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3月底,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日本名古屋開幕。已經連續兩屆缺席的中國乒乓球隊迴歸,試圖重振雄風。誰會想到,在緊張的比賽之外,一次偶然的“搭錯車”事件,竟促成了轟動全世界的外交大新聞。
國際形勢變化 中美試圖接觸
這次世乒賽開始之前,隨著國際形勢的改變,中美兩國都試圖向對方伸出橄欖枝,緩和兩國的緊張關係,乃至取得更大的突破。
美國方面,經過長達十餘年的越南戰爭後,國力消耗較大。而冷戰的最大對手蘇聯此時上升勢頭迅猛,加重了美國的危機感。隨著中國成功發射“兩彈一星”,其國際地位大大提高。美國開始考慮發展對華關係,來對蘇聯進行對抗。
而中國方面,隨著中蘇關係的惡化,中央轉而謀求與大洋彼岸的美國發展關係,以求震懾蘇聯,並改善國際形象。
尼克松入主白宮後,非常關注中國的發展情況。但由於兩國意識形態的差異與多年的互相隔絕,雙方都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渠道與契機。
不小心上錯車的科恩 叩開中美交流的大門
3月27日,在世乒賽開幕前的冷餐會上,幾名美國運動員與中國選手進行了交談。這引起了中國代表團的注意。彼時中美關係十分敏感,中方人員對此十分謹慎。
幾天後,在比賽間隙,外出遊玩的中美兩國選手又遇見了。有熱情單純的美國選手開玩笑地問道:聽說你們邀請了我們的朋友(指英國乒乓球隊和加拿大乒乓球隊)去你們的國家訪問,什麼時候輪到我們呢?
接到報告的中國代表團負責人向國內告知:美國隊想要來中國訪問。
如果說此時還只是雙方模糊的意向,那很快一件事的發生卻出乎意料地極大地加速了事情的進展。
4月4日,美國運動員科恩從訓練場走出。這一年,他才19歲,還在讀大學二年級。一頭金髮捲髮,從小活波好動的科恩自中學起便喜歡上了乒乓球這項運動,並在美國多次取得優異成績。
這次名古屋世乒賽,是他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年紀輕輕的他對這裡的異域風情充滿好奇,每天除了訓練比賽,就是在周圍到處轉悠。
這天訓練結束後,他看到前方有一輛開往體育館的大巴車。正好自己也準備去那裡,就迅速走了上去。
上車之後,他驚訝地發現車裡都是黑頭髮黃面板的東亞面孔。一問才知道,原來這是中國代表團的車!
面對著眾多中國人打量自己的眼光,性格開朗的科恩沉默了。他一時不知怎麼應對這意想不到的情況,只能低頭不語。
而中國代表團的成員們也沒有出聲。車上的氣氛凝重而詭異。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就在大巴即將抵達愛知縣體育館的時候,一名中國運動員站了出來。
他帶著隨行翻譯走向窘迫的科恩,友好地伸出了手,說道:雖然美國政府同中國政府不友好,但美國人民是中國人民的朋友。
這名運動員就是當時在世界乒壇大名鼎鼎的莊則棟。他在第26-28屆世乒賽中獲得男子單打三連冠,聲名大振,是當時中國乒乓球的領軍人物。
事實上,莊則棟能夠在此時主動示好並不是自己臨時起意。剛才坐在大巴車最後一排的他一路上都在思索,想起中國隊這次前往日本前周恩來總理曾經特意對他們囑咐:這次參賽會接觸很多國家的代表隊,要增進同外國選手的交流和友誼。
於是經過思想鬥爭,莊則棟毅然向科恩伸出了自己的手。
不僅如此,他還從手提包裡拿出一塊杭州織錦,上面印著黃山的圖案。莊則棟把這件極具中國特色的禮物送給了科恩。
面對莊則棟的友善之舉,科恩十分欣喜。他立即想回贈一份禮物,但翻遍全身,只找到一把梳子。他笑著說:我想送你些什麼,但總不能送梳子吧。
尷尬的氣氛就這麼煙消雲散,東西方兩個大國之間二十多年的堅冰彷彿在這輛大巴車上開始消融。
很快,大巴抵達了愛知縣體育館。莊則棟和科恩一起下了車,兩人繼續熱絡地說著什麼。
此時,在場的各國記者紛紛發現了這一不同尋常的場景:一位金髮碧眼的美國運動員從中國代表團的車上下來,並與中國運動員開心地交談,手裡還拿著一塊東方特色的織物。
他們立即圍了過來,拿起照相機一陣猛拍,快門聲不絕於耳。
第二天,這一爆炸性新聞登上了全世界媒體,震驚國際社會。
而事件的主人公之一科恩特意準備了一件帶有和平標誌與印有”Let It Be”字樣的運動衫,在中國隊的必經之路上等待著莊則棟。
莊則棟一出現,科恩便上前將運動衫回贈給他。兩人還熱情擁抱。
現場有記者詢問科恩他是否想去中國看看。科恩爽朗地回答:我想去任何一個我沒去過的國家。阿根廷、澳大利亞、中國……都可以。
記者又追問:那中國這個國家,你想去嗎?
科恩點頭說想。
兩方進行接觸 中方一度否決
隨著國際輿論對此事的高度關注,中美雙方都想到可以藉此為契機進行進一步的交流。
美國乒乓球隊副領隊哈里森率先來到中國隊下榻的酒店。他向中方負責人詢問:你們已經邀請了我們南邊的墨西哥隊,也邀請了我們北邊的加拿大隊,你們能不能也邀請我們美國隊去中國訪問呢?
面對美國隊的主動要求,中國代表團感到事關重大,立即向國內方面進行請示。
外交部得知此事後,立即進行緊急磋商。經過分析研判,相關人員認為在目前美國政府依然支援臺灣蔣介石政權的時刻,不宜邀請美國球隊訪華。他們將相關意見寫成報告提交給周恩來總理。
周恩來
周總理看到後,批示同意,並加了一條:把願意來華訪問的美國隊員名字記下,以後可以同他們聯絡。
最終,這份報告被呈遞到毛主席面前。
這一天是4月6日。毛主席看完後,在自己的名字上畫了圈表示同意,並要工作人員將報告退回外交部。
此刻,美國乒乓球隊的訪華願望即將正式落空。
峰迴路轉 一份報紙改變毛主席想法
然而,就在這時,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讓原本註定夭折的訪問計劃起死回生。
當晚,毛主席像往常一樣在睡前翻閱《參考訊息》。這是一份創立於1931年,中國大陸唯一可以合法地直接刊載外國通訊社報道的報紙。毛主席經常從這裡獲知外媒對世界大事的看法。
他翻著翻著,突然看到一篇關於中國乒乓球運動員莊則棟同美國運動員科恩交換禮物的新聞。毛主席立刻被吸引,認真看了起來。
讀完報道後毛主席笑了:看來這個莊則棟不僅會打球,還會搞外交呢!
他開始重新對美國隊訪華一事進行考慮。經過反覆斟酌,他立即叫來工作人員,指示立即安排邀請美國隊訪華。
毛主席
很快美國國務院接到相關訊息,立即報告白宮。總統尼克松深夜獲知此事,立即給美國駐日大使發去電報,接受中方的邀請。
事後尼克松曾表示:我從來沒有想到對中國的行動會以乒乓球隊訪問的形式實現。
而此時還身在日本的美國乒乓球隊得知訪華即將成行後,都感到喜出望外。對中國這片神秘的土地,他們充滿好奇與期待。
訪華成行 傳遞友誼
4月9日,美國代表團從日本啟程。包括美國乒乓球協會主席、團長和運動員科恩、雷塞克等人在內的一行15人以及3名隨行記者先前往香港,並停留一晚。第二天,他們搭乘飛機,終於抵達中國首都北京。
科恩等人自此成為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首批入境的美國運動員。
美國隊到訪期間,周恩來每天都親自為其安排行程計劃。美國客人先後遊覽了長城、天安門、故宮等北京著名景點,還參觀了清華大學。
其中他們在長城拍攝的合影照片還登上了當時的美國《時代週刊》。封面的大標題是China: A Whole New Game(中國:一場全新的比賽)。一語雙關,將乒乓球比賽與中美乃至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變化作對比。
對推動此行貢獻巨大的科恩在中國期間非常引人注目。他的長髮、扎染的喇叭褲、聽到樂曲時隨性的搖擺舞動作,無一不令在場的中國人印象深刻。
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小插曲,一度引起了雙方的高度關注。
4月14日凌晨,幾名美國隊員突然生病,不知是水土不服還是什麼原因。中方得知訊息後,決定讓患病的美國隊員多休養幾日,再對之後的行程做安排。
可由於中方翻譯在與美國代表團溝通時出現誤會,導致美國代表團誤以為中方要禁止生病的美國運動員離開。氣氛頓時有些不愉快,原本友好愉快的訪問瞬間蒙上一層陰影。
得知此事的周恩來總理當機立斷,批示立即對生病的美國運動員進行治療,並保障美國代表團全體人員的人身自由。如果條件允許,立即安排接見。
當天,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順利接見了美國乒乓球隊一行。他引用古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熱情地對美國朋友說道:你們這次應邀來訪,為中美兩國關係開啟了一個新篇章。我相信中美兩國大多數人民都會支援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
乒乓外交 小球轉動大球
就在周恩來接見美國乒乓球隊僅僅幾個小時後,美國總統尼克松即發表宣告,宣佈解除或放鬆一系列對華禁令,並加快前往中國人員的簽證辦理,放寬貨幣管制。
誰能想到,藉由一顆小小的乒乓球,竟能推動兩個大國關係的破冰。全世界都在驚歎:這是乒乓球這顆小球轉動了地球這顆大球!
但這場“乒乓外交”帶來的效應還遠不止於此。
就在同一時刻,周恩來透過巴基斯坦方面向美國表示,願意接待美國總統特使甚至美國總統本人來北京進行會談。
1971年7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華,為兩國更高層級的交流會晤做準備。
基辛格這次北京之行只有短短的48小時,但中國方面非常重視。周總理親力親為,對相關大小事宜都做了詳盡的安排。
在基辛格下榻地點的選擇上,周恩來帶領工作人員在釣魚臺國賓館裡反覆挑選,最終確定為所處位置較僻靜的5號樓。相應地,中方接待人員的辦公地點則選定為附近的4號樓。
為了給基辛格一行提供良好的住宿條件,周恩來下令將5號樓裡房間的牆壁進行重新粉刷,並更換了全新的沙發和窗簾。
當時正值盛夏,北京的天氣十分炎熱。為此5號樓的空調裝置還進行了全面的檢查,以方便美國客人使用。
不僅如此,深諳歐美人士生活習慣的周恩來還特意指示在基辛格入住的房間客廳裡安置一個酒櫃,裡面擺放好各種中外名酒。
在飲食方面,周恩來親自制訂了美方人員的菜譜。從日常的乳酪,到名貴的海鮮,一應俱全。鮑魚、海參等名貴食材悉數在列。
而另一邊,基辛格卻對此次秘密出訪中國感到些許不安。由於兩國長期以來的敵對與隔絕,他對中方將如何接待自己一無所知。
在從巴基斯坦秘密前往中國的飛機上,基辛格緊靠舷窗,他不知道接下來會面對些什麼。
然而在抵達北京後,美方人員發現中方接待人員表現得非常友好,氣氛十分融洽。這種緊張戒備的心態逐漸放鬆了下來。
沒想到這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基辛格的一名助手在房間裡發現一份最新的《新華日報》,上面赫然印著毛主席一句著名的語錄: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
看明白這句話後的美方人員感到非常不滿,立即向中方接待人員進行交涉。
得知此事的周恩來感到非常震驚。他立即要求接待人員將所有報刊雜誌從外賓房間裡取出,放到走廊裡。
很快,周總理就與基辛格一行進行了第一次會晤,地點就在5號樓。
為了這次會談,美方做了充足的準備。助手把多達幾百頁的一摞厚厚的檔案放在基辛格面前。
而這時美方人員才注意到,在周恩來面前,沒有放任何檔案或紙張。
基辛格見狀,立即解釋說我面前的這些檔案都是事先準備好的談話內容。
周恩來微笑著回應:我想我們可以更自由地交換意見。
基辛格點點頭。這次會談進行了近三個小時,雙方進行了初步的交流。周恩來的鎮定自若和溫文爾雅給基辛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日上午,雙方按約定進行最後一次會談。按照計劃,這天中午基辛格一行就將乘坐飛機返回巴基斯坦。
會談從上午8點開始,一直進行到10點多還未結束。此時門外等候的工作人員十分著急,擔心耽誤了美方的返程時間,引起國際社會的懷疑。
終於,在11時許,禁閉的大門打開了。周恩來和基辛格微笑著一起走了出來。
中午12點20分,美方人員從北京南苑機場起飛,這次秘密的“北京之行”圓滿結束。
就在4天之後,7月15日,尼克松正式宣佈,他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邀請,將在未來出訪中國。
全世界再次為之震驚。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在中美兩國尚未建交的情況下訪華,他也成為新中國建立後第一位到訪的美國在任總統。
周恩來、葉劍英等國家領導人親自前往首都機場迎接。隨著波音707客機緩緩降落,尼克松微笑著從艙門走出,主動向周恩來等人伸出雙手。
周恩來立即迎上前去,兩隻手緊緊地握在一起,足足有一分鐘之久。
中美兩大國關係從此正式破冰。
在歡迎宴會上,中美兩方人員的面前都擺放著一盒熊貓牌香菸。尼克松夫人帕特被香菸盒上的熊貓圖案吸引,拿起來連聲讚歎:這真是很精美!我很喜歡大熊貓!
一旁的周恩來聽到後對帕特說:總統夫人,那我們送你一些吧。
帕特有些疑惑:送我什麼?香菸嗎?
周恩來笑著回答:不是,是送你們大熊貓。
兩個月後,一對中國大熊貓被送往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成為中美友好的象徵。
2月28日,經過兩國領導人充分交換意見,雙方在上海發表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關係實現正常化。
197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週年之際,中美兩國正式建交。
而這一世界外交史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就是由8年前那次“乒乓外交”推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