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教皇發動東征,卻對其失去了控制?什麼導致十字軍背信棄義,轉而攻打有著同樣信仰的東羅馬帝國?
1199年11月28日,歐洲各路貴族齊聚在法國艾克雷,宣誓加入十字軍。他們將在3年後,進行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十多年前,歐洲君主們曾發動過規模空前的第三次東征,雖然綽號“獅心王”的理查一世率領英國人奮戰到最後,佔領了巴勒斯坦的廣大地區,卻未奪回聖城耶路撒冷,這令西方人大失所望。
1198年,英諾森三世繼任教皇。此人野心極大,剛上位便開始積極籌劃新一波遠征,同時還為東征規定了新路線:先渡海拿下穆斯林控制的埃及。
可荒誕的是,十字軍後來完全脫離了教皇的控制,背棄了征討異教徒的初衷:他們並未向埃及進發,反倒轉而進攻他們的“自己人”一同樣信仰基督教的東羅馬帝國,並在1204年攻破並洗劫了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
在歷史上,像這樣“自己人害自己人”的事例不勝列舉:北宋原本與金聯合抗遼,卻反被金所滅東漢末年,劉璋邀請劉備共同防禦西川,卻被劉備吞併。那麼,十字軍為什麼放棄進攻埃及,轉而進攻東羅馬呢?
第一,十字軍無力支付船費,導致主導權落入債主威尼斯人手中。
為了能跨海直取埃及,十字軍不得不向海洋強國威尼斯購買渡海用的船隻。雙方敲定的價格為八萬多馬克,這雖然是個合理的數目,可問題還是出在了錢上。
原來,好大喜功的教皇並未妥善解決錢的問題,他勸說財力雄厚的英王約翰)入夥,但約翰正忙於國內事務無暇他顧。教皇向全教會徵稅,但收效甚微。
等到了船隻交付的日子,十字軍無論怎麼東拼西湊,也還是差了三萬多,這讓把錢看得比上帝還重的威尼斯人極為惱火。
不過,精明的威尼斯總督卻有個主意,只要十字軍幫威尼斯處理些“私事”,不僅可抵消欠款,威尼斯還將出兵相助。拿不到船又不忍解散部隊的十字軍將領們只好接受了提議。
於是,1202年,十字軍終於出發了,只是第一站打的是威尼斯的競爭對手、天主教城市扎拉,儘管教皇嚴禁攻城,可事態已然失控,扎拉慘遭洗劫,戰利品被十字軍和威尼斯人瓜分。
自此以後,十字軍就完全被威尼斯人牽著鼻子走了。
第二,東羅馬皇子請求十字軍助其奪得王位,最終引狼入室。
十字軍攻破扎拉後,並未打消進攻埃及的念頭,正在他們整頓之際,卻突然收到了來自東羅馬皇子阿萊克修斯的訊息。
原來,東羅馬皇帝不久前被他的弟弟推翻,皇子因而跑來請求十字軍幫他和他的父親重奪皇位。他向十字軍承諾,事成之後,必有厚報,同時他還答應要讓東方教會歸順羅馬教廷,以討好教皇。
見錢眼開的威尼斯人於是再次左右了十字軍的行動,他們轉而攻打君士坦丁堡,趕跑了篡位者,將阿萊克修斯扶上了王位。
可是,這位新皇帝卻很不得人心,他為了報答威尼斯人,不僅掏空了國庫,還熔燬了許多在臣民眼中極為神聖的雕像,以提取黃金白銀。不久之後,他的臣子便推翻了其統治,還將其勒死。
威尼斯人和十字軍對金主被殺極為不滿,要求新皇帝支付遺留的欠款,但遭到拒絕。於是,憤怒的十字軍再度突襲了君士坦丁堡,進行了一個星期的劫掠,珍藏在城內的聖人遺物也被威尼斯人洗劫一空。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似乎是一連串偶然事件的連鎖反應,不過如果從更深的層面來看,它其實是東羅馬帝國與西方世界之間矛盾累積的結果,具體來說:
第一、宗教上,東西教會已徹底分裂。雙方來往甚少。實際上,自君士坦丁大帝 將羅馬帝國政治中心東移後,東方教會地位日升,便已有分裂的趨勢。
另外,由於東方主要受希臘文化影響,查士丁尼一世之後的皇帝都不再會說西方通用語拉丁文,這也導致東西教會在習俗上隔閡日深。
7世紀末,當時的東羅馬皇帝受到了東方興起的伊斯蘭教影響,主張只應敬神而不應敬物,便將教堂內的聖像、十字架等全部搗毀,這場破壞聖像運動直接加劇了教會內部的分歧。
雖然此事最終平息,可後來東西教會又因為聖靈到底是“從父而出”還是“從父和子而出”這兩字之差爭論不休。
君士坦丁堡牧首指責羅馬教廷篡改經文,關閉了城內的拉丁教堂。羅馬方面立刻派人前去協商,可暴躁的教皇使者在談判不順的情況下,徑直衝入教堂,將破門的判決書丟到祭壇上便摔門而出,牧首也針鋒相對,當眾燒燬了教皇的詔書。
此後,教皇和牧首相互開除對方教籍,教會徹底分裂,雙方自此往來稀疏。
第二、政治上,“拉丁大屠殺”導致東羅馬與西方交惡。
11世紀後期,東羅馬皇帝阿萊克修斯一世為應對入侵的突厥人,請求西方出兵
相助,同時為討好西方,他還給予威尼斯等西方國家商業特權,吸引了大量西方商人來到拜占庭。然而,西方人的商業活動損害了本地商人的利益,同時他們的飛揚跋扈還引起了廣大下層人民的強烈不滿。於是,阿萊克修斯的孫子上位後,便一改其祖父與西方交好的外交策略,強硬驅逐並逮捕了大量西方人,引發了威尼斯等國與東羅馬長達數年的戰爭。
後來,東羅馬又發生暴亂,皇帝被驅趕下臺,首都民眾趁著混亂,同時在排外情緒驅使下,大肆屠殺城中的西方人,甚至婦女兒童都不能倖免。而羅馬教皇的代表更是慘遭斬首,其頭顱被綁在狗尾巴上拖過大街。
大屠殺令東羅馬與西方世界關係降至冰點。1185年,西西里國王率軍攻打拜占庭,洗劫了帝國的第二大城市塞薩洛尼基。
到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一世從陸路進軍,卻遭到東羅馬軍隊阻撓,甚至前去交涉的使者都被扣押。腓特烈暴怒之下,給其子寫信招募艦隊,準備攻打君士坦丁堡,這才使東羅馬屈服。
所以,1204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實際上是東西方矛盾螺旋的頂點。這件事過後,十字軍與威尼斯人瓜分了東羅馬的大部分疆土,導致這個古老的帝國直到半個多世紀後才恢復,而且國力已大不如前,最終在1453年喪於奧斯曼帝國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