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叔這篇國際評論,來分析德國。
9月德國舉行了議會大選,選舉結果是默克爾的基民盟失去了第一大黨的地位,社會民主黨成了第一大黨獲得了組閣權。
在經過近2個月的密切磋商後,當地時間11月24日,社民黨、自民黨和綠黨組成的三黨聯合政府終於組成了。預計將在12月初正式走馬上任,屆時擔任了16年德國總理的默克爾也會正式退休。
德國這次大選的重要性對該國自身而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是德國第一次有三黨聯合的內閣出現;同時外界更關注新政府的對外政策,因為這三個黨都是中左翼政黨,和過去默克爾時代的右翼執政肯定有很大不同。
木叔注意到,隨著三黨宣佈聯合執政,他們對外政策也浮出水面,對華政策已經被公開。
他們提及的中國政策大約有以下3點可以說說:
第一,與歐盟對華政策保持一致。
歐盟過去曾更新他們的對華戰略,用“三段論”表達對華關係,那就是中國是歐盟的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伙伴,雙方也存在競爭關係,還是制度性的對手。
這是被我們公開批評的,我們不認為用制度性的對手定義中國符合中歐關係的現實和共同利益。
但木叔瞭解到,這次德國政府公佈的中國政策當中,明確提到“三段論”,表達了要和歐盟共同對華政策的框架內為德國制定全面對華戰略。
可見,德國新政府更符合歐盟的口味,德國在默克爾時代的相對獨立性會減少一些。
第二,對美關係影響對華關係。
三黨聯合政府提到,會在對華關係上和制定對華政策上,加強與美國的協調。他們所用的詞是“密切的跨大西洋協調”。所謂的跨大西洋合作的意思,本質上就是美歐合作。放在德國的政策中當然就是美德合作。
特別是德國新政府還提到,在對華關係上,要尋求志同道合的國家之間的合作。
這個說法幾乎與美國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某些方面高度一致,用一句通俗的話說就是要聯合盟友共同對華施壓。可見美德關係在德國新政府時期會更密切。
德國新政府還特別在對華政策部分強調減少戰略上的依賴。這意味著中德經貿合作和供應鏈等領域未來可能會有一些新的變化。
默克爾時代雖然也重視和美國的合作,不過更願意避免公開表明和美國一致對華施壓。德國新政府可能不會這麼謹慎。
第三,在價值觀和主權安全等領域對華有分歧。
德國新政府提到了涉及到中國主權的一些區域事務,期望中國對外政策能致力於周邊和平與穩定。在涉及到有關南海等領土爭端問題上,德國新政府也表達了他們的立場,那就是要在國際海洋法基礎上和平解決。
還說在涉及到人權等領域的問題時,德國會“明確應對”。這個態度和默克爾時代或許會有些不同。
一個原因在於德國新政府的中左翼色彩本來就比右翼政府對自由、民主、環保、人權等價值觀更會大力維護。這是他們的一個底色。
因此未來的中德關係在價值觀方面或許也會有一些新的挑戰出現。
【所有作品已受版權保護,嚴禁抄襲、轉載,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