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除了已經被馴化的寵物鳥,大自然中的鳥類大部分都對人類保持著警惕心。
但在非洲卻有一種鳥類中介,只要聽到當地人“卟嚕嚕嚕”的呼喚,便會現身前來帶路,帶領當地人前往野生蜂巢附近收穫蜂蜜,它們也就因此得名“向蜜鳥”,像嚮導一樣帶著人類尋找蜂蜜的鳥。
毛絨絨的向蜜鳥 Photo by Claire Spottiswoode
既然是鳥類中介,自然要收點好處了,當人們找到蜂巢並收穫滿滿野生蜂蜜離去的時候,成年向蜜鳥就會從餘下的殘骸裡收取中介費,一般是蜂蠟與留在巢內的蜜蜂幼蟲,從而養活一大家子。
作為少數可以食用並消化蠟的鳥類,沒有比這樁與人類進行的生意更划算的報酬了,善於使用工具的人類會利用火把熄滅後的煙霧來趕跑蜂巢的強大守護者軍團,而自己只需隔岸觀火就能滿載而歸。
當地人採摘蜂蜜 Photo by Claire Spottiswoode
早在16世紀的時候,這種野生鳥類與人類之間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的商業合作就已經在非洲的許多地區被記載,劍橋大學的動物學家克萊爾(Claire Spottiswoode)過去便一直在研究南非地區的向蜜鳥是如何工作的。
蜂蜜在莫三比克地區一直是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克萊爾跟隨當地的捕獵者來到了森林中,聽到獵人發出“卟嚕嚕嚕——籲”的聲音後,向蜜鳥便會聞聲而來,做好指引蜂巢的準備。
克萊爾的多次實驗表明,這種溝通的成功率十分之高,只要發出這種聲音,便有66%的機率能引來向蜜鳥,向蜜鳥成功將大家帶領至蜂巢的概率同樣高達75%。
十分親人的向蜜鳥 Photo by Claire Spottiswoode
雖然在自然界中大多數的動物都會選擇遠離人類,但向蜜鳥卻選擇了與人類合作,克萊爾指出,向蜜鳥的這一行為是與生俱來的,並且具有繼承效應,就像在坦尚尼亞,呼喚向蜜鳥的聲音是哨子響,而在尚比亞砍木頭的聲音會吸引它們靠近。
由於當地的樹木長得很高,蜂巢所在位置離地往往能有30英尺的距離。
同時蜜蜂的個頭並不大,十分考驗捕獵者的眼神,而這些問題在向蜜鳥的眼裡都是小case,但如何趕走蜜蜂卻是個大問題,雙方的互利互惠與各取所需便促就了這場長期的合作關係。
收穫的野生蜂蜜 Photo by Claire Spottiswoode
Honeyguides這一鳥類的種、屬及分類也是比較多的,克萊爾進行研究的莫三比克地區多以這類帶有標誌性黑色絡腮鬍、肩膀有一小塊黃色羽毛的向蜜鳥為主。
同為Honeyguides,也有一些種類是不會與人類進行互動的,向蜜鳥的引導就顯得十分珍貴,不過隨著越來越多家養蜜蜂的興起,當地居民不再活躍於尋找野生蜂蜜,向蜜鳥的生存問題也變得有些嚴峻。
向蜜鳥與非洲土著區的關係一直備受關注,在坦尚尼亞北部就有過一些過河拆橋的情況,有些村民在收穫蜂蜜後會選擇把蜂巢燒掉,沒有給向蜜鳥留下任何報酬,因為只有飢餓的向蜜鳥能持續地引導人類繼續尋找蜂巢。
即便與向蜜鳥們曾經的合作保障了當地人多達10%的飲食組成,但隨著社會發展,部分人類的自私和貪婪主動結束了這場合作關係。
就像成年向蜜鳥將回應人類的行為教給幼鳥一樣,當地居民也是從自己的父母祖先那裡學會了如何與它們進行溝通合作,在與大自然共處了數百年之後,一個通俗的道理也昭然若揭:在賴以生存的自然界,你會需要每一個朋友。
哈佛大學的生物人類學家理查德(Richard Wrangham)表示,當人類放棄了與向蜜鳥的合作之後,它們的數量是否會逐漸減少?為了挽救這個老朋友,是不是應該在國家森林公園安排管理人員定時去尋找蜂蜜呢?這些都仍舊是需要進行關注的問題。
引用參考:
https://www.reddit.com/r/todayilearned/comments/qw9dmn/til_that_there_is_a_bird_called_honeyguide_tha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ater_honeyguide
https://www.audubon.org/news/meet-greater-honeyguide-bird-understands-humans
https://www.npr.org/sections/thesalt/2016/07/21/486471339/how-wild-birds-team-up-with-humans-to-guide-them-to-h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