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對學生來說,最好的教育方式,一定是自然不做作的教育方式,舒適不緊迫的教育環境還有富有激情和大愛的教師,三者缺一不可。
這並非什麼大不了的秘密,事實上所有家長都深刻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他們才會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而想盡辦法。
“沉浸式”教育的好處是,知識在聊天中、在空氣中、在一呼一吸中就被吸收了。但有的學校教得可費勁了…日前,一學校的 “老母雞式”教學管理走紅網路,到底是怎麼回事?
班主任“入班辦公“,網友稱“老母雞”式教學管理
你有看見用教室當老師辦公室的學校嗎?最近有一張照片在網上流傳,照片上班主任竟然把辦公室搬到了教室。筆者對這樣的教學方式感到了震驚,到底是老師自發行為還是學校要求?
原來是學校要求正、副班主任必須“入班辦公”:每個教室後面都給正副班主任隔出了一個辦公間,這才是照片的原委。
照片在網路流傳後,有網友命名為“老母雞”式教學管理。我們玩過“老鷹抓小雞”遊戲的人都知道,母雞在前頭對抗老鷹,一群小雞躲在身後以防被抓住。
這種遊戲正好解讀了學校的教學方式,班主任就是“老母雞”,盯著一群學生,確保他們認真上課。
學校把班主任辦公室搬到了教室,引發家長熱議
多年來我國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奮力前行,國家社會再到個體,我們每一個人都享受著改革的碩果。但教育改革並非一句話一個指令就能完成的事,而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
“老母雞”式的教學管理方式,看似是一種創新,筆者認為,太過追求形式,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對此,很多家長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家長認為,按這種思路,校長也應該取消辦公室,直接把椅子搬到門衛室,副校長,主任等管理層直接呆在老師旁邊,方便對他們的工作進行監督;
一部分家長認為,這種老母雞式的教育,導致學生沒有上下課的概念,會出現上課像下課,下課像上課一樣亂糟糟,後續更加不好處理;
還有部分家長坦誠自己就是班主任,但這種教學管理並不妥,坐診教學的方式屬於“陋習”,不應推崇。教師坐在學生後面會導致學生產生牴觸心態,叛逆期的孩子更會覺得老師在侵犯他的隱私,反而得不償失,應該把孩子學習成長空間歸還給他。
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班主任“入班辦公“的模式是管理上的創新,還是瞎胡鬧,相信各位家長心裡都有自己的判斷。
教育的本質就是“育人“,也就是說,教學這個行為,是有主體的,這個主體就是學生。
學校要把學生教好,首先就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只有知道學生真正需要什麼,才能更好地把知識透過恰當的方式傳授給到他。
雖然每個學生有其自身的性格,但別忘了我們人在成長過程中是有規律的。比如小學階段,對是非觀開始有所理解,對世界開始好奇。
這個時候學校如果能夠花更多的時間去引導學生,那麼他們就會在正確的是非觀上 ,深入理解學習的好處,自發性學習。
再比如初中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競爭心理,當然也處於青春叛逆期,學校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給到充分的尊重和學習空間,有同理心地教學,當學生知道老師是理解他的,他就會跟老師站在同一陣線上。
而“老母雞式“地教學,正是把學生和老師分裂,讓老師站在了學生的對立面上,這種方式看似是為學生好,其實只是學校的自我安慰罷了。
寫在最後:
一個學校能不能做下去,關鍵是對學生有愛,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幹活,而不是透過奇奇怪怪的管理方式去觸碰學生的底線,引發學生對學習的反感。
真正好的學校,一定是少點形式,多幹實事,從心出發。讓學習迴歸於良好的氛圍,學生自發地行為,只有這樣,學習才會效益最大化。
今日話題:你覺得老母雞式教學管理,是做樣子還是真有幫助?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聯絡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