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吉思汗崛起前的蒙古草原上分佈著大大小小的遊牧部落,統稱為蒙古諸部,當然當時可能還沒有“蒙古”這個說法,這些草原部落都是逐水草而居,生活習性、風俗習慣有相似性,可能還有一定的血緣關係,但卻互不隸屬,相反為了爭奪水草土地資源人口,各個部落相互征戰廝殺不停,蒙古人也是一盤散沙。但是後來所有的草原部落都統一到了成吉思汗的帳下,這除了成吉思汗本人的雄才大略,其實還有來自當時女真人金國的神助攻,這個神助攻就是金國殘忍的“減丁”政策。
在女真人崛起之前,蒙古草原是在契丹人遼國的統治之下。契丹人同樣是遊牧民族,使得草原部落對契丹人有一定的認同感,而且契丹人也適應草原的生活。當時的遼國統治者對這些桀驁不馴的蒙古部落採取了兩面手法,一方面對不服從遼國統治的草原部落進行殘酷的鎮壓,一方面又對服從的部落採取懷柔政策,而且契丹人直接在漠北設立城池,駐紮軍隊,移民屯田,透過這些措施,契丹人牢牢地將漠北草原控制在自己手中。
透過遼國版圖我們可以發現,蒙古草原是直接處於遼國統治之下的,是遼國領土的一部分。
在女真人崛起後,女真人的金國摧古拉朽般摧毀了遼國,遼國滅亡後它在漠北草原上的統治也土崩瓦解。因為女真人是起源於白山黑水的漁獵民族,與蒙古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差別很大,女真人直接無法統治蒙古草原,只能採取羈糜政策。
從地圖上可以發現金國的版圖並不包括蒙古草原,蒙古草原上的各個部落又重新回到了相互征戰的年代,其中較大的有克烈部、塔塔爾部、蔑兒乞部、乞顏部、乃蠻部等等。
這些草原部落有時候也會對金國造成威脅,面對草原部落的威脅,金國一方面在邊境造長城戰壕進行防備,一方面極力挑動草原各部落自相殘殺,使之無力對金國造成威脅。到了金世宗時期,更是採取了進一步的政策。
金世宗其實是金國最有作為的皇帝,他本人重視民生,並不樂於和南宋開戰,在金世宗的統治下,金國人們其實是安居樂業的,甚至連南宋大思想家朱熹都對金世宗評價很高,稱金世宗為“小堯舜”。但是小馬認為金世宗對草原部落的政策可能是一大失誤。“減丁”政策就是從金世宗時候開始併發揚光大的。所謂的“減丁”就是指金國每隔三年派軍隊北上進入蒙古草原,對草原上的部落見人就殺,特別是對草原部落的男人包括兒童全部殺掉,婦女賣為奴隸。目的就是減少草原的人口,使之無力對金國造成威脅。
但其實這個政策最終事與願違,因為蒙古草原何其廣大,金國軍隊不可能踏遍整個蒙古草原,事實也證明金國的“減丁”大部分發生在東部蒙古一帶,中西部的蒙古部落沒受什麼影響,而且金國的政策變相的削弱了一些部落的力量,反而加快了蒙古草原的統一。後來成吉思汗就是這樣毫不費力吞併了被金國“減丁”的部落,統一了草原,而且金國這種殘忍的政策造成了蒙古部落對女真人的深仇大恨,後來蒙古軍隊進攻金國時屠殺起來也是空前殘忍,雖然後來在耶律楚材的勸誡下減少了屠殺政策,但窩闊臺仍然下令“唯完顏一族不赦”,最終完顏家族被蒙古人的復仇中全部殺光,這也是因果報應吧,不知道金世宗如果地下知道這些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