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明日看點:中醫解酒方
比較養生的“酒”,我推薦以下兩種:第一,黃酒。說到我們的傳統“酒”,首先必定是黃酒,具體的釀製工藝就不說了。一般以糯米或者黍米作為原料,釀製後的酒有焦黃的顏色,性味醇厚溫和,酒精含量較低。黃酒經常用來做中藥炮製、“藥引子”,或者浸泡滋補的藥材。
黃酒比較適合喝“溫酒”,也就是將黃酒裝到容器裡,放到熱水裡面慢慢燙熱。大概38℃左右的溫度口感最佳,能舒筋活絡、養血美顏、幫助消化。酒量大的,想多喝幾杯的人,可以在酒裡放個話梅;酒量小的人,可以在酒里加點薑絲。
為什麼喝溫酒呢?因為如果我們所喝酒的溫度低於人體體溫,胃裡就會感覺到涼,這樣胃就需要給酒進行加溫,從而額外消耗了陽氣。
第二,米酒。也叫甜酒,米酒是江南一帶最為流行的一種“酒”,說它是酒吧,基本相當於飲料,說它是飲料吧,卻又有濃郁的酒味,主要以糯米和專門的甜酒麴發酵而成。和其他酒不同的地方在於“喝”的方法。其他酒都是單純的液體,而米酒則是無需蒸餾,直接吃發酵後的“醪糟”,因此,叫“吃甜酒”而不叫“喝甜酒”,一般也是加熱後吃,有時還放點雞蛋、紅糖煮熱後吃。米酒有養血活血、健脾養胃、寧心養神、溫經養顏的作用。女性生理期吃點甜酒,對改善生理期紊亂是有益的,這也是坐月子時必吃的一種食物。此外,“體虛”的人也可以適當吃點。
有些朋友喜歡泡藥酒,問我選擇什麼樣的酒,白酒,純糧食釀造的,最好50度以上的。
注意,飲酒要適量,開車不飲酒!
喝中藥能喝酒嗎
這個問題要兩面看。首先,聽你醫生的建議,他最瞭解你的狀況。一般人可以適量飲酒。小酌怡情也養生,我還是首推黃酒和米酒。
拿喝中藥當幌子擋酒的經不起推敲。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中藥離不開酒,酒有通血脈、禦寒氣、行藥勢的作用,臨床上常用酒治療風寒痺痛、筋脈攣急、胸痺、心腹冷痛、女性宮寒月經不調等症。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涉及用酒的有24方,方中用藥或以酒洗,或以酒浸、酒煎、酒下等,無所不用,比如治療冠心病的瓜蔞薤白白酒湯、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的膠艾湯、治療風寒感冒頭痛的川芎茶調散、緩解心悸心慌的炙甘草湯等,都用到了酒,為什麼現在有的古方不頂用,因為缺了一味藥,就是酒。
當然,我不鼓勵酗酒,也不贊成酒精過敏和本身有疾病不適合喝酒的朋友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