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中,我們多多少少都向別人求助過一些育兒困惑。比如為什麼我家孩子會注意力不集中?孩子怎麼總愛發脾氣?等等。來回答這些問題的家長,有的會表現出強烈的共情,覺得孩子確實難教,好像怎麼做都不對。有的則會淡然地提供一些自己教子的成功經驗。
在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中,倍感焦慮的父母們容易走向兩種誤區:一種是希望透過貫徹幾個具體方法,孩子就能獲得立竿見影的改進或提升;另一種則是因為沒能按照某個標準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而感到十分內疚。
今天書評君帶你看的這篇文章摘編自《遊戲天性》這本書,作者是心理學家,她認為,許多揠苗助長的父母自認為是孩子性格和自我認知的“雕塑家”,這個謬見給父母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同氣質的孩子與不同氣質的父母互動的方式也不一樣,這會導致別人的成功經驗對你未必有用。而孩子在構建自我的過程,他們依賴的不是父母反覆的訓誡,而是道德感的萌生。
《遊戲天性:為什麼愛玩的孩子更聰明》,[美]凱西·赫什-帕塞克/羅伯塔·米尼克·格林科夫/迪亞娜·埃耶 著 魯佳珺/周玲琪 譯,華章 |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21年7月版
學齡前孩子和8歲孩子的自我描述
差距有多大!
孩子是怎樣瞭解自己的?想想我們對自己認識多少。例如,我知道自己是個女人,知道自己的年齡、種族、長相,能認出自己的照片;我知道自己喜歡吃西蘭花,卻不愛吃花椰菜;我知道被逼急了我會發脾氣,但很快就會釋懷;我知道自己善於交際,活潑開朗;我知道自己想成為一名領導者,而非追隨者;我知道自己不擅長數學,但英語很棒。
我們成年後,會對自己有一套複雜而全面的瞭解,對自己的優缺點有平衡的認識。但孩子並非一開始就有這樣的自我認知,而是一點點建構自我認知。注意動詞“建構”,這個動詞意味著從底層開始搭建某物,暗示著自我的塑造有其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動詞“建構”也讓我們聯想到環境在這個過程中的重要性,事實上確實如此。
在很多方面,孩子在沒有父母幫助的情況下就形成了自我概念。這並不是說父母不重要,事實上父母非常重要,但孩子不會等父母和照料者來告訴他們他們到底是怎樣的人,而是會獨立找出關於自己的一切資訊。
學齡前兒童失真的自我認知
孩子是如何發展自我認知的?這種學習的速度有多快?一個孩子在3個月和3歲時對自己的認識大相徑庭,8歲時又會有所不同……丹佛大學的蘇珊·哈特(Susan Harter)教授透過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進行訪談,將三四歲孩子的自我認知歸納為以下範例:
我今年3歲,和爸爸、媽媽還有哥哥賈森、姐姐莉薩住在一個大房子裡。我有雙藍色的眼睛和一隻橙色的小貓咪,我的房間裡有一臺電視機。我會背字母表,聽:A、B、C、D、E、F、G、H、J、L、K、O、M、P、Q、X、Z!我能跑得很快。我喜歡吃比薩,在幼兒園有個很和藹的老師。我能數到10,想聽我數數嗎?我愛我的狗狗斯基珀,我可以爬到攀爬架頂上,我不害怕!我從不害怕!我總是很高興……我真的很強壯。我可以舉起這把椅子,看我的!
想象一下,一個孩子飛快而又熱情洋溢地告訴訪談者這一切,在講述這些內容時充滿自信。他告訴我們他什麼都能做,從搬椅子、數到10到背誦(他自己版本的)字母表,無所不能!這是學齡前兒童的典型特徵,他們總是自我感覺極其良好(也許不止學齡前兒童如此……一些好萊塢明星可能也有這種想法)。
為什麼學齡前兒童明明各方面能力還未成熟,卻會想象自己無所不能呢?首先,他們似乎只關注一件事的一個方面,而不能全面考慮。例如,凱西的兒子班奇5歲時,他們全家出門旅行。在泳池邊,他顯然被幾個十幾歲、有著男子漢氣概的少年迷惑,他們慫恿彼此從很高的跳臺上跳下來。大家還沒注意,班奇已經拾級而上,來到跳臺旁,母親轉身時,他一頭扎進水裡。班奇正處於對男子漢氣概充滿崇拜的時期,他甚至都沒有停下來想想自己小小的身軀是否支援自己那樣做。他只專注於自己感興趣的事——做有男子漢氣概的事。
一個與這種單一思維有關的事實是,學齡前兒童通常會將遇到的挫折或失敗歸咎於其他因素而非自身。例如,有一次凱西看到兒子米奇狠狠地打了另一個孩子。凱西訓斥了米奇,而他的回答是“不是我打的,是我的手打的。”如果他揮棒擊打棒球卻沒打中,他會告訴投手:“你投球有問題。”
事實上,一項研究表明,即使學齡前兒童在同一項任務中失敗好幾次,他們仍然認為下一次他們會成功!從某個角度看,對自己能力的高估其實是一種天賦,讓他們從不輕言放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可能會為學齡前兒童帶來危險,因為他們願意嘗試所有事情。只有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才會開始瞭解自己能力的特點和範圍;也只有慢慢長大,他們才會在對自我的認識中考慮更多因素。
學齡前兒童過於自信的另一個原因,與他們無法進行心理學家所說的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有關。我們成年人很擅長社會比較,許多人心裡常常坐著一個小人,不斷將我們的所作所為與他人進行比較,做出評判。事實上,對某些人而言,社會比較造成的壓力是巨大的,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因而扼殺了他們嘗試新事物所需的冒險精神。但學齡前兒童還沒有這種判斷力,他們不會有“他打保齡球打得比我好”這樣的想法,因為他們不會把自己和別人比較,對差異沒有概念。他們認為自己是最好的!這才是最重要的。
學齡兒童更為平衡的自我認知
8歲的孩子會比學齡前的孩子更全面地看待自己,他們的自我描述變得更平衡、更抽象。到這個時候,他們開始發現自己並非十全十美。他們心中做評判的小人逐漸出現,他們開始認識到同齡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優秀或是不如自己。
我們能在孩子上閱讀課分組討論時觀察到這樣的現象:孩子能很快判斷出小組的優劣。他們知道藍色組比紅色組更好,即使老師從未公開這麼說。他們還知道在下午的游泳課中哪組同學遊得最差。
大一點的孩子能夠平衡地評價自己的優缺點。當他們認識到自己在某方面不太擅長時,會索性認為這件事對他們來說不那麼重要(“誰會在乎我會不會游泳呢?我踢球踢得很好啊!”)。這樣,儘管他們認識到自己不夠完美,但總體上仍自我感覺良好。孩子8歲時,已經從透過外在特徵來定義自己轉變為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和社會特徵。所以,一個典型的8歲孩子可能會對自己有如下評價:
我挺受歡迎的,至少在女生中如此。那是因為我待人友善,樂於助人,能保守秘密。大多數情況下我對朋友很好,不過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說一些尖酸刻薄的話……在學校,我覺得自己非常擅長某些科目,比如語文和社會學科,但我覺得自己在數學和科學上表現不佳,尤其是當我看到很多同學學得很好後,這種感覺尤為強烈。儘管我在這些科目上表現得不是很好,但我還是喜歡自己,因為數學和科學對我來說不是很重要。長得好看和受歡迎對我來說更重要。
看看學齡前孩子和8歲孩子的自我描述差距多大!
氣質天生,在人的一生中具有恆定性
孩子並不是一塊黏土,不能被任何科學技術塑造為成人所希望的樣子。每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比如格雷西和安妮姐妹。
南希輕鬆地坐在餐桌前,14個位子上都裝點著木製的葉片。這是有史以來最棒的感恩節大餐,她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小女兒格雷西24個月大,正坐在她身旁享受漫長而快樂的用餐時光。事實上,他們喝著咖啡、吃著南瓜派、聊著天時,南希才回過神,發現格雷西已經在那兒坐了將近2個小時了!格雷西也高興地和大人交流:“外公快看!”她舉起盛滿紅薯泥的勺子,讓外公看看紅薯有多好吃。“還要牛奶”,她把杯子遞給媽媽,要求續杯……兩個小時了,格雷西還在滿足地享受用餐時光!
南希想到,安妮在格雷西這個年紀時,在感恩節大餐上的表現截然不同。安妮就像一架噴氣式飛機,幾分鐘都坐不住,吃起飯來就像趕場一樣——從餐桌跑到玩具堆,再跑到廚房,一刻也停不下來!事實上,安妮還躺在嬰兒床裡時就總是扭來扭去,非常活躍,甚至連幫她換尿布都會忙出一身汗。
南希在兩個女兒身上注意到的這一切,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氣質。
氣質一詞刻畫了人們在情緒反應、活動量、注意力時長、毅力和情緒調節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從出生時起就存在了。早在20世紀50年代,醫學博士及精神病學家亞歷山大·托馬斯(Alexander Thomas)和醫學博士斯特拉·切斯(Stella Chess)就開始研究這種現象,並觀察氣質在人們一生中的恆定性。
他們對141名兒童進行研究,從嬰兒期追蹤到成年期,確定了三種基本氣質型別:“易養型孩子”生活較為規律,性格開朗,很容易適應新經驗(佔樣本的40%);“難養型孩子”生活作息很不規律,較難接受新的經驗,往往對新事物的反應消極而強烈(10%);“遲緩型孩子”對環境變化的反應溫和、低調,情緒消極,對新的經驗適應較慢(15%)。其餘的孩子似乎不屬於任何特定的類別,被歸為普通孩子。
托馬斯博士和切斯博士發現,不同氣質的孩子和不同型別的父母互動之後,原本的氣質會有所改變。他們還發現,某些氣質能幫助孩子克服情緒上的困難,有些則會讓他們更加脆弱。例如,難養型孩子與非常敏感的父母在一起時表現最佳,因為父母知道何時該督促孩子,何時不應插手;而對於易養型孩子來說,父母的反應就沒那麼重要了,因為這些孩子會很配合。
我們都知道,快樂的孩子也會讓為人父母者感覺更好,更願意與孩子互動。難養型孩子則讓父母避之唯恐不及,即使是同一對父母,似乎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互動。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孩子的氣質也會影響他得到哪種型別的養育。
道德感的萌生與自我認知的發展程度有關
想象一下,22個月大的愛麗絲把手指放到電源插座裡。你衝過去制止她說:“不,不行!”但她再次把手指放進去,於是你把她抱起來,放到房間的另一邊,重複道:“不能那樣做!”可是當你把視線轉移到廚房,想要尋找防護插頭堵住插孔時,她又回到了插座旁。愛麗絲是個任性的小孩嗎?長大後她會不會變得乖張頑劣?你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沒能向她灌輸是非觀念?
也許,這些問題還有更簡單的解釋——這與愛麗絲自我認知的發展有關。之所以愛麗絲對你的懲罰毫無反應,可能是因為她還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個可以被評估的獨立存在。如果她沒想到自己的行為會被自己和別人評估,那麼為什麼要抵制誘惑?
你轉身後她依舊會犯錯。並不是因為她本性頑劣,只是因為她還沒有學會自我評估。如果愛麗絲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受某種行為準則的約束,自我管理這一說法就根本不存在。正因如此,在做錯事時,她也許不會像大孩子那樣體會到羞恥感和內疚感。
那麼,道德行為是如何產生的呢?要理解這一點,我們需要再一次回到孩子的思維模式以及他人對待孩子的方式。也許,只有孩子頭腦中產生某種行為準則,並將其與實際情況做比較時,他們才會開始評估自己。孩子可能會這樣想:“黏黏的可不好——從身體感受以及以前媽媽的反應可以判斷出來。現在,我的手黏黏的,這樣不好。”孩子能夠在頭腦中產生某種準則,並根據準則對現實情況進行評估是認知靈活性發展的表現。或許學會更多的詞也有所幫助。現在孩子學會了“好”“壞”“黏黏的”“乾淨的”等描述性詞語。
事實上,孩子在自我建構方面造詣頗高。大自然創造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孩子出生頭幾個月中,我們便已經能夠看出他們的一些特質傾向。嬰兒不是黏土,可以任人塑形,但照料者對於孩子的自我意識培養擔負著重要責任。影響孩子物質傾向最重要的方式是與孩子進行互動:照顧他們、與他們交流、陪他們玩耍——透過這些互動,孩子學到了有關生理自我、社會/情緒自我以及智力自我的重要資訊。他們知道了自己的種族和性別身份,學會了管理情緒的方法,具備了做出正確道德判斷的能力。
商店裡並沒有可以培養孩子共情能力的工具
把孩子看作獨立的個體。這個建議很難落實,尤其是你已經有一個大孩子以後,因為你心中已經形成了先入為主的期待和某種固定的發展模式。讓孩子做自己的關鍵在於讓孩子自由發展,畢竟他不會以你的視角去看待世界。
育兒過程中最困難的事情就是培養一個脾性與你完全不同的孩子。如果你以前是個害羞的孩子,而你的孩子開朗活潑,那麼你可能會為之欣喜,但同時會感到有點奇怪。如果你以前活潑開朗,而你的孩子害羞慢熱,那你可能感覺更加不自然。
試著不要強迫孩子做一些讓他們覺得不舒服的事;相反,你只需要給予他們鼓勵。有些孩子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適應各種事情。如果你讓孩子知道嘗試他們不太確定的事情是多麼有趣,他們下次就可能會主動嘗試。
經常與孩子談談感受。一個人自我認知的形成與他人如何對待他、如何與他交流息息相關。如果我幫你理解世間的事情,理解你弄壞一個小男孩的玩具後他會傷心不已,你就會變得更加善解人意。
感受是內在的,家長與孩子談論感受,實際上是在幫助孩子表達感受,將其一五一十地呈現出來。這樣,孩子內心的感受就能得到分析、評估和理解。
商店裡並沒有哪種學習工具可以培養他們的共情能力,讓他們變得更加善解人意,這些技能只能透過與至親至愛之人的互動才能習得。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要陪在他們身邊,幫助他們理解自己或他人的行為與感受。
如果我們不懂得利用日常的寶貴機會教養孩子,而是急於改變孩子的認知能力,以便他們被常春藤名校錄取,繼而躋身業界翹楚行列,那麼最終只會是白費力氣。如果孩子成為“成功人士”,但無法管理情緒,無法理解人們的行為方式,因此鬱鬱寡歡,那麼這種成功何益之有?與孩子談論情緒對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和人生成就都有著長遠的影響。
成功人生的決定因素遠不止高智商或優異的學術評估測試得分那麼簡單。然而,在許多家長為孩子營造的競爭激烈的環境裡,人們過度強調培養智力自我,而忽視了情緒自我這一孩子發展的重要構成因素。我們生活在人際社會,都想讓孩子幸福快樂,也許是時候承認科學事實,承認我們可以做一些事情來培養開心快樂、適應能力強的孩子。也許我們的重心需要轉向對孩子自我認知的關注,幫助他們形成高質量的自我認知。
本文經華章授權摘編自《遊戲天性》,較原文有刪減,小標題為摘編者所加。
原作者 | [美]凱西·赫什-帕塞克 等
摘編 | 王一
編輯 | 申嬋
導語校對 |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