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位於我國版圖的最南邊,與祖國大陸隔海相望,海南雖然是一座孤懸海外的島嶼,但是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固有領土。1984年,一位文物工作者在海南農村做調研的時候,看見一群人聚在一起打牌,於是他湊上去看熱鬧。沒想到,他發現這群人打牌使用的道具竟是一件國寶。這件國寶的問世,也驗證了在2000多年以前的西漢時期,西漢朝廷就已經對海南擁有了實際的控制權。那麼,這件國寶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1984年3月,海南省樂東縣譚培村的一個橡膠地裡,一位年輕小夥子正在鋤地。無意間他發現鋤出的土裡閃過一絲亮光,他用鋤頭翻了翻那塊土,裡面露出了一個方方正正的小金屬塊,他將那個小金屬塊撿了起來,發現竟是一枚造型奇特的小印章,尤其是印章上邊的蛇形印鈕,讓人過目不忘。年輕人覺得這枚印章很好玩,就把它揣進口袋帶回了家。
1984年5月,海口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員李東到基層去搞文物調研。這一天,他正好來到海南省樂東縣譚培村。這是一個黎族村,他走到村寨口的時候發現寨口的石桌邊聚集著幾個年輕人,他們正在打牌。於是李東向這群年輕人走過去,想湊上去看會熱鬧,跟老鄉熟絡一下感情。
走近之後,李東發現這幾位打牌的年輕人臉上都印有紅色的印章。原來,他們打牌的規矩就是誰輸了要在對方臉上摁一個印章。李東感覺這種玩法很有趣,但是當李東仔細看向自己對面那個人的臉的時候,他一愣,因為那個人的臉上蓋的印章很古怪,印章的印文竟然是篆書。要知道,在海南當地這種篆書的印章非常罕見,這不由得引起了李東的興趣。
幾個打牌的年輕人看到李東這個外鄉人也很納悶,其中的一個人問“你是哪裡人,到這裡幹什麼?”李東告訴他自己是文物局的工作人員,是下鄉來進行文物普查的。隨後李東問那個年輕人:“你們臉上的印戳是用什麼蓋的?我看印出來的字是篆書,這個印章能借我看一看嗎?”聽李東說完這話,有一個人滿不在乎地從桌角上拿起了一枚小巧的印章遞給了李東,那枚印章就他們打牌使用的道具。
李東接過那枚印章仔細觀看,大吃一驚,因為這枚被這群年輕人當打牌道具的印章,竟然是一枚銀製的印章。此印分為兩部分,上部分的印鈕是一條蜿曲的蛇身,中部拱起為穿,頭部呈蛇頭狀,周身刻有鱗紋,蛇尾回擺,形態生動。底座部分呈正方形,底部用小篆雕刻有四個字的印文——“朱廬執刲(kuī)”。以李東豐富的文物知識,他一眼就看出這枚印章不是凡物,它應該是一件珍貴的文物。於是李東就問:“這枚印章是誰的?是從哪裡得到的?”
撿到印章的那位年輕人看到李東對這枚小印章感興趣,就將自己兩個月前在橡膠田裡幹活時從地下挖出這個印章的情況,向李東進行了簡要的介紹。聽完小夥子的介紹,李東更加確認這個印章是一件珍貴的文物了。於是,李東向他們出示了證件,並對那位年輕人說“這是一件珍貴的文物,希望你能把這枚印章上交給文物管理部門保管。”當然,李東也提出要給小夥子15塊錢作為獎勵。小夥子一聽這枚小印章竟然能賣15塊錢,於是高興地將這枚印章交給了李東。
那麼,李東15塊錢從鄉下回購的這枚印章到底是什麼文物呢?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枚印章在這些年輕人的手裡只是一個打牌取樂的道具。實際上,它絕非是一般的印章,它是古代的一枚官印。下面,我就以“朱廬執刲(kuī)”這四個字為著手點,解讀一下這枚印章的來歷。
史料記載,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派遣伏波將軍路博德率大軍平定嶺南的叛亂。在這次平叛過程中,路博德的大軍所向披靡,將叛軍一路趕向海南島,並且將其殲滅於海南島最南部。此後,為了加強對嶺南地區的統治,漢武帝在嶺南地區設了9個郡,其中海南島上設了兩個郡,分別是儋耳郡和珠崖郡。公元前46年,漢元帝在位期間,為了進一步簡化海南島的行政管轄權,他將海南島上的儋耳郡和珠崖郡合併為合浦郡,原來的“珠崖郡”改為朱盧縣,歸屬於合浦郡管轄。 印章上的“朱盧”二字則代表“朱盧縣”。
“執刲(kuī)”是比較生僻的一個詞,是一個爵位的名稱。“執刲(kuī)”這個爵位最早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後來被西漢沿襲。印章上的“朱盧”和“執刲(kuī)”兩個詞組合起來解讀就是:這枚印章是西漢官方頒佈給朱盧縣最高長官的一枚官印。
我國曆史上曾出土過許多官印,其中不乏有金印。但是,它們與這枚“朱廬執刲(kuī)”蛇鈕銀印比起來,還是要略遜一籌。這枚蛇鈕銀印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它以實物的方式證明了在2000多年以前西漢時期,海南島這塊寶地就已經有了官方建制,且西漢政府對海南島擁有實際控制權。
迄今為止,這枚蛇鈕銀印是我國發現的唯一一枚同類型官印,屬於“孤品”。它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資訊,是一件屬於海南省的珍寶,專家們稱之為“海南第一古印”。後來,它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目前被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是該館的“鎮館之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