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作釣是件精細活,出釣的選擇無非就是線組小,鉤小,漂小,窩量小,需要掌握的技巧其實並沒有多少,主要是釣鈍,用蚯蚓抓死口。冬季較之其他季節,魚活性低,吃口輕,隨著天氣越來越涼,小雜魚鬧得少了,要麼不上魚半天沒動靜,要麼碰上扎堆的小魚群,多少能連上幾桿。
雖說大多數情況下都收效甚微,但只要出釣總會遇到幾次不錯的魚情。根據作釣經驗,總結了冬季釣魚有“三大定律”可增加上魚機率,明確了作釣方向,對提高魚獲有很大的幫助。
定律一:選用蚯蚓更適宜
對於作釣來說,釣獲量取決於選位和誘魚。釣點內聚魚多,活餌能最大限度地刺激魚開口,突顯的作用和效果更為明顯。如果釣點內的魚不多,那麼活餌的作釣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並不是隨著氣溫越來越低,活餌的使用率高,就完全否定了商品餌的使用和商品餌味型,霧化,在持續誘魚上的作用。即使用活餌,在誘魚上還要商品餌加以輔助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都是活餌,蚯蚓和紅蟲該如何選擇?
根據經驗來講,蚯蚓更適宜冬季手竿作釣上,紅蟲更適合運用在冬季冰釣的時候。
兩者從手竿上魚效率上看,同樣的魚情下,紅蟲的吃口動作多一些,但釣到魚的個體總體偏小;蚯蚓的吃口動作相對較穩,釣到的魚個體總體偏大一些,尤其是大板鯽更偏愛蚯蚓一些。
一些釣友釣不到魚,就會在出釣時買上一些紅蟲,期待用紅蟲也許會有效果,有備無患,但給我的感覺使用紅蟲更多的是尋求一些心理安慰。上不上魚,關鍵並不在於用不用紅蟲,而是在於出釣時機和前期的找魚選位和誘魚上。並不是用紅蟲沒效果,也不是用不起紅蟲,釣點有魚,在這個時候可能一盒蚯蚓就夠了,冬季天氣寒冷整體作釣時間短,紅蟲效果可能不比蚯蚓更好,能省就省點吧。
定律二:釣小水面,肥水塘
冬季釣大水面不確定因素很多,作釣效果不會很理想。釣深水水溫穩定,位置選好就夠了麼?大水面往往只有更深更遠,我們很難準確地找到魚的藏身之所。魚的活性低,誘魚需要的時間更長,竿子可能用得更長,未必在短時間能顯現效果,所以不建議選擇大水面。
反之,釣小水面,尤其氣溫高時魚很是難釣的一些小水域肥水塘,恰恰是冬釣作釣的理想選擇。肥水塘在平日裡,環境複雜,水底沉積著許多腐質物,沼氣泡和魚星交錯而起,常常出現有口達不到,見口就掛底的情況。冬季水中雜質多,水溫上升快,水域小魚的活動範圍小,更容易釣到魚。
在冬季越是這樣的水域,越是愛上魚,更容易釣獲大板鯽,有著更多的驚喜。作釣前要多走多看,在確定好釣點後,儘量早來一些佔得先機。
定律三:小窩量,多誘魚
冬季魚活性不高,一個窩點可能就那麼幾條魚,如果說之前的釣友在此釣得不錯,很可能釣點的魚已所剩無幾,導致出現沒口的現象。
所以哪怕選的位置出魚再好,誘魚環節不能少。儘量小窩量地多做幾個窩,把周圍的魚誘過來,輪著釣,哪個有口釣哪個。本著東邊不亮西邊亮,才能提高漁獲量。
冬季作釣這“三大定律”就是一個大致的方向,可能由於地域差異,每位釣友所處的情況不同會存在些許差異,“定律”並不完全絕對,但可以作為參考和借鑑。結合實際,只有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到位了,在作釣時得心應手,才能多釣幾條魚,不枉費你在寒風中的執著。
感謝您的閱讀,用最樸素的語言,分享最實用的野釣經驗,希望廣大釣友多提寶貴意見,並在此交流分享,點贊關注不勝感激。祝每位釣友都能大鯽大鯉。
宣告: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