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野戰軍成立時是解放軍四大野戰軍中編制最為龐大的一支部隊,它由華中野戰軍和山東野戰軍合編而來,成立時該支部隊有12個縱隊,12個縱隊的司令員也是由當時該支部隊的各個猛將擔任。
1、第一縱司令員葉飛
葉飛,祖籍福建省南安市,菲律賓華僑,在他5歲時被父親送回國內。1932年葉飛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時期曾長期在福建一帶與國民黨軍隊作戰,在歷次的作戰中在閩東地區建立了多塊游擊區。
1937年抗戰爆發後,閩東地區的紅軍被改編為新四軍,葉飛擔任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團長,之後葉飛先後擔任新四軍挺近縱隊副司令兼政委、蘇北指揮部第1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新四軍第1師第1旅旅長兼政治委員、第1師師長兼蘇中軍區司令員等職。1944年葉飛指揮的車橋戰役以圍點打援的方法殲敵一千餘人。
解放戰爭時期,葉飛先是擔任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員,華中野戰軍與山東野戰軍合併後擔任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參加了萊蕪、孟良崮、豫東、濟南、淮海等眾多戰役。1949年華東野戰軍改編為第三野戰軍後,葉飛擔任第10兵團司令員一職,率部參加了渡江戰役和解放華東地區的作戰。福建解放後,葉飛擔任福建軍區司令員一職。
新中國成立後,第28軍在葉飛主導下發起了金門戰役,可惜後援不濟,損失慘重。自1953年起葉飛先後擔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二書記,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福州軍區司令員等職,他也是第一任福州軍區司令員。1975年之後葉飛先後擔任國家交通部部長、海軍第一政委、海軍司令員等職。
1955年葉飛被授予上將軍銜,1999年葉飛在北京病逝,享年85歲。他也是唯一一位擁有雙重國籍的解放軍開國上將。
2、第二縱司令員韋國清
韋國清,廣西東蘭縣人,1929年參加了張雲逸和鄧小平領導的百色起義,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跟隨紅七軍進入中央蘇區,在蘇區韋國清先後擔任過連長、軍事教員、紅軍大學總支書記等職。長征路上韋國清擔任過紅軍幹部團特科營營長一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韋國清先是在八路軍任職,先後擔任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校長、抗大第一分校訓練部部長、副校長兼教育長、八路軍第5縱隊第3支隊政治委員等職。1941年皖南事變後,韋國清調任新四軍任職,先後擔任新四軍第9旅政治委員、旅長、淮北軍區第1分割槽司令員、新四軍第4師副師長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韋國清先後擔任山東野戰軍第2縱隊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2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先後參加朝陽集、宿北、魯南等戰役。1948年3月擔任蘇北兵團司令員,1949年2月擔任三野第10兵團政治委員,參加了渡江戰役和解放華東地區的諸多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韋國清帶領軍事顧問團趕赴越南,協助越南人民軍進行抗法戰爭。1951年7月回國後任公安軍副司令員,自1955年起韋國清先後擔任廣西省長、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主席、廣西、廣州軍區第一政治委員、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等職。1977年之後韋國清又上調北京,先後擔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軍委常委、副秘書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1955年韋國清被授予上將軍銜,1989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6歲。
3、第三縱隊司令員何以祥
何以祥,四川西充人,1930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紅軍時期先後擔任過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紅二軍團司令部偵察科科長等職。抗戰爆發後,何以祥先後擔任過八路軍晉西獨立支隊參謀長、一一五師教導二旅參謀長、山東縱隊第二旅旅長兼濱海獨立軍分割槽司令員、山東軍區司令部參謀處處長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何以祥先後擔任過山東軍區第八師師長、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八兵團參謀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擔任南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司令員,山東軍區參謀長,華東公安部隊副司令員,濟南軍區參謀長,浙江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何以祥被授予少將軍銜,
4、第四縱隊司令員陶勇
陶勇,安徽霍邱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加入紅軍後參加了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和紅四方面軍西征入川作戰,曾做到紅九軍教導師師長的職位。抗戰爆發後,陶勇被調到新四軍工作,先後擔任新四軍第1支隊副參謀長、第2支隊第4團團長、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3縱隊司令員、第1師3旅旅長兼蘇中軍區第四軍分割槽司令員等職。
抗戰勝利後,陶勇先後擔任華中野戰軍第8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第1師副師長,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員等職,華東野戰軍改編為第三野戰軍後,陶勇擔任第23軍軍長,參加了蘇中、萊蕪、孟良崮、豫東、淮海、渡江、上海等戰役。因他作戰勇敢,身先士卒,在軍中有“拼命三郎”的稱號。
新中國成立後,陶勇任志願軍第九兵團副司令員,率部入朝參戰,1952年回國後相繼擔任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海軍東海艦隊司令員、海軍副司令員兼東海艦隊司令員等職。1955年陶勇被授予中將軍銜,文革期間陶勇遭到林彪等人的迫害,於1967年1月在上海去世,終年54歲。
5、第六縱隊司令員王必成
王必成,湖北麻城人,1929年參加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的歷次反圍剿鬥爭和紅四方面軍的歷次作戰。抗戰爆發後,王必成調任新四軍作戰,先後擔任新四軍第1支隊參謀長、團長,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2縱隊司令員、新四軍第一師第二旅旅長、新四軍第六師第十六旅旅長等職。
抗戰勝利後,王必成擔任華中野戰軍六縱司令員,在著名的蘇中七戰七捷戰役中,王必成所部參加了五次戰役。1947年王必成擔任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孟良崮戰役中王必成的六縱就是主角,國軍74師師長張靈甫被擊斃。1949年華東野戰軍改編為第三野戰軍後,王必成擔任第24軍軍長。
新中國成立後,王必成先是擔任浙江軍區司令員,1953年代替王建安入朝作戰,1954年回國後先後擔任上海警備區司令員、上海市委常委、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第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司令員、武漢軍區司令員等職。
1955年王必成被授予中將軍銜,1989年王必成在南京逝世,享年77歲。
6、第七縱隊司令員成鈞
成鈞,湖北石首人,1927年參加了石首農民起義,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時期,成鈞被調到新四軍作戰,先後擔任營長、團長、旅長,併兼任淮南路東、路西軍分割槽司令員等職,發展和鞏固了淮南、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受到陳毅司令員的高度評價。
解放戰爭時期,成鈞先是擔任山東野戰軍第二縱隊五旅旅長,兩大野戰軍合編後擔任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司令員,華野改編為第三野戰軍後,成鈞擔任第25軍軍長。
新中國成立後,成鈞相繼擔任第十兵團副司令員、華東防空部隊司令員、空軍副司令員、中顧委委員等職。1955年成鈞被授予中將軍銜,1988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7歲。
7、第八縱隊司令員王建安
王建安,湖北紅安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紅四方面軍猛將,曾擔任過紅四軍政委一職。抗戰爆發後,王建安先後擔任八路軍津浦支隊指揮、山東縱隊副指揮兼第1旅旅長、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魯中軍區司令員等職,在山東地區殲滅了大量的日偽軍。
解放戰爭時期,王建安於1947年擔任華野第八縱隊司令員兼政委,1948年又任山東兵團副司令員,參與指揮豫東等戰役和濟南戰役,1949年華野改編為第三野戰軍后王建安擔任第七兵團司令員,率部參加了渡江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王建安於1952年9月入朝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擔任志願軍第九兵團司令員兼政委。1954年回國後相繼擔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福州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6年王建安被授予上將軍銜,198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2歲。
8、第九縱隊司令員許世友
許世友,河南新縣人,紅軍當中有名的猛將,年少之時曾在少林寺學習了8年的武術,1927年參加了黃麻起義。許世友參軍後7次參加敢死隊,兩次擔任敢死隊隊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的歷次反圍剿作戰和川陝反三路圍攻和反六路圍攻,長征路上擔任紅4軍軍長。
1927年抗戰爆發後,許世友先是在1938年被任命為八路軍129師386旅副旅長,1940年到山東地區從事抗日戰爭,先後擔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3旅旅長、縱隊參謀長、膠東軍區司令員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許世友先是擔任華野九縱司令員,後任華野東線兵團(山東兵團)司令員,率部解放了濟南並活捉了王耀武,之後又擔任山東軍區司令員。
新中國成立後,許世友先後擔任過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等職。1979年指揮了廣西方向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後升為中共中央軍委常委,1982年又當選為中顧委副主任。
1955年許世友被授予上將軍銜,1985年在南京病逝,享年79歲。
9、第十縱隊司令員宋時輪
排炮不動,必是十縱,這也是世人對宋時輪第十縱隊作戰特點的總結。
宋時輪,湖南醴陵人,黃埔五期畢業,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時期,宋時輪相繼擔任過紅35軍參謀長、獨立第3師師長、紅21軍參謀長兼第61師師長、中央蘇區西方軍參謀長等職,長征到達陝北後又先後擔任紅30軍和紅28軍軍長。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宋時輪擔任八路軍120師358旅716團團長,之後又先後擔任過八路軍第4縱隊司令員兼第12支隊司令員、冀察熱遼軍區司令員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宋時輪先後擔任過山東野戰軍參謀長、華野10縱司令員等職,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宛東戰役、淮海戰役等眾多戰役。1949年華野改編為第三野戰軍後,宋時輪擔任第九兵團司令員。
朝鮮戰爭爆發後,宋時輪率領第九兵團作為第二批部隊入朝參戰,著名的長津湖戰役就是第九兵團打的,不過由於惡劣的自然環境,第九兵團非戰鬥減員也十分嚴重。回國之後,宋時輪轉入軍事教育工作,先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階步兵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軍事科學院第一副院長、軍事科學院院長等職。
1955年宋時輪被授予上將軍銜,1991年宋時輪在上海病逝,享年84歲。
10、第11縱隊司令員管文蔚
管文蔚,江蘇丹陽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相繼擔任過丹陽、武進和無錫三個縣的縣委書記,期間曾被國民黨關押了七年。抗戰時期,管文蔚先後擔任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挺進隊司令員、新四軍挺進縱隊司令員等職,當時葉飛還擔任管文蔚的副手。
解放戰爭時期,管文蔚先後擔任華中野戰軍第7縱隊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兼蘇中軍區司令員等職。新中國成立後管文蔚轉入地方政府工作,先後擔任蘇南行署主任、江蘇省委副書記,江蘇省副省長、江蘇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等職。所以他也就沒有被授予軍銜,1993年管文蔚去世,享年90歲。
11、第12縱隊司令員陳慶先
陳慶先,湖北黃陂人,1932年參加紅軍,參加了川陝蘇區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鬥爭。抗戰爆發後,陳慶先擔任中共中央黨校大隊長兼軍事教員,班主任,1939年調任新四軍工作,先後擔任新四軍第五支隊八團政治委員,江北遊擊縱隊第六旅十八團團長、第二師六旅副旅長、第六旅旅長兼路西軍分割槽司令員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陳慶先先後擔任華中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員、華中指揮部副司令員,江淮軍區司令員等職。兩大野戰軍合併後,陳慶先擔任華東野戰軍第十二縱隊司令員兼蘇北軍區司令員,1949年擔任三野10兵團參謀長。
新中國成立後,陳慶先先後擔任第23軍軍長,軍事學院戰役戰術教授會主任、訓練部部長,副教育長、教育長,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等職。1955年陳慶先被授予中將軍銜,1984年在濟南逝世,享年76歲。
12、特種兵縱隊司令員陳銳霆
陳銳霆,山東即墨人,他先是在國軍當中任職,參加了冀中抗日、長城抗戰、徐州會戰、贛北會戰、棗宜會戰等戰役戰鬥。1936年陳銳霆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率部起義,在新四軍中任職。
解放戰爭時期,陳銳霆先後擔任山東軍區炮兵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司令員和特科學校校長、縱隊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新中國成立後他又相繼擔任華東軍區炮兵司令員,中央軍委炮兵參謀長、副司令員,第五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等職,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1955年陳銳霆被授予少將軍銜,2010年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5歲。
小結:
華東野戰軍12個縱隊的司令員,除了第11縱隊司令員管文蔚沒有被授予軍銜外,其他的11位縱隊司令員有5人被授予上將軍銜(葉飛、韋國清、王建安、許世友、宋時輪),4人被授予中將軍銜(陶勇、王必成、成鈞、陳慶先),2人被授予少將軍銜(何以祥、陳銳霆)。將軍們在戰爭年代為革命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值得我們後人永遠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