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當拉薩還是陽光燦爛的時候,西安就進入了黑夜;當拉薩的一天還很漫長,西安一天就快過完了。
我從拉薩的白天出發,不小心就“掉”進了西安的夜晚。
短暫的拉薩之夏
夏天從內地到拉薩,對於很多內地人來說,是一件痛苦並快樂的事,他們會因為高寒缺氧而痛苦,也因為大美西藏而快樂。夏天從拉薩到內地,對於很多西藏人來說,也是一件快樂並痛苦的事,因為內地繁華,所以長見識,對很多事物感到新奇,也因為內地的夏天實在難熬,高溫酷暑,蚊蟲甚多,所以很痛苦。
西藏人在高海拔地區待久了,早適應了高原的環境。如同西藏的犛牛,高寒缺氧於它們不是什麼惡劣的氣候,讓它們到低海拔地區,反而遭罪,甚至生存都成問題。也由此,像陝西這樣的低海拔地帶,西藏人並不因為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氣而欣喜,但炎熱的天氣卻讓他們難以忍受。西藏人也如犛牛一般,似乎披了一層厚厚的毛皮,耐寒,卻不耐熱。
若是在夏天到內地,西藏人會更加思念故鄉。西藏的晚上很冷,全年要蓋被子;那裡的夏天比較涼爽,只是白天稍熱,整個夏季顯得很短暫。西藏人只要不在炎熱的午後出門,就基本感受不到什麼熱氣。夏天,於西藏人,躲得起。
但在陝西卻不行,白天,烈日抬頭不見低頭見;晚上,太陽早把一天的熱氣燒開,專等著人們鑽進蒸籠似的屋裡。
大賓小館
在大城市旅行,可以多住住小旅館。西藏距內地較遠,西藏人少有機會前往內地遊歷,從西藏來到陝西這樣的地方,從拉薩來到西安這樣的城市,不能只看這裡的建築,更應該和這裡的人多接觸,看他們如何生活,如何做生意,如何和麵、做大餅,如何閒聊,如何展示“陝西八大怪”。而這些,住在大賓館都很難看到。
只有到了陝西人家裡,才能感知陝西的裡裡外外,才更容易走進陝西人的內心。西安的這些小旅館,很多是夫妻或是一家人開的,老闆一家生產、工作和生活集於一地,住在他們的旅館,就是住在他們家裡,也能多少了解一些他們的私下生活。陝西文化不僅有秦磚漢瓦,更有嚮往美好生活的老百姓,陝西人的喜、怒、哀、愁,和西藏人有相同,也有不同。
賓館當然也有它的好處,只是說,住了大賓館,還可以住住小旅館。
酥油香和麻油香
那散發著面香、芝麻香、油鹽香的烙餅,香在青藏高原東南邊幾千裡的秦川,烙餅的故鄉原來在陝西,但它偶爾也出現在拉薩的餐桌上。
在拉薩林林總總的主食中,川菜、湘菜、東北餃子等琳琅滿目,而烙餅的香,卻經常被淹沒在酥油香、奶茶香中。拉薩的風一吹,烙餅的香就跑了。所以在拉薩居住多年,只是見過烙餅,極少聞過烙餅香,至少記憶中的餐館裡很少出現烙餅,烙餅彷彿只是用來觀賞,卻從來沒有勾起過我的食慾。
從西藏來到陝西,走進西安,真的,大街小巷換了一種味道,竟是烙餅香,剛開始有點不適應,漸漸地也就習慣了,還覺得挺好聞。畢竟,那是一種多麼誘人的香呀!
我想起了在西藏建設的陝西人,他們一定每天都在饞烙餅,而對烙餅的家鄉,也一定充滿了想念。
我想起了來陝西經商、求學的西藏人,他們一定也每天都在饞酥油茶、糌粑,而對酥油茶、糌粑的家鄉,也同樣思念。
任何一種香,其實都是美好的,相逢時除了最初的不適應,漸漸的,彼此也就解味了、讀懂了、熟悉了、習慣了,就不拒絕了、笑納了也離不開了。
走出西藏吃辣
西安是一個很乾燥的城市,春夏之交晾衣服一個晚上就可以乾透了。這樣乾燥的地方,人們吃辣卻一點兒不輸湖南、四川。陝西人不僅吃辣,陝西還產辣椒。陝西產的辣椒不僅供應給幾百裡秦川,還供給南方。湖南是吃辣大省,一年中的辣椒難自給,要靠外省調運,陝西一直以來以辣椒“救濟”湖南。陝西人也在西藏開了好多小吃店,什麼岐山臊子、陝北風味,順帶著讓辣椒也在西藏打開了新市場。當然,這兩地有一個共同點,青藏高原之上同樣乾燥,吃辣也同樣不輸陝西。
在西安,你要在小攤吃米線,老闆會問你要麻辣、微辣,還是三鮮。其實即便這三鮮,也是加胡椒的小辣。在西安,吃一頓剛下爐灶、熱氣騰騰的砂鍋米線,約莫需要二三十分鐘。整個過程,嘴巴和喉嚨,還有胃裡充斥著一股股熱烈的辣,或者微微的辣,或者淺淺的辣,讓人很愜意,很開懷。
或許是因為吃辣的時候需要飽吸一口大氣,而在青藏高原不允許這樣貪婪地呼吸,所以在西藏要好好地體會辣,體會出辣得甜,辣得過癮,還真不容易。在陝西,辣給人的感覺就是暢快刺激。你呼呼地唆氣,嘴裡大口大口地冒著熱氣,以至汗流浹背,就會覺得暢快淋漓,甚至熱淚盈眶。
在西安小攤吃著辣米線,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繁華舊時夢
西安,千年以前曾是中國的中心。直到千百年後,我們還是念念不忘西安,想去看一看那曾經的漢唐繁華。
但如今,西安除了城牆、鼓樓鐘樓,很難讓人意識到它曾經是長安,華麗的宮殿早已灰飛煙滅,留下的只有殘存的遺蹟。被朱雀門和小南門夾在中間的太陽廟門,當年的“門”已不復存在,只有一塊現代的石碑,縮在一棵樹下,曾經樹要靠廟門彰顯,如今門卻要靠老樹收留。
從長安往西,是青藏高原,那裡也曾建立過顯赫一時的吐蕃國,再往前看,還曾留下過象雄、古格、悉補野等部落國的足跡。如今,無論是普蘭、古格、撒伽、拉薩還是山南,各個城市,都在熱鬧之中漸漸沉寂,喧囂之後復歸平靜。
一個地方,或者甚至一個人,不管現在如何,有歷史其實已足夠。沒有歷史,再創造一段歷史,也有希望。
排隊“回”漢唐
曾經的繁華已然遠去,但歷史會留下無法抹去的印記。要了解華夏文明,陝西曆史博物館是必須去的。博物館的建築與西安城裡的現代建築迥異,遠遠一看,群樓掩映在一片綠樹之中,宛如當年大唐大漢宮闕模樣。
走近一看,一個個院落在眼前排開,遠古、秦朝、漢朝、唐朝,十三個封建王朝就“藏”在這裡;自蠻荒始,青銅器、唐代墓葬壁畫、歷代陶俑、歷代陶瓷器、歷代建材、漢唐銅鏡、金銀玉器、歷代貨幣就藏在此處。古都明珠,華夏寶庫,不知鋪陳了多少院落,鋪就了多少歷史畫卷。
遊人們在院外排隊購票,等待進入,幾乎只要再跨越一步,就可以重回千年前的漢唐,再奏角徵宮商。這片土地如何塑造我們的性格,我們到底從何而來,我們曾經擁有過什麼,現在又失去了什麼,我們身上的很多謎團就要在眼前解開。
“人間聖地”勝似天堂,“天上西藏”人人神往,雪域高原如畫的美景讓人心醉。而距青藏高原千里之外的陝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秦磚漢瓦,鐘鼓雁塔,是她永遠的符號。從拉薩到西安,賞的是祖國的大好河山,品的是悠悠的歷史與千年的華夏文明。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