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內臟,不喜歡的人聽到直皺眉頭,連連擺手,示意拒絕,愛好者,對他的獨特“騷”所折服,貪戀它們被烹飪出來的味道,欲罷不能,認為比吃肉還解饞。
上學期間,一男同學每天早上一碗羊雜碎,持之以恆,我是胃直反衝。一次去店喊老闆,來一碗羊雜碎,大姐給他倒了一碗“茶水”放下,過了好一會,他又喊來一碗羊雜碎,大姐又給他倒了一碗“茶水”,反反覆覆5次,說實話那大姐也是好脾氣。最後看到比他晚來的同桌食客都吃上了,就問大姐為什麼只給他倒茶水,不上羊雜碎,這時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哦!方言的誤會。
下水曾被人們認為是廚房的下腳料,被丟棄,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下水隆重地登上了美食的舞臺,也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下水”,廣泛上指動物及家禽類的大腸、小腸、肚子、腰子、心、肝、肺、膽等,你喜歡入口的有哪種?
其實不同的地方對內臟都有自己的獨特烹飪方式,前提是處理好,無異羶味,能下嘴,目的適應於當地人的飲食習慣。
我最喜歡吃滷羊肝、滷豬肝和烤鴨腸,滷肝用蔥、蒜、醋、熱油一澆涼拌,一次能吃一大盤,烤鴨腸必須料要足,多撒辣椒和孜然,也能擼上個50串,比吃肉要解饞。
要是能稱為“最懂”的地方,就是要榜上有名的。接下來看看中國最懂吃“下水”的8個地方!
一,老北京炒肝兒
炒肝兒是最受老北京人歡迎的早餐之一,一碗炒肝,二兩包子是標配,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間。大家要是聽過郭德綱相聲的,裡面有這麼一段,說:“我這吃的可講究,早上炒肝兒,中午燉吊子,晚上滷煮”,好傢伙,這一天三頓都吃下水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啊!
炒肝兒是以煮熟的豬肥腸、醃製的新鮮豬肝,加入澱粉和十幾種調味料製作而成的,外表看起來又黑又黏糊,喝起來還有一股濃郁的酸臭味,但是老北京人就好這一口,一碗地道的炒肝兒,湯汁濃稠透亮、豬腸肥軟、豬肝脆嫩、味道醇厚。吃炒肝兒的時候,切記不要用勺子吃,老北京人會和你理論的,要用嘴從碗邊吸溜著喝,用勺子吃怕把炒肝兒攪澥了,沒法喝。
二,廣州牛雜
廣州是最負盛名的牛雜發源地,也是廣州的十大名小吃之一。在這個寒冷的季節裡,有著牛雜滾一滾,神仙都站不穩的說法,能吃到一碗熱氣騰騰的牛雜簡直是太幸福了!
一份好味的牛雜,首先要做到不能有動物內臟的怪味和腥味,湯底和醬汁可是靈魂所在。牛雜包含了牛肚、牛肺、牛腸、牛蒡、牛筋,口感牛肺軟綿綿的,牛肚和牛腸軟爛不黏糊,牛筋軟而有筋,所有東西燉煮時間都剛剛好,裡面還有蘿蔔,雖是配菜,入味後仍保持著蘿蔔的口感,而且能夠起到解膩。
三,山東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可是山東名菜,兼具五味酸,甜,苦,辣,鹹,其色澤紅潤亮麗,味道濃香四溢,也是一道魯菜的代表菜餚!
九轉大腸的做法十分繁複,在處理大腸上就非常講究,首先就是去掉內臟獨有的腥味,再套腸,然後用開水將大腸煮透也是為了去掉腥味,需要反覆入鍋出鍋,經過煮,炸,再燒等幾道工序,最終才能成型!這道菜在山東是特別受歡迎的。
四,新疆米腸子和麵肺子
米腸子和麵肺子是新疆地區用羊下水做的一道特有美食,做工細,味道香,深受維吾爾、回等少數民族的歡迎,也是維吾爾族人早餐和宵夜的首選。米腸吃起來非常的細膩而且有嚼勁,面肺子也非常入味,吃起來就像在吃非常有勁道的饅頭,而且還充滿了淡淡的羊肉香味。
面肺子,就是先要將羊肺清洗處理乾淨,把和好的面用水洗出麵筋,呈糊狀加油和鹽,灌入面肺內,然後紮緊氣管,放入水中煮2小時左右,就變成黃黃軟軟的東西了。米腸子,也是把羊腸處理清洗乾淨後,用切碎的羊肝、羊心、羊腸油拌上胡椒粉、孜然粉、鹽和大米一起攪拌均勻,灌到羊腸中,用水煮至半熟,在腸中扎眼使之漏氣,再煮1個小時即熟。
五,內蒙古羊雜湯
羊雜湯是內蒙古的代表菜之一,是草原美食中必不可少的,歷來特別受食客歡迎。全國有很多地方也有羊雜湯,但內蒙古的羊雜湯與之不同的地方是,重點放在羊雜上,心、肝、肺、羊腸、羊肚等搭配得當,工藝很是講究。
內蒙古的羊雜湯,講究前一天下午熬好湯,把所有羊雜在底湯中浸泡一夜,第二天再次加熱賣給客人。食用時,取湯鍋中煮熟了的羊雜切碎放入碗中,再盛上羊湯,加上蒜苗末、香辣油,配著芝麻燒餅一起吃。
六,重慶黔江雞雜
黔江雞雜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之一,屬於重慶地區的一道江湖菜。相傳它的誕生和當年歌樂山辣子雞太火有關,大家只吃雞肉,內臟部分只能丟棄,一位賣辣子雞的老闆覺得棄之可惜,於是後來就誕生了黔江雞雜。
黔江雞雜的主要原材料是雞腸、雞肝、雞心、雞胗等內臟,腥味較重,只有純菜籽油猛火混炒,然後再用文火慢煨才能最大限度中和其異味。
七,四川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它的由來是相傳在20世紀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華,與其妻一道以製售涼拌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
它是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為料,並不用牛肺。夫妻肺片片大而薄,粑糯入味,麻辣鮮香,細嫩化渣。不但精選材料,製作也很精細,使人看見就產生好感,加上調味精細,深受四川人們的歡迎。
八,西藏炸灌肺
炸灌肺是西藏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深受人們的喜愛,每逢過年過節家家宰羊時,都要將羊肺留下來做“炸灌肺”。它是以羊肺為主料,配上酥油、麵粉等先煮後炸而成。特點是色澤淡褐,外酥裡軟、味道香美、食而不膩。而且久放不壞,隨食隨取,可儲存約1年之久。
製作方法,反覆用水灌入羊肺,以洗淨髒汙,然後將馬鈴薯製成的澱粉加入洋蔥末、鹽及適量的菜油調成薄糊,再從氣管處灌入羊肺中,且邊灌邊拍,使之灌滿,然後用繩子紮緊氣管口,將肺下入鍋中,與羊肉塊同煮,煮熟後切塊,炸制淡褐,可蘸醋、辣椒粉及蒜泥之類的調味品食之,風味十分獨特。
結語: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只要能入口,美食家都會把它烹飪成一道你所能接受的美味。就像“下水”,聞著臭烘烘的,丟棄的東西,被勞動人民用智慧烹飪成了道道美食,讓下水已然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以上就是中國最懂吃“下水”的8個地方,比吃肉還解饞,別樣美食你吃過幾種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是美食輕舞,喜歡可以點贊,加關注哦。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你最喜歡吃的是哪種“下水”,怎麼處理沒異味,還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