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有些人怎麼吃都不胖,而自己吃一點都長肉。
那這裡有必要了解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態——胚型,因為不同胚型的人會決定你的減脂增肌的難易程度,也會決定你的訓練和飲食計劃。
人體有三種基本型別:內胚型、中胚層型和外胚型。
內胚型:體型厚實,容易增重,不容易減重,肌肉量多,同時脂肪也多,肥壯肥壯的。
中胚型:體型勻稱,易長肌肉,不容易長脂肪,肌肉量多,脂肪少,精壯精壯的。
外胚型:體型修長,不易增體重,易減重,肌肉量少,脂肪少,瘦長瘦長的。
不過現實中人並沒有完全被束縛在一種胚型或另一種胚型當中,一般情況下,你都是以某種胚型為主,混合著其它胚型。
胚型的判斷方法
我們可以透過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來大致判斷您的胚型,您一定要記住每個選項的數量哦。
1、您的肩寬與臀圍相比?
A、比肩寬 B、與肩同寬 C、比肩窄
2、穿牛仔褲的時候,腰圍合適,臀部的狀態?
A、臀部位置有點緊 B、臀部位置剛剛好 C、臀部比較寬鬆
3、你的小臂維度看起來?
A、比一般人粗 B、與一般人正常 C、比一般人細
4、中指與大拇指圍住另一隻手腕?
A、碰不到 B、剛好碰到 C、有重疊
5、體重變化狀態?
A、容易增加 B、容易保持體重 C、不容易增加
6、你的身體看起來?
A、圓潤的 、肥肥的 B、方的,有輪廓 ,有線條 C、修長的 ,苗條的
PS:你只需要統計各個選項的數量,就能計算出你的胚型更偏向哪種。
A選項代表內胚型,B選項代表中胚型,C代表外胚型。
雖然胚型是天生的,但並不代表是一成不變的,很多人剛開始鍛鍊的時候,可能是內胚型或外胚型,但最終透過訓練和飲食,可以看起來像中胚型。
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外胚型的人應該怎麼樣調整自己的飲食和訓練,從而達到最好的效果。
分析問題所在
眾所眾知,外胚型的人一般都會顯比較單薄,體重很難增長,自己感覺每天都吃很多東西,但體重卻還是沒有起色。其實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吃的多跟熱量高是兩碼事,因為重量不同於熱量。
人的體重跟熱量是息息相關的,攝入大於消耗,體重一定會增加,所以歸根結底外胚型的人體重無法增加,還是吃的不夠多或者說吃的不對,那應該如何吃的下那麼多東西呢?
飲食建議
1、增加進食頻率:由一日三餐增加為五餐或者更多,每餐儘可能吃下更多的食物,加餐可選用健身小零食如雞胸肉,雞肉丸,香蕉,堅果等。
2、改變進食順序:主食-肉類-蔬菜-湯-水果,這種進食順序會讓身體能夠吃下更多的東西,這種吃法非常接近我們吃自助餐的方式,除了不吃主食。
3、每餐吃大量粗加工碳水:也就是常說的主食如米飯,面,紫薯等而不是薯片,爆米花,因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就是為身體提供能量。
只有身體有充足能量的時候,才有可能增加體重,而且配合訓練的話,多餘的碳水會大量進入肌肉,同時將水分帶入肌肉,會讓你在短時間內看到肌肉變大的感覺。
4、每餐吃大量優質蛋白質:蛋白質是合成肌肉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因為我們增重,更想增肌,所以我們需要大量蛋白質,但往往高蛋白食物也會伴隨著高脂肪,所以我們儘量選擇優質蛋白,如瘦肉,雞胸肉,牛肉,蛋類,奶製品,和豆類,這些食物蛋白質充足,脂肪含量還低,可以滿足蛋白質的同時,還避免了過多的脂肪攝入。
1、抗阻力訓練為主:以每組8-12RM為主,給肌肉足夠的刺激,才能生長出更多的肌肉。儘量遵循以下訓練原則,不過需要注意循序漸進。不斷超越自己。
大重量——有點吃力,但能堅持的重量
低次數——8-12次力竭或者更少
多組數——能做5組絕不做1組
長位移——能做全程訓練絕不做半程
慢速度——動作要有節奏,不能靠甩
短間歇——休息要短,避免訓練3分鐘拍照一小時
總結
所謂的天生瘦,多少年了都這麼瘦,說到底還是吃的不夠多,外胚型的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吃不下那麼多東西,導致攝入量不夠多。
你只要按照上面的飲食建議,體重一定有所變化,這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你還想要儘量增肌,那麼還要配合抗阻力訓練,胚型只會讓你的效果比別人慢,但是並不會讓你沒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