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丨刨冰銠頭
編輯丨Gaga
稽核老師丨曲曉豔
朋友前幾天發了一條訊息,只有短短一句,“心累,我躺平了”。
我當他在開玩笑,大一滿績的他怎麼可能突然躺平,直到他亮出了兩門掛科的成績單。
一個異常努力的人,真的會突然躺平嗎?
心理學家告訴你,會,而且這有足夠的依據。
01 過度理由效應
一位老人在鄉村生活,但他的房子旁總是有一群孩子在打鬧追逐,吵得老人不能好好休息。
於是老人想出一個方法——
他把孩子們都叫了過來,告訴他們玩的時候要大聲叫,叫得越響給的報酬越多。
最開始孩子們為了得到報酬而拼命地叫,但是逐漸地,老人開始降低報酬,到最後一分錢也不給孩子們,孩子們經過討論後,一致認為“不給錢就沒有必要再叫了”。
從那開始,老人的房子周圍再也不見孩子們的打鬧嬉戲聲,老人透過這樣智慧的方法為自己贏得了清靜的環境。
老人在這裡運用的,正是心理學上的“過度理由效應”。
該效應是心理學家費斯汀格的認知失調理論的一部分——
個體內在動因本來足以解釋某一行為,但在利用外在獎勵機制鼓勵個體進行這一行為後,人們會逐漸忽略行為的內在動因,最後透過撤銷獎勵,人們就會不再進行這一行為。
在內卷的浪潮中,有人是為了卓越而主動迎接洶湧的海水,但我想更多的人則是被迫捲進這殘酷的競爭。
出國、保研、評獎評優,我們努力的目標是如此的一致,別人都在努力,自己不拼,怎麼競爭過他人?
但僧多粥少,最後成功的人永遠只有一小撮,許多人只能成為激烈競爭的陪跑者。
在這樣的學習中,他們感受不到快樂,感受不到興趣,只有內卷的焦慮和失敗後的空虛,最後轉身選擇放棄。
兒時的我們想當科學家,長大以後只想著一車一房;兒時的我們因為有趣而學習,長大以後因為給分而選課。
保研資格、獎學金等等,我們為了這些外部獎勵而爭得頭破血流、心力憔悴,但我們根本無法拒絕這些外部獎勵,因為我們早已忘記了學習的初心,失去了學習的內在動機。
如果得到了外在的獎勵,還有繼續努力的動力,一旦得不到外在獎勵,就會從“內卷”走向“躺平”。
02 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這個概念最初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於1967年提出的。
他進行了一項經典的動物實驗。
實驗第一階段,他把一條狗放進一個籠子裡,鎖住籠門使狗無法輕易從籠子裡逃出來。而籠子裡裝有電擊裝置,透過這一裝置給狗施加電擊,電擊的強度剛好能夠引起狗的痛苦,但不會使狗斃命或受傷。
塞裡格曼發現,這隻狗在一開始被電擊時,拼命地掙扎,想逃出這個籠子,但經過再三的努力,它發現無法逃脫後,掙扎的強度就逐漸降低了。
實驗第二階段,塞利格曼把這隻受過電擊的狗放進另一個籠子,這個籠子由兩部分構成,中間用隔板隔開,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輕易跳過去的。隔板的一邊有電擊,另一邊沒有電擊。
他發現,這隻曾受過電擊的狗除了在頭半分鐘驚恐一陣之外,此後便一直臥倒在地,絕望地忍受著電擊的痛苦,根本不去嘗試有無逃脫的可能。
如果說過度理由效應是我們對努力進行了錯誤的歸因,那麼習得性無助往往是我們對失敗進行了錯誤的歸因。
賽裡格曼對無助感產生的原因進行了說明。
根據他的理論,無助感產生的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01 體驗各種失敗與挫折
02 產生自己無法控制行為結果與外部事件的認知
03 產生對將來結果也不可控的期待
04 表現出動機、認知和情緒上的損害
當一個人經歷過多次失敗後,就會認為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結果,從而產生一種對結果不可控的感覺。
基於這種失控感,ta往往會把結果的失敗歸因到自身無法改變的特質,加深努力與結果沒有關聯的錯覺,繼而產生無助感,變得不再努力。
一個人從“內卷”到“躺平”,很可能是經歷了多次的失敗和挫折後,出現了認知上的偏差,認為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這種無助感會讓我們否定之前的努力,並且放棄繼續努力。
03 認清自己
在如今“內卷”的高壓力社會里,認清自己,可以讓我們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尋找行為的內部動因,理清行為的外部動因,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清自己。
不要止步於任何外部動因,而要深入發掘行為背後的內部動因。如果我們希望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過於充分的外部動因。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過去幹過的許多三分鐘熱度的事情,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你沒有毅力堅持下去,而可能只是你給了它太多的外部動因。
學習本是一件有意思且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第一次接觸未知的知識和領域,那種興奮感是刻到骨子裡的。
但如今提到學習,我們想的不是學習本身,而是我要為了什麼而學習,為了獎學金、為了保研,這樣的學習是痛苦的,我們不再從學習本身中獲得快樂,快樂只會在得到外部獎勵後發生。
有外部動因的情況下,我們會非常努力,但一旦得不到外部獎勵,我們就可能會直接罷工,所以不要給行為太多的外部動因,這是有風險的。
如果“卷”不過,別直接“躺平”,試著尋找學習的內部動因,關注學習的本身。
值得一提的是,外部獎勵對我們的吸引力往往要大於內部動因,尤其在學習這件事上,外部獎勵有著不容忽視的激勵作用。
但它是一把雙刃劍,很多時候外部動因是外界或自己強加給自身的,我們會在從眾的影響下對其習以為常,給自己拷上太多的枷鎖。
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認清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外部獎勵的激勵作用。
想起電影《英雄本色》裡的一句臺詞——
“你有很多事放不下嗎?做人要瀟灑一點!”
別為了太多外部的理由而糾結,認清自己想要的,學習才不會太累。
「P&P臨床心理實驗室」是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學系為踐行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搭建的一個服務型心理學平臺。
從「心」出發,做一個有溫度有力量的人,歡迎關注@豔說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