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美關係,目光可以拉到多遠?
剛剛結束的中美元首影片會晤,習近平主席給出了一個時間座標:
過去50年,國際關係中一個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關係恢復和發展,造福了兩國和世界。未來50年,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須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
50年前,中美進行了劃世紀的破冰接觸。1971年4月,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抵達北京。
1971年中美兩國乒乓球運動員在北京首都體育館進行了友誼比賽
就在中國領導人接見美國乒乓隊員的當天,尼克松宣佈,結束已經實行了20年的中美貿易禁令。之後,基辛格、尼克松陸續訪華,中美建交。
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回看50年前,中美之間的不同遠超現在,兩國依然選擇超越分歧,開啟合作程序。
50年後,中美關係風雲變幻,“乒乓外交”也有了新的故事版本。即將舉行的2021年休斯敦世乒賽混雙比賽,中美選手將跨國配對出戰。
面向下一個50年,中美已經回不到過去。
但歷史,正可以映照現實,遠觀未來。
聊起中美關係,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宇燕給譚主分享了他最近看的一篇文章,講的是,防止兩敗俱傷。
眼下的中美關係,要向前走,最重要的是先聽得懂彼此,找得到共識。
“地球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發展。”習近平主席在中美元首會晤中的這句話,傳播很廣。站在“地球”的角度看中美,這是格局,更是自信。
“容得下”首先傳遞的是中美看待彼此的眼光——應該是平視的、對等的。
承認中國跟美國是對等的國家,對美國來說一直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別忘了直到今年3月,美國還想著“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中國對話,但這次會晤後,拜登的說法變了。
結束元首會晤,拜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是這麼說的:“我們為彼此所做的一切,對我們兩國都不是一種恩惠,而是一種負責任的世界領導力。”
懂得什麼叫平視,是第一步。平視之後,怎麼相處,美國還要體會。
“容得下”的第二重含義,按美國的說法,是共存,中國的說法則要加上兩個字,和平共處。
遺憾的是,美國講共存還不夠誠心,用競爭定義中美關係的姿態還是沒有根本改變。
按拜登政府的說法,自己用了10個月的時間塑造環境,為的是站在有效的位置對華競爭。塑造環境的手段,除了強大美國自身,就是與盟友協調。
近日,拜登的兩位內閣成員都在亞洲奔走,他們的目的地大都是中國的周邊國家。而今年以來,拜登政府也一直在加密亞洲的外交行動。
亞洲的朋友圈並不排他,關鍵要看,美國在亞洲這片區域,想幹什麼。最近的訪問,美國官員提出要在2022年建立新的亞洲框架,特別強調了,這與中國無關。
美國該認識到,你輸我贏,不是正途。共贏才是。
其實,中國很早就提醒過什麼叫“容得下”。2012年,中國就已經言明,“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
中國的戰略意圖,一直很清晰,也很穩定:中美共存的空間很廣闊。
剛剛召開的中國-東盟峰會,跟亞洲鄰居,中國講的是親誠惠容;不久前的APEC會議,談亞洲區域合作,中國講的是共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再往前的G20峰會,面對主要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國說的是人類未來和人民福祉。
把對外合作的範圍越擴越大,這是中國的出發點。發現中美合作的廣闊空間,正是中國要把“容得下”的字首從“太平洋”變成“地球”的原因。
美國應該讀懂中國的戰略意圖,在中國可以接納的框架下推進關係。持續追蹤美國亞洲戰略的中國南海研究院創始院長吳士存給譚主分析了過去這些年美國的變化:
過去十年,美國先把‘亞太再平衡戰略’在2017年升級為‘印太戰略’,又在今年與澳大利亞、英國成立新的聯盟,足跡踏遍了東北亞、東南亞到南亞、南太平洋等地區。
可以看到,美國戰略調整的足跡與中國對外合作的足跡基本吻合。
吻合,對應的不應該是競爭範圍,而恰恰應該是合作空間。美國最近也在說,要建立包容、和平、穩定的亞洲,要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這話要真的落到實處,才能顯現出美國作為大國的氣度和擔當。
對美國來說,在海外,今年的“喀布林時刻”宛如當年的“西貢時刻”;國內,美國的通脹危機和當年如出一轍。
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宮後,美國年通貨膨脹率已經從上一任政府時期的不到2%上升到了5%。
相似背後,是當年深陷大國博弈陷阱和經濟衰退的美國。
整個70年代美國都陷入了“高通脹、高失業率、低增長”的滯脹陰影中。在這期間,美國的失業率也達到了二戰以來最高。
就像《美國增長的興衰》中所述,由於經濟的急劇放緩,1970年代成了美國經濟史的一個轉折點。
經濟大蕭條讓國際社會對美元的信心出現下滑。國際金融市場開始大量拋售美元、購入黃金。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佈雷頓森林體系,難以為繼。1971年,美國對外貿易首次出現了逆差。
也是在1971年,代表著美元霸權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了。這彷彿一個隱喻。
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前一個月,基辛格作為總統特使秘密訪華48小時。時間的交織,意味深厚。已經連續多年編著《中美關係戰略報告》的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告訴譚主:
70年代初,國際格局急劇變化,美國深陷戰爭,國力下降,國內也出現經濟大蕭條,加上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尼克松、基辛格這些人開始意識到,這個世界正在走向多極化。
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美國當時判斷有五個,中國,是其中之一。重新定義中美關係,成了雙方的共同選擇。
中方的訊號很早就已經釋放。尼克松就職演講的全文,中國媒體進行了全文釋出,這在之前是沒有的。1970年的國慶典禮上,站在中國最高領導人身邊的,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美國著名記者斯諾。
時與勢的變化速度,美國沒有想到。就在基辛格結束秘密訪華、中方人員送行的路上,發生了這樣一段對話:
“博士,你看今年這屆聯大中國能恢復席位嗎?我得到訊息,現在這個時候聯大正在對提案進行表決。”
“我估計你們今年還進不了聯大。”基辛格不假思索地說,“明年還差不多。待尼克松訪華以後,你們就能進去了。”
就在這段對話前,第26屆聯大剛剛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2758號決議,中國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席位。
大勢不可逆。中國已經是世界政治舞臺上不可忽視的力量。尼克松直言,“長遠來看,美國並不能長期將中國孤立在國際大家庭之外”,“中國的潛力極大,任何靈敏的外交政策都不能加以忽視或拒絕考慮。”
身為共和黨的總統,尼克松能夠作此表態,需要政治勇氣。
要知道,尼克松在擔任副總統時,就和一位議員是好朋友——麥卡錫。尼克松本人深受麥卡錫主義影響。今天美國政治極化的氛圍,當年都有,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時,連負責美國外交的國務卿羅傑斯都極力反對中美接觸,還頻頻發表偏激言論,甚至在《中美聯合公報》發表幾個小時前,羅傑斯還在對公報表示不滿,並提出了15項修改意見。
美國政府內部的巨大分歧,才讓尼克松決定,選擇當時是國家安全顧問的基辛格秘密訪華,而把負責外交的國務卿排除在外。
就是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中,1972年,尼克松乘坐“空軍1號”,到達了中國南苑機場。後來的會面中,毛澤東主席對尼克松總統說,我認為中國跟美國沒有根本利益的衝突,直到現在也一樣。
今天再談起當年的故事,尼克松的外孫考克斯告訴譚主:
打破僵局,學會合作,這是最好的前進方式。透過共同努力,可以形成強大的基礎。
評判每一代人時,要看他們是否正視了人類社會最宏大和最重要的問題。中美的“世紀之問”,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回望歷史,也更能明白習近平主席在元首會晤中所說的,“希望總統先生髮揮政治領導力,推動美國對華政策迴歸理性務實的軌道。”
過去50年,中美關係恢復和發展,造福了兩國和世界。下一個50年,中美和平共處,才能塑造世界的長治久安。
冷戰的惡果殷鑑不遠。
中美之間,不管控分歧,世界會不會重新陷入分隔對峙;不引導競爭,世界會不會重新陷入動亂不安。這樣的趨勢和局面,中美不願意看到,世界也不願看到。
妥處分歧,加強合作。這一點,中美有共識。注意元首會晤中的這句話,“中美有必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溝通,支援世界經濟復甦和防範經濟金融風險。”
世界疫後的復甦,離不開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的協調合作。美國現在也試圖邁出第一步——考慮降低針對中國商品的部分關稅,減輕通脹壓力。
3年前,美國用輸贏的框架考慮中美關係,時間證明,在這樣的框架下沒有贏家。現在中美經貿關係改善,受益的是中美,更是全球。
把眼光放到世界,也就能找到中美正確相處之道的切入點。張宇燕提醒譚主注意兩個關鍵詞:平等、責任。這兩個詞,正是正確相處之道的題眼。
“平等”說的不僅僅是國與國,也是人與人。美國人有權利享受高水平的物質條件,中國人和其他國家也有同樣的權利。
如果早有這樣的認識,美國可能會少一些對別國的干涉。尊重別人的發展權利,這還不夠。張宇燕分析:
正確的相處之道,除了平等,還要兼顧責任——怎麼做到公平合理地承擔各自的責任。
作為大國,相比於競爭敘事,責任敘事才是中美之於世界更有意義的框架。
具體的解題之法,在元首會晤中中方已經提到,中美要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產品。與此相關的另一句話更值得細品,中方所提的全球性倡議對美國都開放,希望美方也能如此。
什麼意思?中國發起的亞投行歡迎美國加入,中國舉辦的進博會歡迎美國企業,甚至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都向美國開放。中國從來願意與美國共同發展,關鍵是看美國是否願意認真理解消化這個解方。
美國學者約瑟夫·奈圍繞一個概念——“金德爾伯格陷阱”,討論過這麼一個問題,中國在成為像美國一樣的大國後,是否會為提供全球公共產品貢獻自己的力量。現實證明,更該擔心的是作為全球第一大國的美國是否還有意願和正確的手段提供公共產品。
在很多問題上,美國已經不再是世界問題的解決者,而是問題本身。面對當下最大的危機——新冠肺炎疫情,美國人始終沒有從“黑暗的一天”逃出。確診和死亡病例居高不下,對全球始終都是隱患。
而疫苗這個當下最重要的公共產品,直到現在,美國都還在囤積。對比之下,中國率先向有需要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累計超過17億劑疫苗和原液。
全球危機,是責任的試金石,也可能是中美合作的契機。面對共同威脅,中美負有更大責任,共同控制風險,帶動形成全球的集體行動。
最近美國為應對疫情召開的特別外長會,專門邀請了中國參加。應對氣候變化,中美已經攜手向前一步。應對全球危機,中美合作的意義格外不同。
這樣正應了那句話,沒有中美合作,多邊主義是不完整的。中美存在競爭,但競爭者也可以共擔風險,互利共贏。
中美從過去50年走來,見證了合作的力量,而從現在開啟的未來,全世界依然期待中美合作帶來的量變與質變。
中國有一個詞,事在人為。
正確的選擇,一直都擺在那裡。面向未來的50年,如果有對時代的敬畏之心,美國該真正思量這歷史的一筆,要如何落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