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央廣電總檯中國之聲
近日,美國科研人員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生物繁殖方式,並利用這一發現製造出了史上第一個可自我繁殖的“活體”機器人。
根據相關報道,最初,科研人員從非洲爪蟾的胚胎中提取幹細胞並培育成面板細胞或心肌細胞,將其分割成單個細胞後,在顯微鏡下進行組裝。這些初代“活體”機器人能環形移動,可存活約一週時間,能量耗盡後會自然降解。此後,科研人員參照人工智慧的設計,將球狀“活體”機器人改造成電子遊戲《吃豆人》的形狀,於是就得到了全球首個可自我繁殖的“活體”機器人Xenobot。
究竟是機器人還是生物體?
儘管目前,人們把Xenobot稱為“活體”機器人,不過,它究竟是一種機器,還是一種全新形態的生物體,其實還有一些爭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學教授葉盛看來,這種“活體”機器人介於生物和機器之間,在行為模式上與已有的機器人“非常類似”。
葉盛表示,所謂的機器人其實就是能夠自主地去做某一個固定動作,或者是某幾件事情。“這次我們說的細胞的集合體其實也是這種狀態,但之所以說它又某種程度上類似於生命,主要還是在於它是由細胞組成的,它就帶有很多生命的最基本特徵,比如說能量的利用,物質的代謝。所以說它現在確實很難界定。”
在一些科學家看來,生物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是可以自主繁衍。而最新一代Xenobot最受關注的突破,恰恰是它被研究者開發出了自我繁殖的功能。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王小偉認為,Xenobot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機器人,這是一個活的、可程式設計的生物體,它的出現宣告了一種新的人造物的誕生。
王小偉說:“我們現在理解的機器人更多說是一個機械的,然後它的最後透過計算機的一套程式設計來執行特定功能的這樣一些機器。這個也不是機器,它是一個有機體,所以可能更接近於是一個生物體,但是又不能嚴格說它是一個生物體,它是完全是人造的。”
是否會對人類造成威脅?
生物學專家:短時間內很難
這樣一種可以自我繁衍的“活體”機器人的誕生,讓一些圍觀者聯想到了某些科幻小說、電影描繪的場景。一些網友評論說,這是“異形來了”,生怕科學家們造出了一種可以毀滅人類的致命生物兵器。
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王小偉看來,雖然這種憂慮帶有濃厚的“科幻氣質”,但焦慮本身是真實的。
不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學教授葉盛指出,現階段研究者們在實驗室裡造出的“活體”機器人,還沒有離開實驗室後在自然界裡獨立生存的能力,換句話說,短時間內,它很難對我們的生物圈乃至人類社會產生威脅。
“可能目前不需要擔心這件事情,但是未來它的功能變得更復雜,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變得更強,自我複製的能力變得更強時,它跟大自然之間會產生什麼相互作用和影響,恐怕就很難判斷了。”葉盛說:“所以從長遠來看,它的安全性的確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但我想恰恰是因為安全性需要去考慮,所以我們現在才需要去研究它,我覺得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未來或可用於癌症治療
儘管這種“活體”機器人目前還不能離開實驗室,也只能進行一些簡單和基礎的活動,但美國佛蒙特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約希·邦加德表示,這種分子生物學和人工智慧技術結合的成果或許可以用於人體和環境中的許多工,例如收集海洋中的微塑膠、檢查根系和再生醫學等。
有樂觀的研究者稱,未來,“活體”機器人或許還可以為外傷、先天缺陷、癌症、衰老等提供更直接、更個性化的藥物治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王小偉認為,這些目標“未來可期”,但現階段的研究成果距離臨床實際應用還有很多步驟要走。
王小偉說,目前的Xenobot還停留在科學研究階段。“科學家的目的是幹什麼的?不是為了製藥,而是為了觀察我們能不能造一個可以複製的有機體。至於以後是不是會用到醫療等方面,當然前景是非常光明的,但是要把它做到高度可控,現在來說還遠遠做不到。”
▌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檯中國之聲(ID:zgzs001)
總檯記者/張筱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