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雷軍又被網友惡搞了。
這一次的傳播性不比幾年前的那一首《Are you OK?》弱,因為太好玩了,很容易上手,人人可以學會。
早在5年前,小米釋出了一款筆記本,雷軍在釋出會上表示,我們的筆記本有個特點,那就是薄,它比1元硬幣都要薄。
大家看到圖之後,快要笑噴了,因為硬幣是立起來的,而不是平躺在地上的那種厚度。
接著,雷軍補充道:我們的筆記本比一分錢的硬幣還要薄不少。
這在當時就引發了吐槽,不過並沒有火爆全網。反倒是五年之後徹底火了,網友表示,要都是這樣對比的話,姚明躺下,我站著,我比姚明高多了。
網友將雷軍的這種對比方法叫做“雷軍對比法”,截止到目前,雷軍一直還未回應雷軍對比法的走紅。
1
為什麼會走紅?
任何事件的走紅都要有一個引子,雷軍對比法也同樣如此。
引爆雷軍對比法的源影片已經無從考證,可以知道的是,影片裡邊加入了雷軍的原聲,影片透過幽默的對比獲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因此,網友便開始透過雷軍對比法發影片,一方面可以蹭熱點,另一方面可以展示自己的幽默,有可能會有大流量傾斜。不過最核心的因素還是製作簡單,只需要10分鐘就能做出來一條。
短影片平臺上有很多相關影片(其實就是一張圖片),我摘取了一個供大家欣賞。
網友拿了一個電動三輪車跟勞斯萊斯庫裡南做了對比,主要對比了生產公司、輪子數、是否敞篷、是否電動、油耗等五個方面。對比之後,電動三輪車完勝庫裡南。
那麼問題來了,假設現在大家有一個選擇,可以免費得到兩輛車中的一輛,我敢說有100%的人會選擇庫裡南。
既然100%的人都知道庫裡南更好,為什麼會在對比中落敗呢?
原因則是電動三輪拿自己的長處跟庫裡南的短處做對比,這種對比方法雖然可以,但是有點忽悠人。
其實,網友將這種對比方法叫做“雷軍對比法”多少有點不尊重雷軍了,因為雷軍肯定不是第一個採用這種對比方法的人,也同樣不會是最後一個。
誰讓雷軍的影響力那麼大呢?再加上對比方法過於獨特,想不出名都很難。
不過說實話,雷軍對比法越出名,雷軍就會越惆悵,因為網友會懷疑雷軍又採用了“雷軍對比法”,這對小米品牌會是一種傷害。
雷軍本人又是一個比較豁達的人,不太在意網友的惡搞,甚至能將網友的惡搞變成自我調侃的工具。不知道,雷軍未來會怎麼回應此事?
2
人人必學雷軍對比法
雖然雷軍對比法有點想讓人吐槽,但是它的內在邏輯是值得思考和學習的。
因為雷軍對比法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只不過採用了更加隱晦的對比手法。
我們以汽車企業為例,某些新能源汽車品牌為了提高自己的身價,會跟豪車比零百加速時間、百公里電費、以及汽車內部的液晶顯示屏數量。
這完全就是騙人的對比方法,可是不懂其中邏輯的容易被忽悠,最終成功買到了新能源汽車。
這種對比方法的厲害之處就在於透過一些錯誤的橫向對比,得出他們想要的答案。
新能源車企業如果想要真的對比,不要跟燃油車對比,而是跟特斯拉來一個全面對比。因為燃油車和新能源車是兩個派系,沒有可比性。
其實也有企業知道消費者的擔憂,同樣會跟特斯拉做對比,不過他們不會對比核心資料,而是其他資料,比如說:軸距、車長、車身設計獲獎等。
說白了,這些車企會拿著自己比較具有優勢的資料跟特斯拉相比較,最終得出自家位元斯拉還要牛的結論。這是一種極具誤導性的對比,可是一般人又看不出什麼破綻。
假設我們是創業者,要不要採用這種方法呢?
這是有必要的,所有企業都要經歷這個階段,只要不抹黑競爭對手就行。因為這種簡單的對比會很直觀地展現出產品的優劣點,客戶也能一目瞭然。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可以採用有點偏向於我們的對比,不能弄虛作假,更不能太具偏向性,否則就成了賺黑錢。
比如說,我們是一家新興洗髮水品牌,銷量排不進前十名,但是銷量增速全行業第一名,這時我們肯定不會說我們銷量排不上號,而是說我們的銷量增速排名全行業第一(資料來源:XX研究院)。
換一種說法是不是感覺這種洗髮水很牛?實際上是一款排不上號的洗髮水。
你學會了嗎?
用媒體思維全網覆蓋,讓產品銷售慕名而來!
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媒體傳播上。一家公司或一個老闆,如果媒體思維短缺,註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傳播度,就沒有認知度;沒有認知度,就沒有美譽度;沒有美譽度,何來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