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文明,就是一個複雜的社會文化系統,是一個與外界文明或社會文化系統進行資訊交流的系統。但是這種資訊交流並不是對等的、均質的。當一個文明遇到弱小文明時,它會以其強勁的能量,將自身的文化資訊輸入弱小文明,甚至同化弱小文明,儘管它也可能從弱小文明那裡吸收一些於自身有價值的資訊內容;反之,當一個文明遇到強大文明時,它往往會受到後者的衝擊、同化,為對方所影響,影響的程度取決於雙方接觸的程度。
這就是文明延伸的重要規律。
近代以前的華夏文明從未與任何強大的文明中心有長期而深入的接觸,它所接觸的往往是周邊的弱小、落後文明,所以它在周邊近鄰的延伸之勢最為強勁,古代漢唐盛世尤為如此。近代以後,華夏文明遇到了歐洲新文明的空前衝擊,延伸之勢漸弱。華夏文明的延伸史充分說明:國運強盛是文明向外延伸的現實底蘊。
作為一個強大的文明中心,它一方面應具有難以比擬的綜合國力,另一方面又應廣泛地吸收其它文明的有益成分。只有這樣,它才具有難以抵禦的輻射力。漢唐時代的華夏恰恰正是這兩者的典範。
漢唐華夏,在當時的世界,尤其是在當時的亞洲,發展程度處於最高水平,從而使之輸出的文化資訊(包括物質能量、精神能量)在空間和時間上予相鄰的文明打下自己的清晰烙印,使對方受到文明中心的某種同化。
漢王朝時代(兩漢),亞歐大陸這一文明發源地“幾乎在政治上全部被囊括在四大帝國之中。它們的版圖,以連綿不斷的帶狀,從太平洋到大西洋,穿過大陸向各個方向擴充套件”,這四大帝國是中國的漢王朝、印度次大陸的孔雀王朝(後為貴霜王朝)、西亞地區的安息帝國和歐洲的羅馬帝國。
漢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空前強大的統一帝國,持續繁榮四個世紀。對於周邊文明而言,它是一個綜合國力難以匹敵的文明中心。
漢王朝不僅疆域遼闊,而且人口眾多。據有關材料,公元1年時,漢朝有1220萬戶人家,總人口為5960萬人。而奧古斯都(公元前27年一公元14年)時期羅馬帝國的人口估計為:在歐洲有3000-5000萬人,在亞洲稍微少一些,在非洲不到2000萬。更為重要的是,漢代在技術域已在當時的文明世界中處於領先地位。水力磨、鑄鐵術的問世不僅提高了耕畜的利用效率,而且提高了生產工具的技術水平和軍事武器的技術水平,改善了人類資訊傳播的速度和質量,從而使漢代社會經濟有了一個長期的發展,軍事力量呈強盛狀態。
從社會經濟的層面看,漢代農業經過西漢初年的休養生息逐漸步入了繁榮之路,特別是關中、巴蜀和漢中,幾乎成為西漢王朝的穀倉。山東、河北、河南一帶,農業亦極為興盛。而且,由於技術的突破,西漢農民能夠克服以前所未能克服的自然條件對於農業的種種限制,他們不但已能充分發揮土地的更大生產潛能,從而提高了土地生產的報酬;而且還能耕種以前不能耕種的茫茫荒嶺和乾燥之地,擴大了耕地面積。結果,不但中原一帶的荒地漸次得以開墾,就連西北一帶的許多窮荒不毛之地也變成了良田。據《漢書·地理志》所說,西漢平帝二年,已有“提封田一萬萬四千五百一十三萬六千四百五頃,其一萬萬二百五十二萬八千八百八十九頃,···••·群不可墾。·•••••定墾田八百二十七萬五百三十六頃”。像這樣一個龐大的墾田數字,無疑是農業生產技術提高的結果。
歸納言之,漢代農業生產力的發展主要體現在:①鐵器的廣泛使用;②鐵犁構造更趨精細;③出現耦犁二牛三人法,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④耬犁的發明;⑤“代田法”的推廣;⑥“區種”法的出現;⑦耕地面積的擴大。
手工業也有了突破性進展。冶鐵、冶銅、紡織成為漢代手工業的三大支柱,漆器、造船、釀酒等行業更是經久不衰。商品貨幣經濟自漢武帝之後迅猛發展,以致《史記·貨殖制傳》言道:“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除了長安、洛陽外,漢宣帝時在河北、山東、河南等地又湧現出一批“富冠海內”的天下名都。
西漢王朝一個重要特點是非常重視軍事力量的作用,建立了相當完備的軍事制度,積極發展新式武器、研究新式軍事技術,一方面以充足的經費保證武器裝備的製造和保管,發明了威懾力極強的弩箭,一方面以騎兵取代車兵,使之成為漢代軍隊的主力兵種,加強了軍隊的機動性和戰鬥力,標誌著我國軍事史上騎兵時代的到來。
空前的生產力發展和強大的軍事力量使漢王朝不僅獲得了較長的統治時間,而且奠定了使華夏文明向外延伸的現實基礎。
一方面,漢王朝以空前的經濟繁榮和高超的技術水平吸引了重多的外國商人和旅行者來到華夏,盡情地吸取漢王朝的文明乳汁;另一方面,漢王朝以強勁的武功拓展了疆域,開闢了一條條通往鄰近文明的道路,使中外商人及遊人路著士兵的血跡往返於中外之境,為文明資訊的傳播奔忙不息。
就華夏文明的延伸而言,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到了漢代,中國的文字基本上固定下來,並以“漢字”的形式通行華夏大地。西方一位史學家就此評論道:“漢字不僅為中國建成一個帝國而且也為東南亞形成一個文化統一體奠定了基礎。”也就是說,這一文字體系不僅成為漢王朝統一華夏大陸的手段,而且成為同化周邊文明的工具。
在這樣的基礎上,華夏文明出現了向外延伸的第一次高潮,也展示了對外開放的第一次高潮,漢王朝不僅在同化的前提下與周邊文明建立起持續而堅固的關係,而且將華夏的影響延展到中、西亞的廣大地區,並開始與遙遠的歐洲霸主-羅馬帝國發展商品貿易直接往來。據《後漢書》卷86記載,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曾派使節來華朝貢。儘管朝貢與否有待證實,但可以肯定的是羅馬人來到過漢代中國。漢代的絲織品則早已成為羅馬貴族的日常服飾。
公元7世紀誕生的唐王朝是華夏文明向外延伸的又一關鍵時期,也是華夏文明圈在亞洲的形成期。儘管華夏文明從發軔、形成之時起,便開始了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交流,也開始了向外延伸之行,到了漢代,不僅造成了東方世界的漢化兆頭,而且令西域各國震驚不已,甚至引起了羅馬帝國的關注,但是,以古代華夏文明傑出代表身份登上歷史舞臺的還是大唐王朝。唐王朝使東亞(含東南亞諸國)各國的社會文化諸層面毫無例外地打上了唐文明的深刻烙印。唐王朝的強大感染力不能不歸源於它擁有的強盛國力。
唐王朝建立了一個空前強大而完備的集權制度,既避免了漢代那種地方巨族坐大成勢的弊端,又遏制了佛寺拓展對國家政權的威脅。解決這一政治分裂難題的首要辦法是實施“均田制”,一度中止了大地產的增長,增加了國家的稅收,其次是建立了一支龐大的常備軍,構造了一種完備的軍制。唐政權以隋以前的府兵制度為基礎進行數次改革,形成了比以往嚴密得多的府兵組織。唐代府兵的中央領導機構主要是十二衛,一小部分歸東宮六率。府兵的基本單位是設在各地的折衝府,由折衝都尉和果毅都尉統領。全國設定的折衝府最多時達634個,總兵力達68萬人。三是培養了一支能管理全國的精幹行政官員隊伍,以嚴格的科舉制加以篩選。四是設立嚴密的行政管理機構。中央為三省六部制,地方上為州縣兩級制(唐玄宗時一度改州為郡)。為了進一步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唐太宗根據山川形勢,把全國分為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唐玄宗時又改為15道,以便監察地方官員。
嚴密而完備的中央集權體制提高了唐王朝的行政管理效率,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保證了對外延伸的力度。
唐自統一全國後,農業生產開始恢復,到玄宗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發展到高峰。一貫以抨擊社會時政的詩聖杜甫也不禁慨嘆而賦詩一首-《憶昔》: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編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這首詩雖不乏誇張之詞,但在當時的官倉和地主倉廩裡堆滿了糧食已為後代歷史學家所證實。就連曾經是“蒼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的伊、洛之東到開元之時都已“耒耜亦滿”,甚至在河湟、河套、桂州、天山南路等邊遠地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開發。有的學者估計,唐天寶年間實有耕地面積約在800萬頃至850萬頃之間,略高於兩漢時的最高墾田面積。
與之相映成輝的是,唐代手工業也有了歷史性進展。在唐前期,紡織、冶鑄、燒瓷等部門的生產率都增長迅速。當時的絲織品種和花樣都很多,爭奇鬥豔,精美絕倫,高階綾絹類的花式,有盤龍、対鳳、麒麟、獅子、天馬、辟邪、孔雀、仙鶴、芝草、卐字、雙勝、透背等。還有一種輕絹,長四丈,據說才重半兩。以往生產數量極少的染織物到唐玄宗時已是“遍於天下,乃為至賤所服”。冶鑄業更是進步非凡。據載,唐前期有銀銅鐵錫之冶所168處。這只是一個相對粗略的統計,要比實有數少得多。唐宣宗時曾一次增鐵山71,全國產鐵處之多可見一斑。瓷器生產則發展成唐代手工藝水平的代表,景德鎮瓷器自此時董聲世界,它燒製的白瓷和青瓷有“假玉器”之稱。也就在這一時期,我國出現了施黃、綠、白、赭、藍等彩釉的陶瓷,即“唐三彩”。用這種方式燒製的人像和馬、駱駝等動物像,色澤鮮麗、造型生動,成為華夏文明藝術領域中的珍品。
國家的統一、政治的穩定、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為唐代商業的繁榮奠定了前提。城市的發展是商業繁榮的一個重要標誌,長安、洛陽、揚州、杭州、廣州、泉州、明州、汴州、幽州相繼成為國內外貿易的中心,而且每個城市又都有各自的特點。
長安:“四方珍奇,皆所積集。”
揚州:“十里長街市井連”,“夜市千燈照碧雲。”
杭州:“駢檣二十里,開肆三萬室。”
••••••
唐代商業繁榮還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在廣州設立市舶使,管理對外商務,標誌著中外貿易的飛躍性拓展。
二是出現了我國最早的匯兌制度——飛錢,標誌著我國商業跨入一個歷史新時期。
政治局勢的相對長期穩定、經濟的空前繁榮使唐代文化也達到了古代華夏文明的頂峰。
哲學界流派林立,百家爭鳴,各暢所言。在儒、道、佛三大勢力長期競爭的壯觀背景下,出現了玄奘、智咾、法藏、惠能、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等一大批學問家。
經史學界豐富多彩,一派生機。經學經過唐初一再修訂,結束了東漢以來的混亂狀態,開闢了宋儒自由解經的學風。史學著作大量問世,二十四史中,唐朝編修的就有8部。此外,劉知幾的《史通》、杜佑的《通典》、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圖志》都已成為華夏文明史學領域之最。
文學界更是百花齊放,象徵著唐代文化的高度繁榮。其中以詩歌最為光彩奪目。清人所編的《全唐詩》收集了2300多個詩人的49000多首詩,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風格之多樣,遠遠超過了過去任何一個朝代,也令唐以後歷朝頂禮膜拜。李白、杜甫、白居易已成為唐詩的代名詞。唐代的散文、小說同樣成為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史上的里程碑。
唐代的藝術領域精品法迭出,如洛陽龍門石窟、敦煌千佛洞及各種畫品、書法作品、音樂作品等,且藝術大師不勝列舉,如雕塑大師楊惠之,時人稱之謂“塑聖”;韓幹畫馬堪稱一絕,韓蔡,藏滿畫牛名傳千古:吳道子的人物畫和山水畫造詣至極,人稱“畫聖”。書法界更是名家輩出:歐陽恂、虞世南、褚遂良、薛嗞、顏真卿、懷素、柳公權都成為後世書法家的模仿之本。
此外,唐朝在音樂、舞蹈、天文學、醫學、建築都為後世留下了不可磨滅之經典印跡。
正是由於如此繁華的社會、如此強盛的國運,唐王朝在當時的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望。亞非歐許多國家的使節、貴族、商賈、學者、藝術家、僧侶等不斷來華訪問和貿易。唐朝派往國外的使臣、僧侶,到外國經商的商人亦不絕於途。那時與唐朝通使交好的國家主要有20多個,有往來關係的也有幾十個。唐政府設定鴻臚寺負責接待各國使節和賓客,在不少地方設定商館以招待外商,設互市監、市舶司掌管對外貿易。
因此,“唐朝作為當時最大的帝國受到許多鄰近民族的極力仿效,人類中有如此大比例的人注意中國,不僅把它視為當時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而且視為政治和文化的楷模,這在唐以前從未有過,以後也不曾再有。”
7世紀建立的第一個統一的藏族政府以及740年左右在740年左右在雲南由傣人部落建立的南詔國都直接受到唐朝統治制度的影響。東面的民族幾乎全面接受了唐朝的政治和文化模式,朝鮮半島上的幾個國家在幾個世紀中深受唐朝影響,668年統一朝鮮的新羅成了唐朝的微型翻版。713-926年間興起於中國東北的渤海王國也完全模仿唐代的制度。7-8世紀的日本人在其一系列島嶼上建立了另一個小的唐帝國。
此外,唐王朝以旺盛的武功進行了一系列開拓邊疆活動。630年,唐太宗降伏了一直伺機入侵的東突厥,並經過639——640年和647——648年的戰爭從西突厥手中奪取了塔里木盆地,促使西突厥帝國於657年最終瓦解。627年,唐王朝將統一的西藏納入自己的附屬國之列。唐高宗出兵東海,加強了與高句麗、百濟和日本的聯絡,使新羅統治下的朝鮮成為忠實的藩屬國。結果,唐帝國的力量擴充套件到了一個廣闊的地區,從西伯利亞南部直至東南亞,向西經過西藏和中亞直抵裡海。自唐代盛世之後,華夏文明的向外延伸之勢有所減弱,儘管延伸並未中斷,但已無唐朝之勁力,更無唐文化影響之深刻。無疑,國力強盛是華夏文明延伸的現實底蘊。
參考資料:《華夏文明延伸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