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于禁吹並不少,而他的主要吹點在假節鉞。因為于禁是假節鉞,而其他如張遼等人都只是假節,所以有人說于禁是五子之首。
但實際上嘛,我們來理一理,因為樂進218年便已去世,所以只比到218年。
張遼:198年封侯,209年假節,218年時任徵東將軍。
《三國志·張遼傳》: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198年張遼歸順後直接封侯)
《三國志·張遼傳》:太祖論諸將功,曰:“登天山,履峻險,以取蘭、成,蕩寇功也。”增邑,假節。(209年討陳蘭後假節))
《三國志·張遼傳》: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太祖大壯遼,拜徵東將軍。(215年逍遙津之戰後)
樂進:194年封侯;214年假節;218年時任右將軍。
《三國志·樂進傳》:從擊呂布於濮陽,張超於雍丘,橋曨於苦,皆先登有功,封廣昌亭侯。(194年濮陽之戰)
《三國志·樂進傳》:後從徵孫權,假進節。太祖還,留進與張遼、李典屯合肥。(即214年曹操徵孫權)
《三國志·樂進傳》:以進數有功,分五百戶,封一子列侯;進遷右將軍。
于禁:197年封侯,假節時間不明,按《于禁傳》可知至少在奪朱靈營之後,219年襄樊之戰前,朱靈在曹操時代最後一次軍事活動是215年徵張魯,則于禁假節時間應在215-219之間;218年時任左將軍。
《三國志·于禁傳》:於是錄禁前後功,封益壽亭侯。(197年宛城之戰後)
《三國志·于禁傳》:乃以靈為禁部下督,眾皆震服,其見憚如此。遷左將軍,假節鉞。(215年曹操徵張魯後)
張郃:200年封侯,219年假節,218年時任蕩寇將軍。
《三國志·張郃傳》:太祖得郃甚喜,謂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拜郃偏將軍,封都亭侯。(200年官渡之戰)
《三國志·張郃傳》:太祖在長安,遣使假郃節。(219年定軍山之戰夏侯淵陣亡後)
《三國志·張郃傳》:進軍宕渠,為備將張飛所拒,引還南鄭。拜蕩寇將軍。
徐晃:200年封侯,218年假節,218年時任平寇將軍。
《三國志·徐晃傳》:又與史渙擊袁紹運車於故市,功最多,封都亭侯。(200年官渡之戰)
《三國志·徐晃傳》:備遣陳式等十餘營絕馬鳴閣道,晃別徵破之,賊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聞,甚喜,假晃節。(漢中之戰期間,具體為218年)
《三國志·徐晃傳》:從徵張魯。別遣晃討攻櫝、仇夷諸山氐,皆降之。遷平寇將軍。(215年)
好了,羅列完一大串,我們先把張郃徐晃這兩個雜號將軍撇一邊去,因為他倆在漢中之戰方才達到了張遼、樂進、于禁建安十一年(206年)的官職。
《三國志·樂進傳》: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漢帝,稱進及於禁、張遼······於是禁為虎威;進,折衝;遼,蕩寇將軍。
論封侯時間,于禁亦不如樂進早,比戰績,于禁也不如張遼、樂進。那他怎麼可能做五子之首呢?
這裡我們要列舉兩個事實:
1.曹魏的四徵將軍地位並不比四方將軍低。
2.三國時代,無記載證明假節鉞比假節更尊貴。
雖然我們看《張遼傳》會發現張遼從徵東轉前將軍,但請不要想太多,這個並不是升遷,而是平職調動,甚至可以說是明升暗降。
因為接任徵東將軍的是宗室將領曹休。
《三國志·張遼傳》:太祖大壯遼,拜徵東將軍......文帝即王位,轉前將軍。
《三國志·曹休傳》:遷徵東將軍,領揚州刺史,進封安陽鄉侯。
而且我們去檢查魏國將領的傳記,會發現曹魏的方面主帥都是四徵將軍,而非四方:
《三國志·夏侯淵傳》:太祖還鄴,留淵守漢中,即拜淵徵西將軍。
《三國志·夏侯尚傳》:文帝踐阼,更封平陵鄉侯,遷徵南將軍,領荊州刺史,假節都督南方諸軍事。
《三國志·曹仁傳》:復以仁行徵南將軍,假節,屯樊,鎮荊州。
襄樊之戰時,曹仁是徵南將軍,假節。倘若假節鉞真的高於假節,四方將軍高於四徵將軍,于禁為啥要受曹仁節制呢?
論封侯時間,于禁亦不如樂進早,比戰績,于禁也不如張遼、樂進。那他怎麼可能做五子之首呢?
再回到于禁的人生巔峰,宛城之戰,那一戰中於禁只是軍容嚴整和整治青州兵。那,同樣是曹營部將,我們看看曹仁的表現如何呢?
《三國志·曹仁傳》:太祖徵張繡,仁別徇旁縣,虜其男女三千餘人。太祖軍還,為繡所追,軍不利,士卒喪氣,仁率厲將士甚奮,太祖壯之,遂破繡。
曹仁鼓勵部將,一舉反擊並擊破了張繡軍!
差距很明顯了吧。
總的來說,于禁是一個能力不錯、善於治軍的將領,但放在五子良將中,則屬於表現較差的,對比一下其他五子就知道了:
張遼,有白狼山持麾指揮全軍,大破烏桓,陣斬蹋頓和逍遙津破孫權,留下“張遼止啼”典故這兩大高光戰績,且在唐宋兩朝的武廟享受祭祀。
樂進,襄陽、青泥兩破關羽。
徐晃,漢津、襄樊兩破關羽。
張郃,街亭破馬謖。
那麼,于禁呢?
他打打小戰役不錯,人生高光居然是在宛城軍容嚴整和打隊友,剩下最出名的事好像是在襄樊被人淹了。
于禁的智略實在一般,官渡之後的軍事行動大多表現不佳(博望中劉備計策、攻昌豨不克,中梅成偽降計),軍事履歷汙點真的很多,不得不說,這很限制對他這個人的評價。
所以,毫無疑問,“五子良將”之首是且只可能是張遼。
所謂的于禁吹,其中一部分其實是關羽吹,另一部分應該是《鎮魂街》的狂熱粉絲。
最後講個笑話。
曹操稱讚于禁:雖古名將,何以加之。
司馬遷稱讚李陵:雖古之名將,不能過也。(《報任安書》)
圖文來源於網路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