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是一個常見臨床症狀,可見於多種病證過程之中,同時口渴也是中醫問診中一項重要內容,同是口渴,因其渴的特點不同而主證不同。故臨證辨治,處方用藥,不能不加細察。
(一)口不渴,不欲飲水
可以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1.陰證:非陽證。
2.寒證:多因感受寒邪,陽氣耗傷,症見惡寒喜暖,肢冷蜷臥,脈遲緊。治宜理中湯。
3.溼證:表溼證,必兼舌苔薄白而滑,脈浮濡緩,治宜桂枝加附子湯;裡溼證(內有溼飲痰濁),必兼舌苔白厚而滑,脈沉緩弦細,治宜二陳湯。
4.傷寒太陽病:未入陽明。
5.溫病邪在營分不在氣分,舌雖幹絳但口不甚渴:邪熱由氣入營,熱騰營氣上升,口反不渴,即使口渴,飲亦不多,且見入夜煩熱,或躁動不安,斑疹隱隱,舌紅絳等。治宜清營涼血,方選清營湯等。
(二)口渴飲水
可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1.陽證:非陰證。
2.熱證:熱盛因熱邪煎熬,津液不能上承,故口渴。治宜瀉火救陰,如三黃之類。兼便秘者,急下存陰,如承氣之類。
3.燥證:因燥傷津液而致肺胃之水津不足,其人必頻引水自救也。治宜潤肺生津或清胃滋陰,方如沙參麥冬湯、玉女煎等。
4.傷寒陽明病或溫病熱在氣分:熱甚口渴,兼見大熱、大汗、脈洪大。對這類裡熱口渴證,當清其熱則渴自止,如白虎湯類、雪梨漿等。
5.蓄水證:傷寒蓄水證而見口渴者,乃陽虛有寒,水停不化,津氣不能上升也,其症小便必不利,腹滿有水。治宜溫陽散寒化水,方用五苓散、真武湯之類。
6.暑證:暑熱深入少陰消渴者,飲水不止,乃暑熱亢盛,傷及腎津也。宜連梅湯主之。
7.傷寒厥陰病:宜烏梅丸主之。
8.陰虛火旺:口渴引飲而不解渴,夜間為甚,且伴五心煩熱,骨蒸潮熱等。治宜養陰生津,方選六味地黃湯合增液湯。
9.血虛證:血虛口渴者,為血虛熱盛,水津不足也。治宜補血清熱生津,方用聖愈湯加天門冬、天花粉,或當歸補血湯加天花粉、苧麻根、玉竹、麥冬。
此外,口渴欲飲還是桂枝湯的禁忌證。
(三)口渴不欲飲或不多飲
多見於溼溫。溼溫為感受溼熱病邪所致,有熱則渴,有溼則不多飲,或喜熱飲,且伴身熱不揚或午後身熱,胸脘痞悶,身重頭蒙,便溏不爽等。治宜清熱化溼並舉,宜黃芩滑石湯或茯苓皮湯。
(四)口乾但欲漱水不欲咽
常為邪在血分之指徵。如瘀血口渴,系氣為血阻,水津不能隨氣上布也,其人雖口渴,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其症必有瘀血之主症。治宜祛瘀,或祛瘀兼生津,兼清熱,兼除寒等,方用血府逐瘀湯或小柴胡湯加丹皮、杏仁。瘀血兼熱之口渴用桃仁承氣湯;月經不調兼有瘀血,且上熱下寒之口渴,用溫經湯;跌打損傷瘀血之口渴便閉,用玉燭散。
(五)飲水下嚥即吐
可見於:
1.水逆證:水飲停聚,水津不能四布,必兼小便不利。治宜五苓散以溫陽化飲。
2.伏暑在肺:本該用溫散,卻誤用溫補,致肺氣不能清肅下行。治宜瀉白散合清燥救肺湯。
(六)渴喜熱飲
可見於:
溼溫:有熱則渴,有溼則喜熱飲(溼為陰邪,非溫不化)。
此外,渴喜熱飲還是黃芩湯的禁忌證,一切喜熱性飲食的寒證瀉痢,絕對禁忌使用黃芩湯。
(七)渴喜冷飲
這是有內熱的表現。根據喜冷程度的輕重,飲水數量的多少,可以測知內熱的輕重,因而可以決定用藥的品種和劑量。在傷寒來說有三種類型:
1.太陽病發熱兼口渴者,為溫病。
2.太陽病咳嗽或氣喘兼口渴者,為小青龍湯加石膏或去半夏加蔞根的證候。
3.陽明病大熱大汗大渴者,為白虎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