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703字,閱讀約6分鐘。
如果覆盤秦末漢初,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劉邦一共冊封功臣、貴戚143人為列侯,按學者統計籍貫在沛縣及周邊豐、碭地區的就有51人;高祖時期可知籍貫的三公九卿17人,其中8人就是沛縣出生的。
即使在今天,沛縣也僅是個下轄4個街道的縣城,但其超高的“成材率”使之成為了漢初的“人才基地”。
那我們就不得不問出那個問題:
為什麼小小的沛縣,
有蕭何、曹參、樊噲這麼多知名人士?
倘若沒有他們,還會不會有其他人出現?
人才是培養出來的,不是挑出來的
人才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挑出來的。
簡而言之,一個人的出身並不是成功的最核心因素。在國人的思維之內,人才就是考試選拔出來的。出一套題,在考場之中挑幾個最聰明的,選出分高的“人才”。
但是,現實中並非如此,人的成長環境、經歷和機遇尤為重要,人會隨著給於其的任務和挑戰快速成長。環境給你指明瞭方向,組織給你成長的空間、機遇幫你挺過考驗完成蛻變,可謂缺一不可。
人生有點像一場遊戲,一級一級打怪做任務升級,而不是給你一張試卷你做了100分,然後就把你定義為滿級的勇者,安排趕去打大魔王。
林彪19歲時只是一個見習排長,而23歲已經成為紅1軍團第四軍軍長,僅僅4年而已。這不是考試或者天賦異稟得來,而是紛繁複雜的革命鬥爭歷練而成。
現在的很多少年或許比當時的革命者更聰明、天資更高,但成就不了當年的偉業,因為沒有遇到那個環境,沒有一個歷練的機會。
當年阿里創業的時候,選人標準一言難盡。用馬雲的話講,只要“四肢健全,智力正常就行”,別說大學生了,大專生都得當寶,高中進去也不難,一流名校對阿里壓根不屑一顧。
今天呢?被刷下來的重點院校也是不計其數,刷他們的阿里巴巴面試官,很多就是當年的高中生。你能說,那些高中生領導都是天才?或許有,但絕對不是100%。大多都是有了平臺及歷練,能力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喬布斯曾說過,如果是“今天”的蘋果面試當年的他,根本進不了蘋果。
組織是人才成長的沃土
華為前常務副總裁費敏曾說,組織的力量是強大的,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個人與組織的關係猶如魚和水、種子和土壤,離開了組織,再好的種子也發不出芽。
其實,很多人在組織裡時,是感受不到組織的力量的,而離開後,卻真實的感受到自己宛如大海上一葉扁舟,在狂怒的風暴中漂流。
例如,很多原先離開華為的人都有一個感覺,就像魚離開了水,突然發現做啥都不行,都困難。反過來,其實他的好點子,如果藉助華為的平臺,哪怕動手晚一點,最後都可能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局面。
無可否認,優質的組織確實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紅利、資源和機會,才能讓我們避開很多彎路。
所以,倘若沛縣沒有蕭何、曹參、樊噲,還會有其他人才出現。搭乘這艘巨輪,源源不斷的小船不斷積蓄能量,更新迭代,脫穎而出。
個體與組織雖然相互成就,但是在大多數時候個體的成長會需要組織提供的養分和支援。
當我們沿著同一個航道,不斷積攢經驗,做得越來越順手,週而復始,這樣的一個迴圈可以幫我們平穩行駛一段時間。但是,一段時日後,會出現其他的風景,我們無從知曉,也缺少駕馭其他航道的能力。
這其實就是埃米尼亞·伊貝拉所提出的“能力陷阱”。
突破能力陷阱,可以嘗試不同的方向。但是在一個健康高效的組織中,會嘗試採用“輪崗培養模式”,幫助有潛質的領導人才“從幹中學”和快速成長,利用崗位鍛鍊、領導反饋和重複實踐來提升其領導力。
“輪崗機制”在軍隊的體現:
1899年,為解決參謀機關軍官普遍存在的與世隔絕狀態,美國第41任陸軍部長伊萊休·魯特提出美軍輪崗制度,這個制度主要分為“工作崗位輪換”和“地區崗位輪換”。
前者主要指軍政軍令系統的崗位輪換,如基層部隊、參謀機關和科研院校之間的人才交流;後者主要指發達地區與艱苦地區、本土與海外駐軍的輪換。
常態化輪換調動了各級軍官長期服役的積極性和進取心,打破了軍政軍令系統之間的界限,促進了各類人才的良性互動,為美軍二戰後歷次改革提供了堅實保障。
再如碧桂園集團,因其擁有業內領先的“全產業鏈覆蓋”能力,地產主業與上下游產業之間相互依託,高效聯動,逐步從過往人才供應鏈升級為人才生態圈,實現優秀人才“內迴圈”——有了更多的磨礪機會和發展的可能性。
2020年起,碧桂園提出職業網格化發展,職業發展不但可以在地產主業縱向發展,也可以橫向流動,實現跨領域、跨專業的多維發展,讓員工發現更多可能。
在另一個新領域發現新的自己,獲得新的成長。這是一次蛻變,亦是一次重生。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底層思維
當然,這也並非是說個人作用毫無作用。
組織很強大,但也不能讓每一個人成才。畢竟過程中的困難都會接踵而至,甚至有一些比想象中的難於上青天。在這個過程中,除了組織的作用,幫助我們成長的不是那些紛繁的技巧,而是我們自身的“底層思維”。
底層思維繫統其實決定著我們前行的方向以及認知邊界,進而也決定了航海途中欣賞的是星辰大海,還是深陷泥沼險灘。
倘若將底層思維繫統拆解為認知力和心力兩個層面,那麼認知力就是對資訊進行選擇、甄別、判斷從而作出決策,心力則是願力、專注力、創造力、洞察力,心力越強大,步伐走得也就越穩健、越長遠。
儒學強調仁、禮、內聖,心學其實可以理解是傳統儒學的繼承、發展和補充,更強調主體自我的儒學,突出自信、自強、自律、自為等。
倘若將心力歸納成一個核心模型,可以為:致良知→事上練,難上得→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知行合一。
在這個閉環中,人的認知力會得到一次系統性的提升。心學閉環是一個持續的、不斷走向更高點的系統閉環,上一個閉環的終點就是下一個閉環的起點。
這樣不斷螺旋上升,能幫助個人成為1.0到2.0再到3.0版直至更高階的躍遷。
結語
沛縣為何人才輩出?這是一個真命題,也是一個偽命題。
人才是鍛煉出來的,劉邦也不是天生就能管理一個大國家。樊噲一開始也只不過是市井之人,如果沒有歷史機緣,或許終其一生也只是“金牌屠夫”。
但是,組織可以極大的鍛鍊人。回想多年以前的自己,你會發現現在的自己和曾經的自己變化極大,甚至會感覺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彷彿經歷了一段奇妙旅程。
旅程中充滿了逆境和險阻,“心力”不斷被磨礪,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都在解鎖著未知的難題、跨越溝壑。這個過程中支撐著我們的很多時候都是組織的能量。
迴歸我們的標題,其本質上彷彿在問:
離開了組織,你是誰……
參考資料:
1、吳世春,《心力,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2、筆記俠,《別錯把平臺當能力》
✎
THE END
出品 | 思道未來編輯部
編輯 | 思道君 校審 | 蘆葦先生
投稿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