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網友私信我說文章斷斷續續,小編其實也只是想當隨筆記錄,謝謝大家的肯定。
之前說到變故之一,是我們部門整體出走,我們頭決定帶我們離職創業了。變故之二,就是妻子畢業之際,跟我提出了分手。這件事真正地,強行地,完全地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妻子提分手,是我萬萬沒想到的劇變,也是我成年以來遭遇到的最可怕的一次人生打擊,整個人幾乎垮掉了。也許有人會說,現在這社會,分分合合不是很普通的事嗎,誰還會那麼在意?也許是的。事情本來很普通,但我當時對自己的人生系統做的是一種現在看來極其危險的設定,我毫無戒備地、毫無備份地設定自己的餘生全部和她一個人繫結,從未考慮過其他可能。我設想的所有的未來都是和她一起的,當時認定她是我們世世相守、此生再遇、永不會分開的那個人,有點幼稚吧,但當時我不知不覺默認了這樣的設定。
這種底層的錯誤設定,導致一旦有變,容易發生整個系統崩潰,而不僅僅是程式出錯。我當時就是這種情況,巨大的痛苦和混亂之後,我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當時的感覺就是系統崩潰了,人生垮塌了。身體還如往常一樣在社會上游走,但感覺心裡是空的,一切都找不到意義,不知道為什麼活著,有時候站在樓頂,望著地面就感受到一種巨大的誘惑,隱隱覺得只要離開這世界,就能解脫了。如果有得過抑鬱症的朋友,也許能理解我所說的這時候抑鬱症其實已經相當嚴重了,我已經完全無法再正常工作,也完全無法再在原來的環境裡生活,也就是在這時,我離職北上,來到了北京。
抑鬱症是熬了很多年才逐漸恢復的,事後我有一個切身的感悟,在這裡囉嗦幾句,希望對看到的朋友有一點小小的價值。就是我們對自己的人生,一定要設計成多點支撐,最好是三個以上的支撐才比較安全,比如事業、感情、親友、愛好等等,而且,這幾種支撐的配比一定要均衡,切不可過於偏重其中之一,無論這種東西是多麼的動你心魄。無論無何,都不可以把自己的重心全部寄託在一種東西、或某一個人身上,無論這個東西是親情、友情、愛情還是外物,無論這個人是父母、戀人還是子女,把重心全部繫於一身是極其危險的。人生總在變化,失去什麼、失去誰都是有可能的。我們可以很愛TA們,失去TA們我們的設定可以是很痛苦,但絕不能系統崩潰,設定必須是儘快度過痛苦然後繼續生活。說白了就是無論遭遇什麼,都要死皮賴臉地活下去。這樣的設定才是安全的,才是健康的。
抑鬱症的狀態中,心裡那種空洞和茫然是很難熬的,我當時有一個想法,就是隨便買輛車,從4S店就出發,不設目的,開上它隨便去哪裡,一個人浪跡天涯。如果真的這樣做了,以後的人生又不一樣了,搞笑的是因為當時還沒有駕照,沒有辦法真的去這樣做。在抑鬱中煎熬的那幾年中,很慶幸我沒有隻是等死,而是掙扎著做了兩件正確的事。一是找了一份新工作,試著去接觸一種新的環境,開啟一段新的生活。二是在實在不知道該乾點什麼的情況下買了一套房。
新工作和買房,是接下來這幾年生活的主線。先說一下工作。之前只有大學畢業這一次找工作的經歷,說是找工作,其實我也沒有去找,當時都是用人單位到學校去接洽的,系裡通知我去面試,我就去面了一下,然後糊里糊塗的定了下來,所以我基本上是沒有找工作的經驗的。好在那一年,已經有了英才網。
有位猜我學校是985,確實是的,我的學校和專業都還是可以的,當時行業也確實景氣,所以簡歷放上去之後,面試機會還是不少的。這裡插一句話,我反思過去時發現,凡是比較重大的失誤,都是吃了沒知識和不積極這兩種虧,有時候這兩者就是一回事。
比如找工作這事,我當時就是把簡歷發到網上而已,其他的幾乎沒做任何準備,這其實對自己的未來是很不負責任的。換做其他更積極上進的、更肯花心思的人,比如我有的同學,從上學時就研究透了求職經,把行業內那些可選擇的單位,哪些好哪些壞,哪幾個最優質,哪些處於什麼層次,早早研究透了,求職時就可以有的放矢,直接向著最優質的機會努力。
而我很多年一直懵懵懂懂,隨遇而安,直到很多年以後回顧往事,才察覺這些得失。找工作這麼大的事,假如先做好準備,再去有的放矢,得到好結果的機率會大很多的。由於沒做任何準備,只是撞大運,所以面試的單位當然良莠不齊,好在運氣還是不錯,最終撞倒了一個不錯的公司。
那是一個外企,美資的設計公司,我去面試時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那裡,看起來各種高大上,陳列的作品也相當有水準。面試完我就在心裡偷偷地想,如果這裡肯要我就好了,別的面試就都可以推了,隱隱覺得自己配不上這麼高階的公司。之後若干天沒有訊息,我就主動給他們打電話去問,面試結果怎麼樣,是不是考慮錄用我,其實當時的心態是死馬當活馬醫,行就行不行拉倒,不行就準備別的面試了。
我一直是個非常消極被動的人,按往常習慣我是不會主動去問的,但實在是喜歡這個公司,就強迫自己主動了一回,但就這麼一次主動,就給自己帶來了超好的回報——我被錄用了。當時人力老師問,你求職時報的薪水是多少來著?我告訴她是1w,心裡忐忑不安地想,該砍價了,如果給到我8k我也是能接受的,再低的話,我要不要考慮,該怎麼談。人力老師瞄了一眼手裡的職級表,淡淡地說,噢,那行吧,給你定得比這個高,你就儘快辦入職吧。
寫到了一些運氣的東西,有同學說凡爾賽了,這我需要反思一下,本意只是寫一些真實的經歷而已,玩味一些個人的境遇和人生的變化,再多的就是,如果有同學確實能品到一點點得失就太好了。。如果通篇只是凡爾賽,那就是我寫偏了,後面注意。
而且,寫到的所謂的運氣,相信明眼人能看出來,無非是這個巨型的社會、這個滾滾向前的大時代折射到個人身上的一點點微光而已。
入職新工作,這時的薪水大概是12k,好像還有個年底雙薪,其他的就沒什麼了,基本上沒什麼績效獎金。這時的月薪比以前多了不少,但總收入其實比以前還低。這是2005年,薪資只能說還可以,說不上高也說不上低,反正夠開銷,也還有些剩餘可以積蓄。
之後的幾年,工作基本就是這麼一個狀況,沒有什麼大的起伏,然後可以說說買房了。這是在到北京之後不久,僅僅不到半年吧,才入職新工作,就迅雷不及掩耳盜鈴的買了。
這個下手真的算是挺快的,對比就是,我那些畢業後一直在北京工作的已經好多年的同學,還沒有一個買房的,幾乎所有人都在觀望,感嘆房價太高,想等降一點再買,那個時候,有很多人是相信房價會降,甚至會崩的,那時的主流房價是5-6k左右。
我出手快當然不是因為眼光好,有遠見,而僅僅是草率而已。前面說我在不知道該做點什麼的情況下去買了房,這可不是凡爾賽,這僅僅是當時抑鬱症難熬,生活中有什麼能做的事就咬咬牙去做,有點像抓救命稻草一樣。然後果然收房、裝修、買傢俱家電、搬家入住,很是忙了一段時間。有一些有意義的事做,把抑鬱的時間和空虛的心情填滿,是我無意中做對了的事情,這對恢復真的是很有幫助。
買的時候房價是6k,後來漲了很多大家都知道,一定又有同學說到運氣,但這其實並不是我個人的運氣,這是那個年代的運勢,大家都知道,後來的十幾年間,全國都在拼命蓋房,全國房價都在漲,漲勢驚人,一個如此大的行業、這種規模的發展和膨脹,在人類歷史上都從來沒有發生過,以後應該也很難再現了,這件事如此宏大,不是咱們從小角度可以簡單說清的,反正我是不敢簡單用運氣兩個字來描述的。但是對於我個人,買房這件事可以覆盤的東西不少,有運氣也有坑,其實我更想多聊的是坑,坑才是乾貨。
買房這是我對自己的簡單總結,就是有一些小精明,但完全沒有大智慧,沒有格局。小聰明體現在:
1,買房前算了一下賬,如果不買房,當時所住的房子(兩居室)租金是1800元(現在看很便宜是吧),如果買房,交了首付後月供也多不了多少,與其交租金,還不如還月供。這是在還沒有接觸過任何炒房經歷的時候自己想到的,還算有點小聰明;
2,按照當時手裡的錢,不但交完了首付,還預留出來足夠的裝修費用,還預留出來一些錢用來還一段時間的月供。這個計劃籌措得當,也是因為我一向比較謹慎,可能的情況下永遠留有餘地,永遠不把自己的生活置於險地;(比如有的人會選擇砸上所有錢再借外債,力爭全款,避免貸款還息,會讓自己在某一段時間非常狼狽)
3,選房時考慮了單位的距離,考慮了交通的方便(那個時候不多見的雙地鐵位置),選了非常適合自己需要的戶型(考慮了非常遠期的親人家人的使用),等等。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考慮了種種這些問題,應該還算有一點小聰明吧,但這比起大的失誤來,就真的微不足道了,後面詳細說說我做錯了什麼,有什麼大的失誤,踩了什麼坑。
前面說買房這事,雖然盡力想了一些事情,但在大的方面,其實錯漏百出。之前說過所吃的虧往往是因為沒知識,而沒知識往往是因為沒去主動學,主動做知識儲備,也就是無知者無畏。其實買房這麼大的事,真用心的話,是需要做很多學習和準備的。
事後看,其實我犯了相當大的錯誤:
錯誤1:選位置。其實就是他們經常說的location,location,location。正確的做法,是應該在全北京考察未來哪裡的房子最有價值,最有升值潛力,帶著投資的眼光去尋找標的。但我沒有,我當時的理解只是需要一個住的地方。
這個錯誤能有多大呢?這麼說吧,如果我當時研究了這個問題,選到了好的學區房,日後是有可能升值到20-30w每平的,而當時這些房子的價格彼此都差不太多。如果不算運氣最好的狀況,只是選到了一般好的位置,升值到10w+是毫無問題的。但是這麼重要的功課我根本就沒做,當時的我對北京的方位毫無概念,根本就沒去研究一下哪些地段好。
一個直觀的對比是,和我幾乎同時買房的一個同學,他的房選到了西二環邊上,而我的房,選到了北五環。當時他買的價格是8k,只比我多2k。。有北京的同學嗎?你們一定知道若干年後,這是什麼樣的後果吧?所以沒知識、不學習,就一定會吃到血淋淋的教訓的。
錯誤2:還是先選位置。除了升值的因素,買房子一定要考慮以後很多年裡你最可能生活、工作的位置,而不是當前最方便的位置。我們行業的好公司,基本集中在北京西部,具體就是二三環之間,而我當時的公司在北邊,這是一個相當偶然和孤立的事件,假如我離開這家公司,我的房子就處在一個相當尷尬的位置,就是距離所有可能的好單位都遠,非常遠。
日後很多年,甚至直到現在,我都還在品嚐這個錯誤的惡果。同樣還是舉例我那個同學,他選的位置,導致他直到現在都還可以騎單車去上班,平時根本不用開車,而且即使換工作,大機率也還是可以這樣,因為同類型的公司大都不遠。英明吧?而我是遲鈍到好多年後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
錯誤3:看重價格,不會分辨品質。當時附近同時在售、可以備選的還有好幾處樓盤,有的只貴1-2k,但是品質好很多,位置好到爆,毫不誇張,樓下就是國家級公園,絕品視野,而且品牌開發商,只貴1-2k而已。我當時如果選擇這幾個高品質樓盤,同樣的價格會少十幾平米,為了多點面積,我選擇放棄了高品質樓盤。當然,事後多年的生活品質是差很多的,升值的價值也是差很多的,而且那麼好的位置,以後幾乎沒有機會買了
以上這樣對比,是不是可以明顯看出來我說的小聰明和大格局的區別了吧。總的來說,除了貧困出身造成的沒有眼界、沒有財富觀,主要是怪我自己太懶,沒有去多研究多學習。日後還陸續吃了很多類似的虧,踩了不少這樣那樣的坑,後面再詳細說。
工作和房子都安頓好了,可以過一段安寧的生活了。這期間,我一邊熬著抑鬱一邊考了一個證,這個證對我們這個行業來說還挺重要的,日後也的確給我帶來了很多支撐和幫助,現實點說其中之一就是當時就可以增加一些兼職收入。
其實前半生,我是一直有危機感的,我一直覺得在被生活追殺,一直在闖一個個關口,我也一直覺得前面有些關口,度過去之後,一定可以到達人生的安全區。
其實我這個直覺是對的,當時的我不知道後來有一個詞叫財務自由,說的就是當你不工作也有足夠的收入,還可以過不錯的生活,可以不被勞役束縛。但我當時想的不是自由,而是安全,就是說,如果你一天不工作就一天沒飯吃,其實這樣的生活是很危險的,這種狀態就是叫做朝不保夕。只有當不工作也有飯吃,才算到了安全區。考完這個證,我向人生的安全區邁進了一步
但是沒過多久,又出事了。我所在的這個公司,發生了和我之前單位一摸一樣的變故,就是高管帶團隊大規模出走,公司譁變。前面說過這是一個美資的公司,其實當年國內的業務,就是一個海歸高管,拿著美國公司總部的一個授權,單槍匹馬回到國內創立的,從招兵買馬到開拓業務,幾乎都是這位海歸親自打拼的,一來國內發展迅猛,二來這位海歸確實強大,國內業務迅速做大了,這位也就不甘心受總部轄制,想要自己創業了。公司的裂變很是慘烈,美國老闆親自飛過來平叛,但海歸老總還是帶走了幾乎大部分精銳,公司大傷元氣,幾乎一蹶不振。
我當時可以選擇留在公司,也可以選擇跟老領導一起出走,但我選擇的是兩條路都不走,回家做一個自由職業者。這在當時有幾個原因:一是我前面說的證考下來之後,我進入了一個相對的小安全區,就算不工作,也有一點兼職收入,吃飯還是夠的,就是基本沒有餓肚子的問題了;二是除了抑鬱依然嚴重之外,自己還有相當重的疲勞症,就是極容易累,一天即使什麼都不幹,還是感覺非常疲勞。
這也是一個幾乎困擾我一生的問題,至今無解,因為我打球、游泳、長跑,什麼劇烈運動都沒問題,體力也還好,但是隻要待著就累。這種狀態上班,每天在辦公室裡都極為煎熬;三是我也確實沒有胸懷什麼大志,沒有一定要成就什麼事業、爬到什麼位置的想法。就這樣決定宅在家裡了。
但是經歷這一次職場之變,我還是發現了幾個問題,幾個也許是很要命的問題。一是我發現自己的職場經歷,幾乎每隔3年一定會發生劇變。比如之前在原來的省會單位,我先是在上海分公司3年,然後回總部一線生產所2年,又調到創研中心3年,然後是來到北京,又是3年就發生如此變故。以前沒有細想,但是這一次我終於發覺了蹊蹺,為什麼會這麼有規律呢?
隱隱感覺這裡面一定有什麼問題。我開始反思這是不是我自己的問題,是我太善變嗎?老是不安於現狀,老是跳來跳去?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就是一個以前我一直沒發覺的自己的重大缺陷,我的理智並不希望自己這樣的。
還好我發現並非如此,雖然每次我自己都在做選擇,但似乎我每次都不是主變數,而是從變數,就是說,變得不是我,而是組織。真實的規律是,每隔幾年,組織都會發生大的變動。
後來我發現,這是一個幾乎在每個地方都普遍存在的規律。那又是為什麼呢?根本原因,就是權力和利益的調整,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在普遍地發生著。總有人在成長,總有人要升職,總有人要退休,總有人要創業,總有人要調換。
社會從來會不是一個穩定態,所有的人都在謀發展,都在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們所在的組織就總是在調整變化,有的,是公司內部的人事和部門調整,有的是公司的裂變,有些人和組織興起,有些人和組織衰敗,一切一切,背後都是人。
第二個要命的問題,就是我發現自己在每一次事變裡都不是核心成員。
大家可以想象,一個想要從原來的單位出走自立的團隊,其核心成員一定事先密謀了很久,等一切準備就緒了才會行動。舉例來說,在上一個單位,我的同桌,就是和我坐相鄰工位的同事,我們關係一直很好,我也以為我們和領導的親密關係也是完全一樣的,但事實是,離職創業這件事他從頭到尾都在參與,領導最早就跟他通了氣,而我是到了最後,事情幾乎就已經發生了才知道內情的。
我的業務能力是明顯在這個小夥伴之上的,這隻能說明,在領導眼中,他是更嫡系、更可靠的,是一定會跟他走的,而對我,其實沒那麼放心。但平時我們可是永遠都是一起喝酒一起稱兄道弟的。
因為確實都是好兄弟,我這時候也問他們這個問題了,領導說其實也很簡單,沒什麼複雜的,就是喝酒時我這個小夥伴說過,領導要是創業什麼的他隨時都會跟著走。而我,雖然心裡是這麼想的,但沒說出口過。這裡敲黑板了哈,有年輕同學們看到,可以吸取點教訓,有些話要說出來,有些感情要表達,有些真心,你不說出來別人是真的get不到的。
這一次公司事變,我依然是事前一直矇在鼓裡,幾乎到最後一刻才知情的,而這個時候,人家新創的公司已經租好辦公室裝好工位電腦開始運行了。我再一次深深的感受到我不是嫡系,不是核心成員,這也是我最後沒有選擇到新創公司的原因之一。
但是問題不在人家,問題在我自己。不善言辭、不喜交際這些,是我自己早就瞭解自己的,但是我發現,真實的的情況比這個還糟糕的多。事實是,我幾乎沒有跟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反而自帶一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屬性,就是,幾乎跟所有人都不親近,關係都很生硬。
細思極恐,因為我發現跟自己的家人、親戚、朋友、同事都是如此,每個人跟我相處,幾乎都會感覺被我冰到,這真的不是別人的問題,我自己都能感受到自己渾身散發著排斥別人的負能量。但其實我又很冤枉,因為我深愛家人不說了,在職場中也是對前輩真心尊敬,對晚輩真心愛護,從不故意為難別人,總是與人為善的,但就是給人一種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覺,難以親近,甚至難以接近。
人生至此,我也不想再埋怨自己的性格是缺陷,我只能苦笑說這是我的自帶屬性,沒有辦法,而這種屬性,也就在我的人生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發揮著作用。
客觀說,我是不會成為任何人的嫡系,不會成為任何組織的核心成員的,這是我的問題也好,屬性也好,我發覺,這是幾乎很難改變的。而下面的第三個問題,更加要命
前面有朋友說我患得患失,貪心不足,其實這倒不是,我這個年紀的確不至於再有什麼大的患得患失了。所論得失,無非是品咂其中的滋味,就如題目所說,人到中年的一點反思,當你把自己以前也不瞭解的自己深層的品性,跟你過往的人生遭遇做一一對照時,這其中的滋味,可堪玩味。而有緣人看到之後反觀自己,也許會有那麼一點點意思。
上面說的歷次選擇,造就了我目前的人生境遇,這其中深層的原因,當然就是自己的性格。總的來說就是小處理智,大局糊塗,在做具體的事時也勤奮,也能吃苦耐勞,也有擔當,但在大的選擇時則怯懦,缺乏挑戰困難的勇氣,不敢選擇最難的路。說這些,當然也不是求全責備自己,或者追悔什麼,說實話這個年紀,也跟自己、跟命運和解了,不想再因為外物為難自己。
聊天而已。
之後就開始了自由職業的生活。這是好聽一點的說法,其實就是宅家裡而已。日子過得是真的舒服,早晨自然醒,上午看球,那時候可以從NBA的常規賽一直看到總決賽的,只要有直播的球都可以看,很奢侈。
午睡完起來喝茶,下午上上網翻翻資料。有專案的時候做做專案,沒專案的時候,就在googleearth上面,看地圖上有什麼特異的地方,不管是景點、商場、公園什麼的,感興趣了就跑過去看。一輩子也沒有這麼悠閒過,真的是奢侈。
可惜那時候心力不足,沒有利用這段空閒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比如學一兩個大點的技能,時間揮霍了不少。
寫了一部小說,當時還有一些點選率,本來還想再寫第二部,後來稍一忙就又擱下了,就是什麼都沒有深入做。好在我通常不會墮落到無可救藥的程度,躺最平的時候也總還是會找點事做,趁這段時間,把駕照拿了,也總算不是一無所獲。而且,這期間,我的抑鬱症差不多消失了,前前後後3年多,我終於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以後偶爾再有些小陰影,已經構不成多大的困擾了。
這時期還出現了神奇的一幕,那就是08年4萬億之後,房價在原來一直緩慢增長的基礎上,又幾乎翻了一倍。這個時候,就意識到它是一個資產了。
宅在家裡。3年定律依然發揮著作用,3年後,又來了新的機緣,再次進入職場。總結宅在家裡的3年,也是頗多遺憾,陸陸續續做了一些專案,圈內好多故舊介紹、牽線了各種各樣的專案機會,假如我足夠進取,進可以正式的做起來自己的公司,退可以和朋友團隊搭建很好的合作關係,可惜,懶、不積極、怵於交際,這些痼疾永遠制約著我,最終並無大成。
這幾年下來,除了日常開銷之外,只買了一輛車,其他的好像就沒有攢下什麼錢了。但是,這時候雖然沒有錢,但理論上的資產,卻已經比最初漲了四五倍,當然這指的就是所住的房產,雖然是自住的,不能真的變現,但是數字一直在上漲。給人的感受就是資產帶來的收入超過勞動帶來的收入。
房子日漸成為全民話題,全民焦慮,我也是越來越為此焦慮。居家期間,家裡難免要有親屬過來,主要是老人,親人團聚固然高興,但我辦公就非常不方便了,雖然我工作時別人都儘量小心的不來打擾,但還是非常彆扭,假如我一直居家工作的話,這個困擾是非常大的,就是很難進入深度工作的狀態,你又不能拒絕家人來團聚。這時候就覺得,還是應該再有一處房子,但當時的條件,是買也買不起、租也租不起的,於是對房價上漲感到焦慮。
就是在這種狀態下又出來工作了。這也是原來的一個老朋友老領導組建的新公司,邀請我參與,說實話真要感謝生活無窮無盡的給我各種機緣,以我當時的心態,去陌生的公司投簡歷求職,滿血狀態去從頭開始奮鬥,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了,但是老領導的公司,彷彿回到了原來的圈子,還是很愉悅很融洽的。資歷經驗畢竟積累了這麼多年,這時候,我進入職場的位置已經算是公司高層了,當然只是技術方面的。這也是我性格使然的、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的,就是一直選擇走技術條線,不涉足管理條線的崗位。這時談的薪水是25k,也就是說,年薪大概去到了30左右。
這個階段進入到了一個穩定忙碌的工作狀態,而收入,比我原來預想的還要更多一些,因為除了薪水之外,我的證書附帶的收入也隨著市場提高了,另外一塊就是前幾年積攢的專案人脈並沒有中斷,甚至還有一些新的拓展。在工作之外做的專案雖然不穩定,但是積累下來,每年總還是有些額外的收入。只是忙的時候確實極為辛苦。這樣整體算下來,這幾年的收入還挺可觀的
大概兩年時間,手裡又積攢了一筆錢,當它勉強達到一個雞肋程度的時候,我的心裡又活動了,開始考慮買房的事。之所以說雞肋,是說這個錢買房做首付並不寬裕,甚至相當勉強,但是放著又不甘心,也擔心房價不斷上漲。回想那個時間節點,這筆錢的處置依然是很有問題的。比如說,那是2013年前後,炒股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即將開啟一段史無前例的大牛市,而我對此則毫無知覺,只聽信股市賭場說,從不主動去了解它的價值。再比如說,我的現金幾乎全部存在活期,沒有重大處置的時候從來不動,有過理財經驗的小夥伴一定明白這是多麼白痴吧。最簡單的買個理財,投個貨幣基金總是可以的吧,但我當時完全不懂,也依然不知道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但我為什麼買房呢?一則這個時候樓巿熱度高,就算我是個白痴也知道買房這件事是可能會很賺錢的。另外就是買房這種投資非常符合我的農民本性,就是總相信就算它跌了,我總還是落一個可以住的地方,不會血本無歸。其實那個時候炒房團的故事已經廣為流傳了,就連我的朋友圈子裡,也有人實踐過,並給我推薦過短線炒房,空手套白狼的手法,因為那時候國家、市場、銀行對買房這件事的寬鬆,現在看來是簡直難以置信的,有的甚至可以零首付,可以網籤時更名。我有的朋友靠短線掙了不少錢。只是這種太不符合我的性格,所以從沒往那個方向動過腦子。
不管怎樣,在這個時候我的選擇還是買房。開始是漫無目的的海選,由於首付並不寬裕,大多數樓盤都被遮蔽掉了,最後浮現出來的三個選項,一是三環內的老破小學區房,二是三環附近的次新公寓,三是家附近新開的樓盤的公寓。看到這裡,懂得人一定馬上知道該怎麼選了吧。當時的房產經紀人是我的老鄉和朋友,他向我力薦老破小學區房。但是我的“選擇定律”再次發揮了驚人的作用,讓我堅定地做出了最佳之選,那就是新開盤的公寓。你現在開啟任何一個財經自媒體的賬號,ta都會告訴你公寓千萬不能碰,這應該是後來大家都知道的簡單常識,但我當時一無所知。老破小的殘破和新公寓高階洋氣,我完全被這種直觀感受主導了,後果大家也都知道,這當然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一如從前,我的小聰明還是有的,當時的盤算是:一,公寓是辦公性質,買這個房,我進可攻、退可守,就是假如我以後還做自由職業,房子可以自用,如果不自用,可以出租,可以兼顧這兩種可能性,而且這個房子位置離家很近,將來很方便;二,樓盤規劃了一個比較大的商場,未來會比較繁華,也就是意味著升值的可能性大。
我記得開盤的當天,人們就好像是在哄搶不要錢的東西一樣,售樓處擠不進去,大家按抽號順序進去選房,能抽到號就像中獎一樣,可見當時樓市的火爆。進去選房的現場也是擁擠混亂不堪,輪到我的時候,好戶型、好樓層早就被搶光了。當時被認為最好的戶型,是指最小的那個戶型,總價低、將來好出售、好出租。最好的樓層當然是一層,未來出租開店是必勝的。事後證明,當時哄搶的這兩種確實正確。輪到我的時候這些都沒了,剩下的選項就是2層、頂層等位置,當時搶的厲害,我必須在幾分鐘內決定要房還是放棄,要的話選擇哪個樓層。我選了2層,理由是未來商場如果火了,2層會有商業機會,那麼租金就好。幾乎再也沒有時間思考猶豫,半小時之內簽完合同交完款,我只能說萬幸那不是騙子開發商、不是違規違法樓盤,如果是,也沒有任何時間分辨。
至此,第二套房子算是搞定,日後也順利的收了房,不過還是發生了一些始料未及的狀況,這些狀況,是和國家、社會的形勢緊密相關的。
當時設想配套的商場開了之後小區會很方便,吃飯購物什麼的,要是理想的話可能就搬到新房子去住了。可是一個始料未及的情況出現了,那就是很快網際網路電商風起雲湧,實體店舉步維艱,商業最終沒有開起來,樓盤也就始終處在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態。後來它周邊同期的住宅,價格翻到大約3倍,而它因為是公寓,始終沒有明顯的漲幅。這裡仍然不是在表達惋惜,提醒大家看到的是不同的選擇,導致不同的結果。
好在這個房子的租金一直還算穩定,差不多能覆蓋月供,也就是說,這個房子基本上能自己養活自己了。這樣的話我就不用太擔心它的還款壓力,也就得以喘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安心攢錢,好像沒有多久,就把第一套房子的貸款提前還清了。這裡其實還是有疑問的,就是房子貸款要不要提前還清的問題,很多大v是不贊成提前還款的,因為這是普通百姓能夠拿到的唯一的一種低息貸款,實質上是國家給人們的一種寶貴的優待。這當然是有道理的,但前提是,這個地方有更好的投資去處。比如有人拿去投股市,拿去開店,激進的人可以再去做首付加槓桿買房,以前有這麼做的人是收穫很大的,但是現在覆盤來看的話,那個時間點已經很危險了,後面沒有多久就要變天了。
這篇隨筆是昨晚藉著情緒寫的,夜深了,朋友們明天我會繼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