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就擺脫不了咳嗽這一劫呢?
提起咳嗽,就和孩子發熱一樣讓多少家長揪心、焦慮、整日惴惴不安。
可是,據兒童呼吸道流行病統計學調查,咳嗽類疾病從來就是兒童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一般情況,哪個孩子一年不發燒、咳嗽1-2次,甚至更多,那麼,家長會問,為什麼每每中招的總是我們孩子?難道我們就無法擺脫咳嗽這“一劫”嗎?
家長試想一下,人的呼吸道是用來幹什麼的?
是呼吸!
由於孩子的呼吸道具有其特殊性,鼻腔短小、黏膜柔嫩,免疫系統還很缺乏“鬥爭”經驗,因此,當遇到冷空氣氣流刺激、病原微生物、過敏源等侵襲或刺激時,孩子幼小的機體哪裡能有招架之勢啊。
可不,少有風吹草動就會引起發熱、鼻塞、流鼻涕、咳嗽等一系列症狀。這樣,孩子頻頻被“咳嗽”中招,也就見怪不怪了。
為什麼說孩子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射運動?
咳嗽是一種症狀,是呼吸道分泌物刺激的一種反射運動。
引起孩子咳嗽的原因很多,比如病毒、細菌、支原體感染,以及過敏引起氣道超敏反應。
因此,孩子一旦咳嗽,是有許多複雜的原因的,家長不應該一味的只考慮如何止咳,而不去分析原因,由此而產生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使得病情遷延不愈。
孩子咳嗽表面看是一種症狀,其實它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反而是一種保護性的反射運動,它能提示我們孩子呼吸道可能有炎症,要我們進一步的查詢原因。
同時,透過咳嗽把一些呼吸道病毒、細菌、支原體等,以及壞死組織、脫落細胞、痰液排出來。
避免呼吸道尤其是毛細支氣管堵塞,影響呼吸功能,比如小嬰兒患毛細支氣管炎。而此病多數是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當大量毛細支氣管被分泌物堵塞時,小嬰兒主要症狀就是因為氣道梗阻而喘憋嚴重,而這些呼吸道分泌物如果長時間堵在氣道里,會引起呼吸道更嚴重的繼發感染,從而引起肺不張或肺氣腫。
因此,我們千萬不要盲目的去給孩子用止咳藥物。
那麼,孩子咳嗽的主要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1、以控制感染為主:
這是首要的治療原則,只有徹底肅清感染病灶,才能真正解決咳嗽問題。因此,我們要查明病原體,究竟是那一類病毒、細菌、支原體,甚至真菌感染?然後有針對性的控制感染。
2、抗炎治療:
有家長會問,抗感染和抗炎不是一回事嗎?這是我們專業領域的問題,這裡只能告訴你們不是一回事。
如果孩子是咳嗽變異性哮喘或過敏性鼻炎,我們除了應查詢和規避過敏源外,就是要堅持、長期、規範的應用激素、抗組胺藥物等抗炎治療,家長只需瞭解這點就夠了。
3、對症治療:
如果是感染後期,如上呼吸道綜合徵、肺炎、過敏性鼻炎等。
可以透過多種方法止咳化痰,對於孩子我們建議採取物理療法,其副作用小,方便易於操作:
比如空心掌叩背、超短波理療、鼻腔沖洗、霧化吸入等,其次,才是應用一些止咳化痰的藥物。
小孩止咳化痰藥物的應用應該有哪些原則?
1、掌握適應症及不濫用的原則:
家長聽起來止咳糖漿之類的藥物非常好聽而且非常熟悉,但是,兒科臨床原則上是用於乾咳和刺激性咳嗽的病症,比如感冒、氣道異物。
如果孩子呼吸道分泌物多,即痰液又多又粘稠,我們用此類藥物反而會因痰液淤堵排不出來,引起更嚴重的咳嗽,比如嬰兒毛細支氣管炎及肺炎早期,這是需要家長注意區別的。
2、合理應用不超量的原則:
孩子服藥絕對不是成年人的縮量版,由於孩子肝腎功能發育不成熟,藥物安全性考慮,孩子對服藥劑量是嚴格依賴的,因此絕對不能給孩子用藥大概、也許、差不多,一定是按照說明書和刻度表嚴格掌握的。
假如過量服用小兒止咳糖漿之類藥物,如含溴已新、氯哌啶、氯化銨等藥物成分,會引起孩子的一系列不良反應,比如頭暈、噁心、嘔吐及胃不適,大多數孩子都會有口乾不適,甚至肝轉氨酶升高,因此要嚴格把握好劑量,在孩子這兒沒有含糊。
3、孩子用藥不能有藥物成分重複使用的原則:
孩子生病家長心情我們理解,但是,不能有病就隨便買藥給孩子吃。
藥店許多藥物都是複合性,成分多而且複雜,就感冒止咳類藥物,大多數都是複方製劑,如果我們再兩種藥物合在一起服用,或者,成分相似的藥物,名稱不同,疊加一起就會成分重複,增加藥物毒副作用的風險,如果家長不認真看藥品說明書,對其中成分不瞭解,孩子口服一旦吃下去,那家長是不是更後怕?比如小兒複方福爾可定,其中還含有中樞鎮咳成分,國家藥監部門指出2歲以下孩子是不可以服的。
如何合理應用止咳化痰藥物呢?
1、掌握好用藥的時間性:
一般感染初期、輕度乾咳,我們建議不用服用止咳藥物。
但是,感染後期、嚴重咳嗽而且是長時間(10-15天)應該服藥。
2、優先應用化痰祛痰藥物:
一般專家不建議給孩子優先選擇用止咳藥,而是化痰祛痰藥物,並且是能單用一種藥物就不聯合用藥。如粘液分解劑乙醯半胱氨酸;如粘液溶解劑氨溴索,溴已新等。
3、合理選擇給藥途徑:
通常我們有霧化、口服、靜脈給藥的幾個途徑,但是,臨床是我們一貫堅持霧化是祛痰、化痰的首選,因為,無論如何溼化氣道是首要的,如果痰液粘稠,你再怎麼吃藥也是事倍功半的效果,而且應該是能霧化不口服,能口服不靜脈給藥。
與此同時,在用藥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評估療效,而不是“從一而終”的用藥,這樣看不出療效,而且會產生藥物依賴性,比如哮喘的用藥,就是需要5-7天一次評估,採用階梯式給藥方法。
綜上所述,孩子咳嗽止咳化痰祛痰是一種對症治療的方法,而最根本的還是應以病因治療為主。如果,我們還是不管病因,一味止咳,也許你就會掉進止咳藥的坑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不可取的愚蠢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