身,殘垣斷壁,一片淒涼的景象,於是又折了回來。
前幾天去桃山走了個人情,回來時拐了個彎又去了魏溝一圈,因為前幾天微信上看見那裡已經被改造成了一個類似於大武口“五七幹校”式的懷舊的鄉村旅遊的基地,和我去年去時已有完全不一樣的改變,魏溝小學那裡樹著一座拱門,上書‘上樑公社舊址公園’幾個大字,魏溝小學上面那塊,已完全大變樣了,荒草不在,斷壁已修,又重新恢復了那時老上樑的一些樣子,老鄉政府那裡豎起了‘上樑公社’的牌子,老上樑中學的舊址也有了“上樑中學”的牌子,舊物件又全部恢復集中到了一起,供遊人參觀,
當然更重要的是哪個‘地下黨活動基地’,我想這大約是這個上樑公社舊址能重新搞起來的核心了,我去的時候,正在搞大掃除,整條街被掃的塵土飛揚,問了問說是有領導要來看,要我們趕快走,遊人不多,老年人大多是懷舊而來,年輕人不懂那段歷史也懶得聽父母嘮嘮叨叨的憶苦思甜式的現場教育,我想大都是給領導來看那個活動基地的吧!
其實真正的老上樑的歷史在那本厚厚的《上樑中學》裡,我用一晚上的時間粗略的翻完這本書,從幾十年前的上樑中學走進去,又從幾十年後的上樑公社舊址公園裡走出來,好像經歷了一個輪迴,見證了隆德鄉村教育變化的一個縮影。
就像這本書扉頁上寫的一樣“初等教育史上的一個成功範例”,作為經歷了隆德教育三十年變化的見證者,對於上樑中學的這段歷史變化的確是能代表從文革大辦教育到改革開放後的掃盲、普及教育,恢復高考這段歷史隆德鄉村教育變化的,如果從修志的角度來說,如果將來要寫《隆德教育發展志》,在很多撤銷學校資料損失沒有保留的情況下,《上樑中學》這本書的確有著非同一樣的意義。
如果從修志 的角度來說,這本書還不能說是正規一樣的《校史》,在古代修志史是官家行為,民間私人是萬不可乾的事,鬧不好是要掉腦袋的,因為史志是留給後人來看的,後人對前人的評價大都來自於此,所以官方修志一定會掌握話語權,美化自己的歷史,而私人民間最多隻能編個家譜,對於官史只能是野史,對官方一般是不利的,盛世修志,當然在現在這樣的禁忌顯然是沒有了,但現代人修家譜的多,民間自發的對於一個學校一個地方修志的很少見到,所以《上樑中學》這本具有校史意義的書就更顯得與眾不同了。
當然這本書不能嚴格的稱為校史,它包含了三部分;一是上樑中學小志,二是“初等教育史上的一個成功範例”,三是我和上樑中學,第一部分大致能算作正規的校史一類,但由於缺乏官方資料檔案的支撐,資料來源大多來於校友,老、同學的個人回憶,帶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確定性,嚴謹性和可靠性不夠,不能稱之為嚴格意義上的校志,於是編者也自稱為“小志”,第二部分“初等教育史上的一個成功範例”大概能算作李來佘先生的一篇有點學術意味的論文吧!也算是對上樑中學短短歷史的一點理論性的總結和精神上的昇華吧!作為曾經的上樑中學的人是可以理解的,作為初等教育的範例有點拔高了,但作為鄉村教育的經驗總結還是還有意義的。第三部分是一些校友和上樑中學有關人士的回憶文章,和前面的“小志”印證著讀起來還是很有意思的。
應該說《上樑中學》這本書從編撰、出版、撰寫上的確是很成功的,完全和單位正規發行出版的史志一點不相上下,可讀性也很強,這的確太不容易了,我看了看編委會人員,有我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但大都已過花甲之年,而且都不是從事過正規編輯和文字專業的人員,全憑著對上樑中學的熱情熱愛和犧牲業餘時間編輯的,歷經4年多,業餘人幹了一件正規專業人士也幹不了的事,從這裡我真的非常敬佩這些花甲之年的上樑中學的老人們,向他們致敬。
翻這本書前我最大的興趣是上樑中學出過那些人?我最初感興趣也是因為李銀鐲老師的那句,她哥上過中國科技大學,在美國留過學,現在在美國定居,是上樑中學高中畢業的,以我以往的印象上樑中學怎麼可能出過什麼名人呢?
翻過這本書後上樑中學那一批“老上樑人”從書中印到了我的腦海了,而且非常之感慨,那片貧瘠的土地上出來了那麼一批生動、有趣、熱情的人,讓我意外之餘非常感動。
以前我認識的唯一讓我有印象的上樑人,大概是我姐夫張有倉了,他是那個上樑新化人吧,那個地方真難走,90年前不通車,從山河王莊哪裡翻幾座山到一個山姥姥裡坐落著幾家破爛的人家,那就是他家,我才明白為什麼地下黨要在這裡發展隆德最早的黨員了,因為這裡國民黨根本找不到,很難得的是我姐夫兄弟兩人都是高中生,我姐夫初中上的上樑老中學,高中上的山河中學,後來上來寧夏財校,畢業後在糧食局工作,那時和我姐找物件,母親一看他那上樑的老家就老大不願意,我姐願意,於是就成了,後來姐夫當了財政局長,別人還說我姐有眼光呢,但我覺得我姐夫當官最大的優勢就是他人實在,工作踏實,不會耍心眼,這也是大多數人對他的評價,就連他退下來多年後人評價他時總會說“那是一個老實人”,在隆德這是一句對人很高的評價,我想這和上樑那個地方是分不開的,也和他上過初中的上樑中學是分不開的,那時在高考十分激烈的情況下,我一直對他能從上樑那個地方考出來很是不解,後來慢慢知道了和他有接觸的上樑人柳壁謙,我的老領導李克哲後,才知道上樑那個地方那個中學還是出來不少人才的,那個隆德縣最早共產黨員發祥地還是有一點脈氣的,在古代就是‘龍興之地’了。
上樑那地方從自然交通條件而言,能算作隆德最偏僻的地方之一了,70年代是隆德少有的幾個不通公路,不通電的地方,但那個地方的教育卻是辦的有聲有色的,出來不少人,翻了翻書有很多老師,校友我都認識,也有我現在的同事,比如上樑教育最早的奠基者李克哲,當過我的老領導,李銀楠、吳志強校長、馬世璽主任等,這些人共同的特點都是工作認真,為人實在我想這大約能代表上樑那個地方人共同特徵吧。
但我最為感慨的是我不認識的三位上樑中學的早期的外地老師,這三人是徐秉龍、梁海、餘開炎老師,由於年齡的原因,我與這三位老師素未謀面,只是從這本書裡瞭解到了他們在上樑中學的故事,很是感動,我剛剛工作的時候常常會從一些同事口中說起那時在隆德教育上的一些外地老師的傳奇故事,以及他們為隆德教育做的貢獻,但我很少和他們交際,於是對他們的故事很感興趣,一直想寫寫他們的故事,但苦於手頭沒有資料,一直沒有寫,這次從《上樑中學》這本書裡終於知道了他們三位的故事,我想在最為艱苦的上樑能呆十幾年,他們三位最能代表那批曾經在隆德教育上付出貢獻青春的外地老師吧!
梁海老師是這本《上樑中學》的發起人吧,據書裡說,正是由於趙忠孝、李來餘等學生看望梁老師而引發了寫一本關於上樑中學的書的初衷,由此而經歷了四年多終於有了這本書,由此可見梁海老師在上樑中學學生中的威望和號召力了,同時從書中可以看出梁老師也寫了很多回憶文章,可以看出他對那片儘管艱難的上樑中學歲月是有著強烈情懷的,這樣的情懷和同樣有著情懷的學生們碰撞在一起就產生了火花,我沒有仔細的讀梁老師的回憶文章,只是大概的粗略的看了一下,但我覺得在所有的回憶文章中,梁老師是記憶的最清楚的,很多的細節都一一道來,這和一個年近八旬的老者的記憶好像不太附和,但這從側面反映出來他對那段日子的感情之深。
的確一個川區來的大學生在70年來到上樑這麼一個在隆德都落後的地方,而且一呆就是十幾年,這的確是不可想象,我92年畢業分配到離縣城邊的好水中學就幾乎堅持不下來了,但梁老師一呆就是十幾年,從他的回憶文章中一點感覺不到艱苦的記憶,而全部都是有趣的苦中取樂的生活趣事,打獵,文藝活動,打籃球,好像他工作的地方不是上樑而是城市一樣,正是這樣樂觀主義的理想才能使他紮根上樑中學,培養了一批赫赫有名的學生,這是梁老師的最大的財富。
當然徐秉龍老師也是學生回憶文章中提到的最多的老師,他紮實的教學,和淵博的知識影響了一代上樑中學的學子,後來他又到隆德中學擔任教研組長,有又為隆德培養了一大批的人才。
就像一百多年前創辦峰臺書院的盧世堃一樣,餘開炎老師也是來自湖南的人,湖南人有一股狠勁,畢業於華中師大的湖南常德人餘老師來到上樑,首先要克服生活上的不習慣,這比來自銀川的老師還要難,遠離故土、遠離親人,克服水土、語言的苦難,這種煎熬我們想象得到,但餘老師卻堅持了十幾年,成為學生最為歡迎的老師之一,這的確不容易,可惜餘老師英年早逝,書中有一篇餘老師的兒子多年後重遊舊地的文章,同樣作為老師的餘老師的孩子,面對父親曾經撒過青春汗水的地方感慨萬千。
很感謝《上樑中學》這本書讓我圓了一直想寫那些曾經6、70年代為隆德教育貢獻過青春的老師,從這三位上樑中學的外地老師的經歷中我們看到了那一批人的付出和貢獻,讓我在這裡為他們說一聲“謝謝”,向他們致敬!
正是有了這樣一批好老師才培養出了上樑中學一大批的好學生,也正是有了這些學生,才有了今天這本《上樑中學》的問世,雖然上樑不在了,上樑中學早撤銷了,但他們留下了一本《上樑中學》足以讓他們的後代知道他們父輩曾經付出的那個地方。
這些學生裡面最有名的有兩個,一個是趙忠孝、一個李來餘,趙老師我知道,在我剛開始工作時,他是山河中學的校長,乾的有聲有色,後來調到剛成立的隆湖中學當校長,也乾的風生水起,後來又當了大武口區的教育副局長,但我交集不多,我只是從我的老師賀鴻亮校長,當過山河中學校長,以及他的一些同事後來又和我當過同事,嘴裡知道他的一些故事和經歷,應該說他那時正是隆德教育系統的響噹噹的人物之一,能力、人品老師口碑都很不錯,這與他上樑中學的經歷和那一批人也許有關吧。
李來餘前輩我素未幕面,也一直沒有聽說過,只是這次從他妹妹李銀鐲老師那裡得知,才引起了我對於上樑中學這本書的興趣,我不瞭解李老師,但我從《上樑中學》這本書裡他的一些文章裡大致瞭解了一點情況,這本書裡篇幅最長,回憶最多的就是李老師的文章了,無論是對上樑中學理論性的概括文章“初等教育史上的一個成功範例”以及個人經歷的回憶文章“我的讀書歲月”都充分表達出來了他對上樑中學的感情,這種感情不但在文章中體現出來了,更重要的是作為副主編對於本書傾注的大量心血和付出,作為一名成功人士,又已定居海外,他不圖名、更不圖利,完全憑著對上樑中學的感情在做這件事,的確難得,從書裡“編輯部的故事”來看大量都是他和同學商量編纂的事宜,我知道,要編輯出版這樣一本厚重的書籍,不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時間以及經費是很難很難的,但是他們做到了,從我們高中同學聚會一直舉辦不起來就知道做這件事的難度。
讀這本書我發現了幾點很有意思的地方,一個是這本書很嚴謹,完全能比擬一本正規的史志,二是凡是李老師的文章都標出來了出處和凡例,這明顯是寫論文的要求,這大概和李老師一直是從事理科和金融分析的職業特徵吧!但這體現出了這本書的嚴謹態度,給這本書增色不少。當然這本書還有一個可貴之處,一般的校志之類的大多都是把著名校友,或者出名的老師文章或者作為重點放在突出位置,但這本《上樑中學》把大量的沒有考上學,沒有工作、普普通通的校友的回憶文章放在了書裡面,這同樣體現出了老上樑中學的精神。
其實我最初對李老師考上中科大、出國留學、定居從上樑中學能出來這麼一個人物的好奇,到最後從書中瞭解到李老師的為人,這種好奇就沒有了,因為我已明白,在編撰這本書上付出的經歷,足以證明那段上樑中學的經歷對他們人生的改變和人格的塑造上起到了多大的作用,看看這本書的厚度、重量以及那十幾萬的捐款就知道了。
作為一個和上樑中學毫不沾邊的人,如此煽情的對《上樑中學》這本書寫了這麼多文字,是不是有點矯情了,也有點多情了,其實我和上樑中學沒有任何交集,也和那些人素未謀面,也沒有得到他們的一點贊助,唯一的好處就是免費的得到了一本書。
但我的的確確是被這本書,那個地方、那些人 的故事感動了,因為我覺得在隆德像上樑這樣地方還很多,像上樑中學這樣的學校也很多,楊溝、崇安、山河,以及那些消失了的十幾所鄉村中學,但從沒有一箇中學的人像上樑中學這樣齊心,有感情,也像上樑中學這樣具有代表性,他們出了一本《上樑中學》講了他們的故事,但更多的山溝溝裡的學校也有他們一樣的故事。
當有一天我們要寫《隆德教育志》《隆德中學校史》的時候,這本《上樑中學》就會拿出來,我們會看到那些曾經為隆德這片熱土,隆德教育這項事業辛勤付出貢獻青春的人們。
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