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點選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資訊不錯過】

因為一個綜藝《不要小看我》,#內疚式教育#這個詞出圈了。

什麼叫內疚式教育,顧名思義就是用讓孩子感到內疚的方式教育孩子,來達到使孩子“聽話”的目的。一般父母會用自虐的方式讓孩子感到內疚,所以有人也稱之為自虐式教育。

透過這個綜藝,我們來看一下這種教育方式有沒有問題……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你能想象自己的媽媽用這種方式來教育你嗎?

這位媽媽做到了,能對自己下手扇自己耳光的人是個“狠人”。

可以看到,黃小桃的媽媽用“驚恐”這個詞來形容自己孩子當時的表情,孩子已經受到了驚嚇。

這位母親行為超出界線,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因為不聽話才使媽媽“懲罰自己”。在孩子面前做這些偏激的暴力的行為,會讓孩子效仿學習,埋下心靈創傷。

誠然,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辛苦並沒有錯,但是過分言說會讓孩子感到內疚。

孩子在內疚式的教育模式中長大,會給孩子“負罪感”,經常否定自己,變得小心翼翼

而父母使用內疚式教育方式的原因:一是樹立威嚴,讓孩子在打壓下聽話;二是代入自己的成長時代,讓孩子體會自己受到過的“慘”的家庭教育方式。

小編相信用這種教育方式的父母也是愛自己孩子的,只是沒有找到好的教育方式。但是現在年代已然不同,過度貶低孩子的價值,給孩子傳遞一種被養育讓父母很辛苦的觀念,會讓孩子心靈受到創傷,感覺隨時都會被拋棄。這無疑是情感綁架

自虐教育者,更是情感勒索者

心理學家蘇珊.富沃德將這一類以愛為名的控制行為定義為情感勒索。情感勒索通常都發生在親密關係之中,也正因為雙方都珍惜彼此的關係,才使得勒索得以生效。

而自虐教育者是典型的情感勒索者,他們看似傷害的是自己,卻是在用自己的行為換取控制。對孩子來說,父母是成長過程中的權威,自虐的行為只會讓孩子心生恐懼。而一旦父母利用自己的犧牲和付出,來要求孩子,孩子也只會因罪惡感而順從。

也正如蘇珊.富沃德所說,恐懼感,責任感和罪惡感,是被操縱者心中最常見的感受,而自虐者也常是透過傳遞這三種感受,來控制對方的情緒和行為。

①恐懼感:

2017年SOHU上有一段影片,和我上面講的故事很類似,引發了網友熱議。影片中兒子犯了錯,爸爸卻說“子不教父之過”,還拿著棍子逼著兒子打他。

影片中爸爸先對兒子說: “這一次你的責任是爸爸的錯,爸爸沒教好你,爸爸替你受這一次罪。”

爸爸拿起棍子讓兒子打他,兒子沒有動。

爸爸又大聲吼: “叫你打你就打,這是我的錯!爸爸的話不聽了是不是?”

兒子被嚇哭了。

爸爸卻還是不停止,繼續說,是爸爸的錯,爸爸要接受懲罰。隨即拿著棍子開始打自己,邊打邊說,沒教好兒子,是自己的錯。

整個過程中,兒子都在一旁大哭,不知所措。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孩子犯了錯,父母有責任教育他們,但是透過自虐的方式警示孩子,孩子只會充滿自責,他們深信父母的傷害是自己引起的。當類似的事情一再發生後,他們就會有恐懼感,生怕自己的一個小錯誤會再次帶來對父母的傷害。

他們恐懼父母會再次透過自虐的行為,讓他們一次次體會不知所措的感覺,和無法面對的內疚感。

②責任感:

熱播綜藝《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的媽媽是另一種型別的“自虐教育者”。她付出了百分之百的愛,也將百分之百的控制延伸到了兒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她跟劇組,幫兒子打掃衛生,每天四點鐘就起床幫兒子熬梨汁,堅持了十多年。她說自己的宗旨就是,不管兒子走到哪裡,他都會給兒子一個溫暖的廚房。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媽媽還在節目中坦言說會干涉兒子的每一段感情,如果有一天兒子選擇結婚,百分之五十是為了自己。也就是說,兒子在伴侶選擇上一定會聽她的意見。而他至今未走進婚姻,也許和母親的干涉不無關係。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朱雨辰還有一個姐姐,至今也未婚。媽媽說女兒看到自己是如何帶大弟弟的,覺得自己負不了這樣的責任。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媽媽看似無微不至的愛,卻在潛意識中給了孩子無形的壓力。這會讓孩子覺得,如果不聽媽媽的話,或者做出媽媽不喜歡的事,就對不起她如此的付出。

朱雨辰在其他的訪談節目中也透露過,母親的愛給了他太大的壓力。他對愛有過質疑,可是這份沉重的愛是來自於自己最親密的人,他出於道德責任無法反抗,於是只能心理暗示自己,讓自己接受這都是因為愛。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武志紅老師曾經說過,父母的愛是唯一一種指向分離的愛。當孩子成長到一定年齡,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

朱雨辰的媽媽卻是相反的,她希望自己能夠一輩子照顧孩子,做他們避風的港灣。但是實際上,她在用責任感,掌握對孩子人生的控制權,而孩子也只能停留在如此黏稠的親情中,無法前行。

③罪惡感:

日劇《風平浪靜的閒暇》刻畫了一個總是取悅別人的女主角凪,而她的性格正是因為她有一個總是在情感上勒索她的媽媽。

有一次颱風過後,凪的媽媽告訴她房子遭到損壞讓她回家看自己。凪回家後把房子前後都檢查了一遍,發現並沒有媽媽描述的那麼恐怖。不過媽媽還是試探性地說,自己想要把房子翻新一下,希望在東京工作的女兒可以盡下孝心。

但是這時候凪正好在為自己開一家洗衣店攢錢,她當下的錢只夠交押金。她希望媽媽能夠再等等,等她再多攢一些錢,再幫她翻新房子。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她鼓起勇氣問了媽媽,卻沒想到,媽媽回答說:“沒關係,我會試著低頭到處借錢,搭上我這條老命一點點還錢的。去追求你的幸福吧。畢竟,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當凪離開家,覺得滿懷歉疚,於是將自己攢了很久準備付洗衣店押金的錢全部轉給了母親。

在整個過程中,母親的威脅和道德綁架是無聲的,甚至被關心和愛包裹著,但是對女兒的影響卻是巨大的。母親讓女兒產生了罪惡感,以此來控制她的行為,達到自己的目的。

當父母用自己的付出或者犧牲作為籌碼,來換取孩子的關注或者順從時,她們就已然在扮演著操縱者的角色。

於是,愛變成了控制,變成了威脅,甚至最終演化出了罪惡和恐懼。

想讓孩子聽話,試試這樣說

想讓孩子“聽話”,配合我們往積極的方向發展,作為父母我們不妨用點兒“小套路”。

比如,你想讓孩子努力學習,不要發脾氣逼他學,也不用講道理教他學。

這個時候,你可以用網上流行的“FFC模型”誇獎他,鼓勵和認可會讓他鼓足幹勁兒。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你可以這樣說:

“寶貝,我今天很高興,(F feeling,描述感覺)

你用了半個小時就背會了課文(F fact,用事實說話)

媽媽到現在都沒背會”(c compare,跟什麼比較一下)

除此之外,如何讓孩子聽,你還可以試試這樣說:

用“我知道”代替“別鬧了”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中,演員胡可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圈粉無數。

每次小魚兒哭鬧,她都能立刻安撫孩子的情緒。

小魚兒在水堡因害怕而哭泣,胡可說:

“我知道你有點害怕,但是你表現很好、很勇敢,你堅持下來了對不對。”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小魚兒因無法帶走心愛的玩具發脾氣,胡可說:

“我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現在拿不回家你心裡有點難過,但是這是規則……”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簡簡單單的“我知道”三個字,意味著接納和共情,讓孩子感受到了理解和愛。

這樣的方法,遠比一句粗暴的“別鬧了”要管用。

用具體感知代替空洞說教

孩子不喜歡刷牙,可以說是讓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

講道理、威嚇、恐懼都收效甚微。

而孫儷是這樣做的。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她給孩子看了一個名叫《高糖陷阱》的紀錄片。

一個個真實的案例和血淋淋的圖片,讓孩子直接感受到不好好刷牙的嚴重後果。

不用家長多說,孩子就自覺刷牙去了。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很多時候,用事實說話,讓孩子親身感受,比一萬句苦口婆心的道理都管用。

用輕鬆幽默代替嚴肅枯燥

在微博上看到一則國外搞笑影片。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為阻止14歲的女兒穿超短褲上學,愛女心切的老爸是這樣做的。

他沒有嚴厲地制止女兒,也沒有試圖對青春期的女兒講道理。

而是靈機一動,穿上同款超短褲,對女兒說:

“你要敢穿這個去上學,我就敢穿這褲衩每天去校門口接你放學。”

於是,在全家人的大笑中,一次溝通危機解決了。

如何說服孩子,不妨學學這位外國老爸,用輕鬆幽默的方式代替嚴肅枯燥的說教。

不打孩子,我抽自己還不行嗎?


有人說,在親子溝通中,你有多對,就有多錯。

因為孩子需要的不是空洞的道理,而是發自內心的理解和交流。

願所有父母都能用智慧和愛,實現跟孩子的親密溝通。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轉載自首都教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絡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類: 親子
時間: 2021-06-23

相關文章

這些被動物養大的孩子,長大後還算是“人”嗎?早期教育影響一生

這些被動物養大的孩子,長大後還算是“人”嗎?早期教育影響一生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說起來,許多家長.孩子都聽過<人猿泰山>.<美女與野獸>的故事,這些故事充斥著神秘色彩,經典且有趣. 眾所周知,人猿泰山是被猩猩撫養長 ...

又一位“太子媽”火了!她的孩子,8歲還不會穿衣服

又一位“太子媽”火了!她的孩子,8歲還不會穿衣服
開學半月有餘,一群"太子媽"."公主爸"火了! 一位二年級學生家長,得知兒子在學校被班主任安排值日,立馬發信息制止. 兒子是家裡唯一的"寶貝男孩&qu ...

沒有“儀式感”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可你還在嗤之以鼻

沒有“儀式感”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可你還在嗤之以鼻
曾經看過一篇關於家庭儀式感的帖子,底下不少高讚的評論是這樣的: 小孩子,也不懂什麼是儀式感吧 花錢買形式而已 考個好成績,才配擁有儀式感 所謂儀式感,就是花錢買禮物 誠然,父母最衷心的期盼就是孩子有所 ...

孩子:我用左手不行嗎?為什麼要糾正我?

孩子:我用左手不行嗎?為什麼要糾正我?
孩子做事情總習慣用左手,一些爸爸媽媽認為非常奇怪,有的小朋友也會因此變得不太合群.那麼,如果孩子慣用左手的話,是否需要幫助孩子糾正嗎? 沒有必要強行糾正 孩子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有時候會因為使用 ...

孩子一言不合發脾氣摔東西,不打不罵不哄,給他一個“概念”就好

孩子一言不合發脾氣摔東西,不打不罵不哄,給他一個“概念”就好
孩子2歲多真是一個狗也嫌棄的年齡,就在剛剛,才吃完中飯就跟我吵著要喝酸奶,我跟他說"剛剛吃飯不能喝".話剛說完,他哇地一聲哭了出來,見我沒去哄他,脾氣瞬間更大了,扒拉一下拿起我的手 ...

丈夫去世14個月後,女子產下一嬰兒,還說:這是我和丈夫的孩子

丈夫去世14個月後,女子產下一嬰兒,還說:這是我和丈夫的孩子
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發生了一件感人的事情,在丈夫去世14個月後,一名女子用之前儲存的冷凍胚胎生下了一個嬰兒.她將這個孩子稱作是自己的"藥",說他在很大程度上治癒了自己的心. 這名女子 ...

國藥育兒知識小課堂:孩子大了還尿床怎麼辦

國藥育兒知識小課堂:孩子大了還尿床怎麼辦
你的孩子是不是長大以後還會有尿床的行為?你對於孩子尿床的事情是不是非常煩惱?你是否希望有解決孩子尿床的好辦法? 有一個實驗證明,如果因為孩子晚上睡覺尿床,爸爸媽媽就嚴肅地懲罰他的話,這會讓孩子更加抑鬱 ...

“媽,農活忙完了?”“忙完了”“我還把孩子給您送過去”

“媽,農活忙完了?”“忙完了”“我還把孩子給您送過去”
一 國慶假期,對於城裡人或者說有工作的人來說,這是個休息的假期. 長假的幾天,他們可以放下工作上的事情,約朋友一起聚聚,或者就在這幾天裡可以找個"風景名勝"去遊玩幾天. 但是這假期 ...

適合孩子看的十部優質動畫片,比十萬塊早教課還值!建議收藏
大家好,我是佑佑媽.今天給大家推薦十部一定一定要給孩子看的動畫片,您知道嗎?看錯動畫片還會誤導孩子一生!這十部比上萬塊錢早教課還值得高分動畫片,強烈推薦點贊收藏,別以後需要的時候找不到哦!如果你有更好 ...

孩子對興趣愛好為何總是“三分鐘熱度”?家長可能忽略了這3點

孩子對興趣愛好為何總是“三分鐘熱度”?家長可能忽略了這3點
最近,姐姐又在為孩子犯愁,她家四歲的大寶死活都不願再上跆拳道興趣班,這已經是他中途放棄的第五個興趣愛好了. 從畫畫.書法到圍棋.輪滑,再到如今的跆拳道,每次都是孩子積極主動的要學的,可每次又都堅持不到 ...

民間故事:貪吃鬼得寸進尺,老翁整治貪吃鬼,貪吃鬼:快抽我

民間故事:貪吃鬼得寸進尺,老翁整治貪吃鬼,貪吃鬼:快抽我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295期<貪吃鬼得寸進尺,老翁整治貪吃鬼,貪吃鬼:快抽我>,用故事說明道理,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 ...

孩子學習鋼琴到底有什麼用?我家娃學了6年,今天給你答案

孩子學習鋼琴到底有什麼用?我家娃學了6年,今天給你答案
01 大聖老師家的哥哥上三年級以後,感覺功課開始緊張,每天放學後的時間都不夠用.有一天全家討論怎麼安排時間,課外班保留哪個,停掉哪個. 英語課,肯定要繼續上. 乒乓球課,學完現在買過的課程,就停了吧. ...

孩子最大的不幸,是不被父母信任

孩子最大的不幸,是不被父母信任
精讀媽:一個孩子最大的不幸,不是父母物質匱乏,也不是父母學識高低,而是不被父母信任. 作者:桑美(爸媽精讀作者) 最近,偶然間刷到一則新聞. 一位媽媽為了讓女兒長高,每天逼女兒跳繩三千個,沒想到,女兒 ...

孩子們開心,老師累點也值了
告訴孩子們我們接下來要玩戲水區了,孩子們很是期待,早上個個記得帶來水槍.漁網.雨鞋. 第一天,我們沒有下水池,而是帶著孩子們去研究怎麼蓄水,找到水閘,可是發現壞了,只好找了一個水龍頭連線水管放水,這樣 ...

孩子3歲了不會吃硬飯?家長要及時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別大意了

孩子3歲了不會吃硬飯?家長要及時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別大意了
導語:孩子3歲了不會吃硬飯?家長要及時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別大意了 一般情況下,孩子到了三歲後,家長都會主動將孩子送進幼兒園,開始適應集體生活.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一些不好的情況就會凸顯出現,比如不太 ...

聽數學院士揭秘:如何讓孩子們愛上作業?

聽數學院士揭秘:如何讓孩子們愛上作業?
引言 今天,輝輝將帶領大家到首屆全國教育科普論壇的現場,聽中國科學院數學院士袁亞湘揭秘"如何讓孩子們愛上作業".跟大家想象中的院士嚴肅.不苟言笑的認識不同,袁院士風趣幽默,在現場不 ...

孩子“窩裡橫,出門慫”,背後暴露了4個家庭真相

孩子“窩裡橫,出門慫”,背後暴露了4個家庭真相
常常聽到好多家長訓斥自己的孩子:你也就在家裡橫,你能你倒是到外面去橫啊?就是在窩裡橫出門慫的傢伙! 雖然家長經常這樣訓斥孩子,其實還真是很多孩子在家裡飛揚跋扈的,蠻橫霸道,稍有不順心就要發脾氣,和父母 ...

一場秋雨一場寒,這樣給孩子穿衣服,減少生病的機會,你做對沒?

一場秋雨一場寒,這樣給孩子穿衣服,減少生病的機會,你做對沒?
中秋假期期間,北方城市的連續幾天雨,氣溫明顯下降,走在大街小巷能看見大家添了外套.每一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天氣稍微一轉涼,就害怕孩子會生病,所以趕緊給孩子加衣服,有的家長加一件還不行,生怕穿的少 ...

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

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
天下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說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01 家長越喜歡講道理 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