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之前上大學的時候,蘑菇總是那個不那麼上進的同學,在班級裡的各路大神中泯然眾人。不知不覺也畢業好幾年了,很多很有追求的同學,基本上都走上了自己想走的一條路,例如蘑菇這個博士女同學。
這個博士小姐姐是學通訊專業(好像是,反正專業名稱已經是蘑菇聽不太懂的了)的,平時需要跑一些模擬、運算之類的。實驗室的電腦非常的老舊,平時跑起來磕磕巴巴的。
前段時間,博士小姐姐的獎學金終於下來了,於是找到蘑菇,想要裝一臺主機,不要顯示卡。當時蘑菇心想,12代的intel處理器馬上就上市,要不你等等?博士小姐姐說不等了,12代intel剛上市肯定不便宜,我也沒多少錢,就這樣吧。蘑菇又想,AMD的5000系列價效比很高,要不你搞顆銳龍處理器?博士小姐姐又說,銳龍處理器跑不了我需要用到的軟體,貌似有指令集方面的相容性問題,之前的學長遇到過,我就選擇intel。蘑菇又又想,現在顯示卡價位很高,現在買顯示卡不合適啊。博士小姐姐又又說,沒關係,我實驗室工位上的電腦裡面有張GTX1080,到時候你幫我拆掉裝進新主機就行了。
果然是博士小姐姐,這個羅輯思維,清晰的一批。蘑菇能想到的各種問題,她自己都考慮過了。然後蘑菇就寫了個配置,給博士小姐姐看了下。然後博士小姐姐提出了兩個問題,一個是不要水冷,感覺不安全,只要風冷;另一個是,機箱不要帶側透,要全封閉的靜音機箱。
既然需求如此明確,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直接整唄。
二、穩定且低調,入手老平臺、一個博士小姐姐的裝機選擇 配置
▼配置確定了,硬體選型方面,蘑菇仔細思考了下,最終確定了這些東西。
1、處理器
▼處理器是拆套裝的,價格合適、有發票,美滋滋。
▼處理器還是熟悉的味道,11700K。
2、主機板
▼對於主機板,博士小姐姐沒什麼特殊的要求,就是想要拓展能力稍微好一些,後面會再加裝M2固態。這裡,蘑菇找了一個華擎Z590太極工包,沒包裝盒,但是配件齊全,價格和其他家的中端主機板差不多,價效比很高。
▼華擎的太極Z590主機板自然不必多說,各種用料、配置方面的,不說旗艦級別,那也肯定都是頂級。
▼主機板的下面有三個M2插槽,均覆蓋有金屬散熱件。蘑菇這裡只裝了一塊500GB的固態,博士小姐姐到手沒幾天,兩塊1TB的固態就升級到位了。
▼IO介面方面,還算是比較豐富,USB介面少了一些。不過華擎太極Z590主機板的配件裡有USB2.0介面的拓展PCIe擋板,有點意思的。
▼既然主機板拆出來了,這裡就是順手將處理器塞上。
3、記憶體
▼博士小姐姐選的記憶體還沒到,這裡就用蘑菇自己的扎達克SPARK先頂上,畢竟頻率都是3600MHz,就是她選的容量大一些而已,還沒光。
▼扎達克SPARK記憶體的馬甲還是很漂亮的,中間是黑色,頂部是銀色的,撞色設計。
▼記憶體條馬甲頂部的扎達克LOGO是特殊處理的,看起來質感不錯。
▼馬甲的側面有多段式的RGB燈帶,看起來效果不錯。
▼記憶體條頂部的RGB燈帶是完整的一條,效果不錯。
▼這裡直接順手插到主機板上,黑色的記憶體條馬甲部分可以和主機板很好的融合。
4、固態
▼固態硬碟這裡就選擇鎧俠的RC10,價效比不錯,4K效能表現優異。
▼鎧俠固態的包裝還是很簡單的,只有一個塑膠殼輔助固定。
▼固態硬碟正面顆粒很多,四顆儲存顆粒,一顆主控顆粒,一顆快取顆粒。
▼蘑菇這裡直接將固態裝到中間一個M2插槽上,這樣的話,博士小姐姐後面再加固態硬碟就不用拆顯示卡了,會更方便一些。
▼華擎太極Z590主機板的所有M2插槽均有金屬散熱片覆蓋,不錯。
5、散熱
▼散熱選擇了九州風神的AK620,這款散熱還是挺不錯的,顏值很漂亮,相容性的表現也不錯。
▼雖然無法應付11700K全開AVX512指令集,但是日常使用、滿載應該問題不大。
▼裝上之後的效果,看起來還不錯。
6、顯示卡
▼顯示卡這裡,蘑菇就用自己的影馳RTX3070Ti 星耀OC幫忙亮個機,然後裝下系統和驅動。
▼影馳的星耀系列顯示卡還是非常漂亮的,風扇罩是白色的,風扇是半透明的,還有漂亮的RGB燈效。
▼顯示卡背面的金屬背板就比較一般了,黑色的。
▼顯示卡頂部還是熟悉的RTX字樣,右側有雙8Pin的輔助供電,看著很給力。
三、穩定且低調,入手老平臺、一個博士小姐姐的裝機選擇 裝機
▼將主機板裝進機箱之前,這裡先在供電散熱模組這裡固定一個小風扇,輔助散熱。
▼接著再將主機板裝進機箱,這裡只是簡單的搭建一下,靜音機箱到了再搬運。
▼整體的效果還是挺不錯的,就是這個散熱非常矚目。
▼接著順手將顯示卡裝上去,主要用於亮機。
▼電源選擇微星的MPG A850GF金牌全模組電源,這款電源的顏值還是很漂亮的,側面貼紙上有熟悉的龍盾LOGO。
▼模組輸出介面部分很豐富,可以輕鬆滿足主機板8+8Pin、顯示卡8+8Pin輔助供電的需求。
▼電源側面的風扇罩是灰色的,中間有微星的LOGO。
▼電源固定好之後,順手將各個部分的供電線都插上。
▼安鈦克DF700 Flux這款機箱的電源倉側面有開口,可以直接將電源的側面露出來。
▼另外在細節方面,微星這款電源的顯示卡8Pin輔助供電線是單8Pin設計,好評!這樣可以在面對顯示卡滿載的情況下,單線負載更低,更穩定。
▼主機裝的差不多,蘑菇直接將主機搬到博士小姐姐的朋友家裡測試,正好博士小姐姐也想看一下。首先是開機一切正常,一次點亮,沒有丟人,哈哈。
▼散熱體積太大,記憶體條的頂部燈效被擋住了很多,幾乎看不到。
▼不過,扎達克SPARK記憶體的側面的多段式RGB燈帶看的還是非常清楚的。
▼安鈦克DF700 Flux機箱還是挺不錯的,機箱前面有大面積的金屬衝孔網,散熱效果很好。
▼金屬衝孔網的左側還有一個標籤一樣的金屬塊設計,表面拉絲處理的,印有安鈦克的LOGO。
▼另外在電源倉的上面,還有機箱風扇位,專門用來照顧顯示卡的散熱。
四、穩定且低調,入手老平臺、一個博士小姐姐的裝機選擇 測試
▼簡單看下整機配置,處理器是11700K,主機板是華擎太極Z590,記憶體是扎達克的SPARK,顯示卡是影馳的RTX3070Ti星耀OC。
▼簡單跑個測試,整機得分162W,處理器74.8W、顯示卡60W,還是很強的。
▼intel的11700K,8核心16執行緒,三級快取16MB,效能表現還是可以的。
▼單核653.5、多核6185.2,效能表現還不錯。
▼記憶體是雙通道的3600MHz,時序17-19-19-39。
▼簡單跑下讀寫測試,讀取和寫入均去到52500MB/s左右,延遲65.7ns,不錯不錯。
▼固態是鎧俠的RC10,容量500GB。
▼簡單跑個測試,順序讀取和寫入在1700MB/s,成績不突出。4K讀取37MB/s、寫入125MB/s,還不錯。
▼散熱測試,室溫22℃左右吧,日常待機,處理器的核心溫度在34℃左右波動,表現不錯。
▼簡單跑下CPU-Z的壓力測試,處理器功耗在160W左右,全核心睿頻4.6GHz,處理器溫度穩定69℃左右。
▼單烤FPU測試,AVX512全開,溫度直接爆表,功耗去到280W左右,太誇張了,這裡就不測試了。後面問問博士小姐姐需不需要用到AVX512指令集,如果不需要,就給她關了。
五、總結
這次裝機的體驗還是很不錯的,博士小姐姐的思維很清晰,預算也很清晰,需求也很清晰,整體的配置確定、裝機過程都非常的順利,很不錯。
另外,12代的intel處理器確實非常貴,12700K加上一塊定位中端的主機板,基本上就能買這一整套了。
對了,靜音機箱馬上就到了,到時候和硬碟之類的其他硬體一起裝上,完美!
謝謝大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