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翻看手機的時候,會經常看到日本天皇、英國女王或王子公主的時政新聞、花邊瑣事,那時我就在想我國為什麼最終沒有保留皇室?
是臣民拋棄了他們,還是時代拋棄了他們,還是他們自己放棄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們還是慢慢說起那段悠久歷史。
自秦始皇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以來,首先就是中央集權,樹立君王無上的權威,制定嚴酷的規章制度,加強國家的管理統治,至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傅儀宣佈下詔退位,整個封建王朝歷經2100多年的君主統治,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眾多的古都城和帝王陵墓,這些無不在彰顯君王的權威和身份的高貴。
古代的先賢前後提出儒家學說、道家學說、墨家學說、法家學說等治國理念,方便歷朝歷代君王選擇並制定相應的治國之策。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法家的商鞅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
古老的秦國經過幾代人的銳意進取,不斷的東擴,擴大自己的地盤。為了秦國的發展,秦孝王釋出招賢令,選定商鞅開啟變法改革,使秦國快速實現富國強兵,收復失地。最終商鞅被新秦王五馬分屍,以身試法,以身殉國,商鞅絕對是忠於秦國的。而漢武帝初期,皇權衰落,於國家社稷不利,方才有董仲舒的新儒家學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登上舞臺,從而極大的加強了漢朝的中央集權,維護了皇權,漢武帝才可以調動全國力量進攻匈奴,並最終取得漠北之戰的勝利。
在沒有現代建設工具的情況下,秦朝國民依靠自己的雙手,修建了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的萬里長城,時至今日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再一個要說的就是秦始皇死了以後,趙高假傳聖旨讓蒙括自殺,蒙括絕對是忠於大秦的,否則以他當時領兵幾十萬的情況,他是不可能自殺的。
為了表明自己忠於君王,秦國戰神白起遭范雎饞言而驛站自殺、趙國名將李牧被冤殺、南宋的岳飛被秦檜陷害慘死風波廳、明末抗清名將袁崇煥被清朝設計離間遭冤殺,翻開歷史的畫卷,這樣忠君愛國的將士還有很多,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封建王朝君臣關係的真實寫照。因為在那個時代,忠君、治國、修身平天下,成為文臣武將、仁人志士的最大夢想和畢生宏願。
普天之地,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從中我們都可以看出封建王朝君王的權威與皇權至高無上。
當然並不是每個封建王朝君王都做的非常好,所以經過比較和歷史驗證,才出現了眾多的歷史名君,譬如被我們偉大毛主席認可的就有漢武大帝、唐太宗、宋太祖、元太祖,當然還有漢文帝、光武帝、隋文帝、孝文帝、武則天、明太祖、康熙大帝等,有了這些開明君王的政策調整和休養生息,才讓封建王朝不斷延續。
為什麼到了清朝這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以後,最後讓君主制度退出歷史的舞臺?究其原因有三:第一,就是清朝的旗民分治制度,失去了君主制度的民意基礎。第二,就是對待列強入侵,其不抵抗政策遭人民痛恨,或抵抗不力,割讓大片土地並賠款,加劇人民的不滿。第三,就是整個社會思潮的變化和世界形勢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自由民主平等。
由於在新中國建國以前,失去民意支援的君主制度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加上人民開始覺醒,對皇室也沒有什麼好感,皇室在我國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建國以後,我國自然而然的沒有保留皇室,原來的皇族後裔都成了新中國的合法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