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特殊時期為家長提供特別的家庭教育指導,全國婦聯推出了“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微信欄目,家長可以透過家庭教育微課學習家庭教育知識。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總721期)
當孩子和你說話的時候,你認真傾聽了嗎?
你明白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嗎?
你給了孩子需要的幫助了嗎?
學會傾聽,僅僅是用耳朵就夠了嗎?
各位爸爸媽媽們,你真的會“好好聽話”嗎?一起來學習“傾聽”的藝術吧!
一、傾聽中的常見問題
講課的時候,一般會邀請3個人一起來練習傾聽,會給他們設定3個角色:
1.講述者。給他3~5分鐘的時間,讓他講一件事情,隨便什麼都可以。
2.傾聽者。這個傾聽者好好地聽就可以了。通常會讓傾聽者少說話。
3.觀察者。他來記錄並描述觀察到的資訊。透過這樣一個任務,在3~5分鐘的時間內,大家的傾聽狀態就都能夠反映出來。
透過觀察發現,大家經常會出現以下三種情況:
1.心不在焉。傾聽者聽著聽著,覺得對講述者的話題沒什麼興趣,就開始心不在焉了。比如,一個男性的講述者在興致勃勃地講他昨晚看的球賽,他對面的女性傾聽者剛開始的時候還有興趣聽,但是聽著聽著就覺得很煩,就心不在焉了。看到這種反應,講述者可能也就不願意講了。
2.打斷別人。講述者在講一件事情的時候,傾聽者有時候就忍不住打斷他,告訴講述者應該怎樣做。結果觀察者報告,傾聽者比講述者的話還要多。
3.講述者不善於表達,他可能很快就說完了,傾聽者更善於表達,就開始不斷說自己的事情。
各位家長朋友,在親子溝通的過程中,你有這三種情況發生嗎?如果有這樣的問題,我們就要調整一下自己的傾聽技術了。傾聽是非常影響親子關係的。我們在做心理諮詢的過程中發現,其實傾聽的功能是非常強的。一項研究顯示,好的傾聽可以起到60%~70%的療效。
二、怎樣做好傾聽
要做好傾聽,需要注意三個方面:
1.用耳朵聽,先聽清楚孩子說的是什麼。
2.用眼睛聽,聽的時候要看著對方的眼睛,保持眼神的接觸。
3.用心傾聽,要知道孩子說的話背後是要表達的意思。如果孩子想跟你說一件什麼事情,聽的時候,你要做好用耳朵聽,用眼睛聽,用心聽。有很多家長抱怨,我們孩子小時候特別聽話,長大之後,很多事情都不願意說了。我問家長:“孩子跟你說的時候你好好聽了嗎?”家長們的第一反應都是“我好好聽了”,我再停頓一下,家長就開始想,我好好聽了嗎?其實沒有。
怎樣才算是“好好聽”呢?如果孩子想跟你說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手上有正在忙的事情,如果能放下,就和孩子好好地坐下來,注意,是坐在一起,這樣你們的目光是平視的。如果是站著,當他長得還沒有你高的時候,你就是往下看的,會破壞平等。聽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可以稍微往前傾一點,這是我們的身體語言,表示我已經做好準備了,你說吧,我會很用心地聽。有時候孩子要說的時候,如果你暫時沒空,要跟孩子解釋一下,爸爸媽媽現在手頭有特別著急的事情,可不可以給我5分鐘,5分鐘以後我再去找你,行不行?或者給他做一個示意,給孩子一個反饋,表示我聽到了你的話。這些是我們要做的傾聽的準備。
聽完之後還要澄清,這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因為有時候孩子的表述和你理解的會不一樣,所以當他說完以後,你需要再給他重複一下。我們常常推薦的句式是:“你剛才說的XXX是這樣嗎?是我聽的這樣嗎?”如果孩子說是,那當然好了,那就表明你聽明白了,你們接下來就可以討論了。如果他說不是這個意思,那就需要再溝通。你看,多險啊,要是你不澄清的話,你可能和他就是各走各的軌道,你說這個,他說那個,最後這個傾聽就是無效的。
所以,有效的傾聽一定要做好澄清。大家統一了內容,再往後看,想一想,我們傾聽到的內容,傳遞了孩子什麼樣的情緒情感。如果他只是跟你說“媽媽,我要跟你分享一下今天學校裡發生的事情”,那我們聽完和他一起分享就好了,我們知道了他是要分享。如果他表達的是求助的資訊,或者是委屈的資訊,憤怒的資訊,那我們要用心傾聽,聽完以後再給孩子提供幫助。做好上面說的這幾點,你的傾聽就已經學得差不多了。如果能夠一直保持這麼好的傾聽狀態,我想孩子一定會和你成為好朋友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做孩子的好朋友。
知心話
聽的時候,你要做好用耳朵聽,用眼睛聽,用心聽。
溝通的前提是先學會傾聽,而傾聽是有方法、有藝術、有智慧的。歡迎更多的爸爸媽媽和孩子們在留言區與知心姐姐互動,分享你們之間傾聽的故事,溝通的案例,探討“怎麼才能聽懂孩子的話”“怎麼用心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讓親子之間彼此關心與知心。
來源:知心姐姐團隊公眾號
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