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什圖民族是在古代印歐部落的兩個分支的混合體的基礎上形成的:定居的伊朗人和遊牧的斯基泰人。顯然後者佔了上風,因為在管理經濟的方式上,這些人始終屬於半遊牧民族。它最初的家園是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的蘇萊曼山脈,後來普什圖人才開始向西遷移。
蘇萊曼山脈。仔細看看就會發現
他們多山的家園沒有受到阿拉伯征服的影響——因此伊斯蘭教在這裡傳播很晚。普什圖人僅在 13-14 世紀才開始成為穆斯林。蒙古人的入侵大大減少了當地人口,該國的新統治者邀請普什圖族領導人與平原上的所有人民一起下山。
於是普什圖人,連同整個察合臺汗國,都被劃入中亞文明區。在語言上,他們最接近他們的塔吉克親戚,在他們的生活方式上,他們與遊牧突厥部落相似。但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們自己不成文的道德準則,Pashtunwalai。這是一個山脈概念的系統,強烈地讓人想起我們的白種人的 adat。
在 16 世紀,阿富汗成為另一個波斯帝國的一部分,這次是在薩法維王朝的統治下。隨之而來的是幾個世紀的相對平靜的生活,到了 18 世紀,整個政權甚至由 Hotaki 王朝的普什圖族人統治。在又一次權力危機的過程中,這位前君主的一位將軍帶著他的親戚東征,建立了一個獨立的阿富汗。普什圖人成為了統治者,但總體上居住著許多東方民族:塔吉克人、烏茲別克人、土庫曼人、哈扎拉人等。
我們失去的阿富汗
19世紀,大英帝國認為鄰國太大。出於某種原因,全世界都相信英勇的阿富汗人隨後進行了反擊,但實際上,經過一系列戰爭,阿富汗被迫將其一半領土割讓給倫敦,並承認英國對其的保護國。1893 年,繪製了一條邊界,稱為杜蘭線——這是繪製它的官員的名字。
英屬印度獲得獨立後,這條邊界線與全體人民一起進入了一個新的國家——巴基斯坦。它的名字是從普什圖語翻譯過來的,意為“純淨之地”。同時,它是一個縮寫,是居住在那裡的人民名稱的聯合,其中字母 A 的意思是“阿富汗人”。
阿富汗有一千五百萬普什圖人,他們在那裡的人數佔絕對優勢。巴基斯坦的人數是他們的兩倍,但他們的人數明顯低於其他民族,當地的穆斯林印度人。任何其他被軍事手段分裂的國家都會熱情地想要聯合。但普什圖人不是,他們從出現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完全生活在部落制度中。國家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但部落才是生活的中心。因此,這部分人的巴基斯坦部分並沒有因為多年與親人的分離而受到太大的影響。
他們是普什圖人。與下圖中的旁遮普人進行比較。那些和其他穆斯林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非常普遍。與遭受重創的阿富汗經濟不同,巴基斯坦在該地區是一個體面的國家。與其鄰國不同,它在政治上相當穩定。其中的普什圖人佔軍事人員的三分之一,他們在政府機構和行業中有很好的代表。即使是目前的執政聯盟,包括總理伊姆蘭汗和他的商人和政治家賈漢吉爾塔林汗和阿卜杜勒阿利姆汗,也是普什圖人。對於這些人來說,加入被摧毀的阿富汗就像回到了中世紀。
巴基斯坦普什圖人不喜歡被稱為阿富汗人。1947 年,他們投票成為穆斯林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儘管他們完全有機會與自己的人民團聚。只需輕輕打擊旁遮普人,德里的政客就會支援它。與東部鄰居相比,他們現在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富有且更易流動。前段時間進行一項調查時,90% 的開伯爾-普赫圖赫瓦居民表示,他們認為自己比普什圖人更像巴基斯坦人。
當然,儘管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但巴基斯坦人民之間還是存在巨大差異。旁遮普人是該國最大的族群,在文化上傾向於印度教徒。普什圖人是中亞的精神居民。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習俗非常不同,對彼此的態度也很不平衡。
但畢竟美國人和墨西哥人也有很大的不同,也有自己的傳統,加州很快就會再次以西班牙裔為主。然而,沒有人願意與美國分離,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