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些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史前巨獸,幾乎已經成為大眾心目中“古生物”的代名詞。目前人類已經發現的恐龍共有多於900屬,超過1000種,並且每年都還會在世界各地發現新的恐龍物種。從自然博物館中陳列的化石,商店櫥窗裡形形色色的模型,再到電影、書籍、動漫和遊戲,恐龍的形象隨處可見。幾乎每一個孩子的童年都缺少不了這些大“怪獸”的陪伴。
中國西峽恐龍園 | Gary Todd / Wikimedia Commons
然而,不管我們如何喜歡恐龍、如何嚮往它們生存的那個世界,恐龍早已在地球上滅絕。古生物學家只能根據地層中發掘出的化石,想象和復原它們生前的形態和習性。人們不禁要問,不可一世的中生代霸主恐龍,是如何從地球上消失的呢?恐龍真的已經全部滅絕了嗎?
爬行類的時代
讓我們回到6600萬年前,此時正是晚白堊紀的最後一個階:馬斯特裡赫特階。此時北美洲大陸的平原上游蕩著成群的三角龍和埃德蒙頓龍,高大的阿拉莫龍在森林邊緣漫步覓食,最著名的恐龍明星——霸王龍,則處於當時食物鏈的頂端;亞洲大陸的南部生活著印度龍、印度鱷龍和勝王龍等多種阿貝力龍類,甚至還殘存著伊西斯龍和劍龍類這樣的“前朝遺老”,蒙古巴音滿都呼則漫步著弱角龍、矮角角龍這樣體型嬌小矮胖、頭部無角的原始角龍類,以及長相奇特、身披羽毛的阿瓦拉慈龍類和竊蛋龍類;非洲與世隔絕的馬達加斯加島上棲息著掠食龍、滿嘴齙牙的諾弗勒惡龍和當地的“土皇帝”——兇猛的瑪君龍。
劍龍類骨架 | Thomas Quine / Wikimedia Commons
海洋中,巨大的薄片龍類漫遊在溫暖的淺海,利用自己的小腦袋和奇長無比的頸部捕食成群遊動的魚類和魷魚,而生活在南極洲冰冷水域中的極泳龍甚至可能利用自己細密的牙齒,像現存的灰鯨一樣濾食海底沉積物中的微小無脊椎動物。滄龍類是此時最繁盛的海洋爬行動物,其中既出現了像飽和傾齒龍和霍夫曼滄龍這樣十幾米長的超級掠食者,也有美溪磷酸鹽龍這樣“嘬魷魚”的深潛物種,還有似長吻鱷龍這樣以小型魚類為食的淺海捕食者,部分種類甚至開始進軍淡水。而天空中則翱翔著龐大的神龍翼龍科,其中一些種類,如風神翼龍和哈特茲哥翼龍,翼展可超過10米,宛如一架小型飛機,是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最大的飛行動物。
極泳龍復原圖 | Nobu Tamura / Wikimedia Commons
當然,當時的地球上還生存著一些我們比較熟悉的成員,例如在地面植被中爬行、跳躍的蛇、蜥蜴和蛙,淡水中游弋的龜鱉、蠑螈和鱷類,以及鳥類和哺乳動物;相對於恐龍、翼龍、蛇頸龍和滄龍這樣佔據主流生態位的古爬行類,它們只能算作是“二等公民”了。然而,這個生機盎然、萬物繁榮的世界,即將經歷一次天翻地覆的轉變。
災難從天而降
上世紀80年代,西班牙裔美國物理學家路易斯·阿爾瓦雷茨(Luis Alvarez)和他的兒子沃特·阿爾瓦雷茨(Walter Alvarez)發現,在晚白堊紀到古近紀之間的地層中,銥元素的含量特別高,這恰好與結束恐龍時代的白堊紀大滅絕的時間相吻合。而銥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相對較低,卻在來自宇宙的隕石中比較常見。因此,他們認為,這場顛覆了地球生物圈的滅絕事件中,“罪魁禍首”是一枚“天外來客”。
美國巴林傑隕石坑裡 | Mike Beauregard / Wikimedia Commonséopold Boilly / Wikimedia Commons
上世紀90年代初,在墨西哥灣的海底,人們發現了一個直徑達180公里的巨大隕石坑,將它命名為蘇克西魯伯隕石坑。它的發現證實了阿爾瓦雷茨父子的理論: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15公里的巨大隕石撞在了今天尤卡坦半島附近的墨西哥灣中,衝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00兆噸當量的TNT炸藥;撞擊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地震、海嘯、劇烈的火山活動和火風暴,與此同時,大量充滿有毒硫化物(約3000億噸)的塵埃被拋射進了大氣層中,不僅導致嚴重酸雨,還懸浮在大氣層中,遮蔽陽光長達數年之久。
關於蘇克西魯伯隕石撞擊的畫作 | Donald E. Davis / Wikimedia Commons
由於陽光無法到達地表,全球氣溫陡降,陸地上的植被和海洋中的浮游藻類無法繼續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大量死亡。生產者的消失導致了整個食物鏈的崩塌,植食動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而隨著它們的滅亡和消失,以它們為食的肉食動物也將無法生存。全球75%的動物和植物物種在這次滅絕事件中消失了,幾乎所有體重超過25公斤的四足動物都被一掃而空,其中就包括恐龍、所有的翼龍、蛇頸龍目和滄龍超科。巨型爬行動物統治地球的時代,就此宣告結束。
恐龍的後裔
體型龐大的古爬行動物消失了,一些與巨大的恐龍相比顯得“微不足道”的動物們,卻奇蹟般地活過了白堊紀末的大滅絕,包括絕大多數的兩棲類、超過80%的龜鱉、大多數的蛇和蜥蜴(除了滄龍超科)。它們依靠自己較小的體型和較低的新陳代謝生存了下來,並在新生代迅速佔據恐龍和巨型海洋爬行類滅絕遺留的生態空缺,演化出14米長的泰坦蚺、背甲長達1.72米的碳龜、體長10米左右的巨像古杯蛇等體型龐大的成員。
泰坦蚺全長14米,體重超過1100公斤 | Nobu Tamura / Wikimedia Commons
約有50%的鱷類活過了滅絕事件,它們在新生代繼續佔據著淡水頂級捕食者的生態位,並向著陸地發起衝鋒。大多數的硬骨魚類和絕大多數軟骨魚類也存活到了新生代,新生代的淡水和海洋很快又變得生機勃勃起來。
晚白堊紀主要的哺乳動物類群,如岡瓦納獸目、多瘤齒獸目,以及一直延續至今的單孔目(現存的成員包括鴨嘴獸和三種針鼴)、後獸亞綱(包括現存的各種有袋類動物)和真獸亞綱都憑藉較小的體型活過了滅絕事件。其中真獸亞綱在隨後的漫長歲月中,演化為地球上最主流的大型動物類群,成為現存的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包括我們人類的祖先。
大家熟悉的鴨嘴獸 | Brisbane City Council / Wikimedia Commons
作為獸腳類恐龍的後代,鳥類在白堊紀大滅絕中遭受了重創,白堊紀時期最繁盛、多樣性最高的反鳥類全數滅絕;然而,少數體型較小、地棲或半水棲的今鳥類卻成功存活到了新生代,並演化出了現存的約8600種鳥類。恐龍並沒有完全消失,那些我們熟視無睹的、翱翔在藍天中的披羽精靈,便是它們繁衍至今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