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雙減的目的只是減負嗎?如果真的只是減負教育,就就完了!
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的陸一曾經說過,教育需要秩序,這種秩序都是基於知識學習而形成的,所以只做減法的話,只會破壞這種秩序,如果不能建立新的秩序,個人和學校都會崩解。
最好的例子就是日本,在本世紀初,日本發起了新學力觀的教育改革,與國內一樣,日本當時的教育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意願,他們想透過減負,把學生的時間能夠釋放出來,並提升學習興趣。
但是呢,對比改革前後的調查顯示,日本的小學和中學語文、數學兩門學科平均成績都出現了大幅的下滑。日本學生在家學習做作業的時間都減少了,反而是看電視打遊戲的時間增加了;我們所說的減負前提是學業負擔重,所以才要減。
客觀來說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中、高考這類選拔性考試必然會帶來高競爭,然而基礎教育的高度競爭並沒有催生出大批的頂級人才;這說明學業負擔不僅重,而且在人才培養上還是低效的,這種低效是因為基礎教育的競爭主要是在橫向技巧的深度上,而不是在縱向知識的深度上展開。
曾經有人說,中國的數學基礎教育浪費了學生太多時間,學習初中數學還有題型的技巧,比如中學的平面幾何有很多難題,非常聰明的學生也不一定能夠做出來;然而這個難度是人為造成的,因為它規定了用平面幾何去作為唯一的解題方法。
如果你學了這個解析幾何,同樣的難題馬上就可以透過建立座標系來解決,不需要什麼技巧,所以說有那功夫為什麼不去學習更高階的知識呢?表面上看,橫向的技巧深度也可以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然而從長遠來看,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首先,你會覺得人都喜歡新的知識,沒有人會對炒冷飯感興趣,特別是高考三年裡面有一年基本上是不學一個新知識的;這樣的人呢,好奇心也會消失的。
其次,你也會覺得學歷沒有用,由於在早期就消磨了學生的興趣和創造力,所以即使有孩子取得了高分,也不會真的喜歡上數學和物理,在基礎教育階段,對學科感興趣的學生少了,大學裡選擇此類專業的學生就會更少,願意從事科研的人群也大幅縮水,最後就很難掌握出頂級的人才。
要擺脫這種低效的競爭,其實過早的分流是不利的,這個分流既指高中和職高,也指文科和理科。比如寫作能力就不是文科專屬的,不管是工程師還是科學家都需要寫作,你要想有影響力,講演、論文、學術學術報告都是必須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分層次培養,美國高中做法就是這樣。以數學為例,不同學生會進入ABC不同層級的班級,一個準備學電影的學生可以上a班的數學課,用計算器把一些東西算清楚就可以了;而且一般理工科或者醫學的學生上B班課就行,以此類推,對非數學專長的學生來說,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放大他們的專業優勢。
所以說,雙減的目的不是為了減負,減負只是答案的一半,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把更多的時間放到自己感興趣的學科上面去,最大化的發揮自己的優勢,無論社會教育以何種形式存在和發展,都應該是朝著育人的目標發揮有益的補充,與學校教育協同,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