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千千萬,祛溼第一名”。
生活中,有很多人,感覺倦怠乏力,腹脹,舌苔厚膩,大便不成型等情況。基本上大家都知道這是身上有溼的表現。也會去服用一些祛溼的藥物或食物?
簡單來講“溼”就是身體的廢液,身體裡的津液輸布代謝發生了問題,本來應該被人體正常代謝的津液,由於各種原因不能正常代謝,最後變成了“廢液”停留在身體裡,這些“廢液”反過來又引發其他病變。而且溼邪往往兼加其他邪氣,形成寒溼,溼熱,風溼等證。無論何種,治療都以祛溼為主。
人體津液來源於飲食,透過脾胃生成,在脾的轉輸,肺的宣降以及腎的蒸騰氣化,以三焦為通道輸布全身。
由上可知,祛溼要宣上(宣降肺氣)暢中(健運脾胃)滲下(利水化氣)。通行三焦之氣,氣行則水行。
此外,由於溼邪和津液本質是一樣的,溼邪的出現往往意味著人體所需要的津液是不足的,出現區域性“多雨”,區域性“乾旱”的狀況,因此祛溼之時還需兼顧“乾旱”地區。
因此祛溼也應“補其不足,損其有餘”,一方面將多餘的排出去,一方面讓機體生成所需要的,只有這樣才能“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