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柴胡、黃芩、黨參、炙甘草、半夏、生薑、鱉甲、牡蠣、紅花、茜草。
功能:疏通氣血,軟堅消痞。
主治):肝炎邪衰、氣病及血,證見面色青黑不華,右脅作痛如針刺,尤以夜間為甚,或伴有腹脹,體乏無力,肝脾腫大,舌暗有瘀點或瘀斑、苔白,脈弦而澀者。亦可用治早期肝硬化。
用法:水煎服,日一劑,以10劑為1個療程;輕者2個療程,重者4個療程,即可明顯收效。
方解:方中柴胡、黃芩疏肝解鬱清解餘毒。黨參、炙甘草健脾益氣、培土抑木;半夏、生薑和胃健脾、消腫散結;茜草、紅花活血通絡;牡蠣化痰、軟堅、散結;鱉甲《本經》謂“主心腹症疲塊積、寒熱”《大明》雲:“去血氣,破癥結,惡血”,故為消症、散瘀、益陰之上品。諸藥合用、共奏蔬通氣血、軟堅消痞之功。
按語:經雲“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對於病毒性肝炎來說,尤其如此,即整個疾病過程中,“毒”和“虛”貫徹始終。因此,肝功正常,黃疸消退不能視為毒邪全除,此時只不過是以正氣虛為主、毒邪衰為次而已。治療的關鍵在於補虛軟堅,同時勿忘解毒。劉老方中參、草、姜、甲旨在扶正,柴胡、黃芩意在解毒;而牡蠣、茜草則是針對病理產物 --癥結(瘀血)軟、化消解。提示我們,解毒時勿傷正氣,扶正時勿戀毒邪;並要分清毒和虛孰輕孰重,然後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方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附 劉渡舟老先生簡介:劉渡舟(1917—2001),遼寧省營口市人。16歲開始正式拜師學醫,凡七年之久,出師後懸壺於大連。1945年來京,行醫於錢糧衚衕。1950年,考入衛生部中醫進修學校,學習西醫基礎知識及臨床課程。1956年調入初建之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歷任傷寒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古典醫著教研室主任、金匱教研室主任、中醫基礎部負責人、《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主編、名譽主編,北京中醫藥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等。
劉老從事中醫教育工作近半個世紀,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是傑出的中醫教育家,是國家教委首批核準的中醫教授,也是我國首批中醫碩士研究生導師和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津貼。培養了大批各層次的中醫人才,其中包括碩士24名、博士12名、入室弟子數名。他在教學、臨證之餘,筆耕不輟,著述頗豐,編寫出版學術著作30餘部,撰寫發表學術論文110餘篇。他所主持的國家衛生部課題“《傷寒論》整理研究”,榮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獎。多年來他積極致力於中醫學術交流活動,籌建成立並主持了全國仲景學術專業委員會,曾多次組織國際、國內仲景學術交流大會,極大地推動了仲景學術的繼承與發展。他還多次應邀東渡日本講學,並赴新加坡、澳大利亞、香港等地訪問交流,弘揚中醫藥學。劉老既是學者、教育家,更是名醫。他投身教育事業以來,從未間斷過臨床工作。他上溯岐黃之道,下逮諸家之說,力倡仲景之學,博採眾長,學驗俱豐。
西溪讀醫系列
免責宣告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中國當代名醫驗方大全》。 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標明出處,分享此文出於傳播和學習交流之目的,並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絡刪除。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非專業人士請勿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