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約2400字,閱讀大概需要9分鐘
非常抱歉,用這個標題毀了我自己也很喜歡的《詩經》名句。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司柳之爭”讓聯想集團以及柳傳志等高管再次處於風口浪尖。司馬南的影片主要涉及了聯想的股權變更問題、高管分紅比例過高、研發投入不足、高管外籍人員比例太高危及資訊保安、資不抵債且有爆雷風險等問題。
“路邊社”的各路高手還扒出了聯想“5G投票門”、國內外產品差價、對美捐贈電腦等一系列黑歷史。
首先表明下個人態度:不管上述的樁樁件件是否屬實,作為一家出身自中國科學院的科技公司,不搞科技研發就是原罪。
柳倪之爭
如今的“司柳之爭”網路躥紅,其實,早在27年前聯想就曾爆發過當時著名的“柳倪之爭”。雖然沒有現在的“司柳之爭”熱鬧,但“柳倪之爭”更值得我們反思。
1994年,同是出身中科院的“聯想雙子星”柳傳志和倪光南產生了嚴重的分歧,總工程師倪光南主張走技術路線,選擇晶片為主攻方向;而總裁柳傳志主張發揮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加大自主品牌產品的打造。
柳倪之爭的結局是倪光南敗北出局,於1995年被解除了聯想總工和董事的職務。柳倪之爭後來被認為是代表了中國企業“貿工技”和“技工貿”兩條路線的爭鬥。
現在回頭看來,如果當年是倪光南勝出,我們現在是否不會因為晶片被人卡著脖子?
其他企業選擇走“貿工技”路線尚且情有可原,畢竟資金和人才是當時最大的制約。但是中科院控股的聯想,本身就具備人才優勢;而且在1994年已經超過了長城,北大方正,浪潮等競爭對手,成為中國最大的計算機公司。
在這樣的背景下也摒棄了“技工貿”路線,生生把科技公司變成了組裝公司,就說不過去了吧!
楊元慶與馬斯克
也是在1994年,柳傳志放手一搏,任命銷售出身的楊元慶為聯想電腦公司總經理。從此,聯想開始在市場和營銷的道路上發足狂奔。
20年後的2014年,馬斯克和楊元慶做客央視《對話》節目。當時是馬斯克帶著特斯拉第一次在中國公開露面,彼時的特斯拉也剛有3萬左右的客戶,雖然不多,但其中包括賈斯丁比伯、萊昂納多這樣的好萊塢明星大腕。
就是因為這些明星客戶的存在,在對話過程中,主持人將話題引向了“粉絲經濟”,並表示對特斯拉的“營銷”方式很感興趣,還誇獎馬斯克將“粉絲經濟”做到了極致——既賺了明星們買車的錢,還讓他們做了免費代言人。
但馬斯克直言自己不喜歡“營銷”這個概念,像是騙人買不好的東西,而好的產品是不需要營銷的。
這可能戳到了楊元慶的痛處,因為他本人所做的就是營銷工作,而且經常對自己構建的聯想分銷體系感到自感。
因此,當主持人問到楊元慶是否羨慕馬斯克這種營銷模式的時候,楊元慶傲慢甚至帶有諷刺的表示,聯想和特斯拉的客戶不是一個數量級,並狂傲地表示聯想每秒鐘就能賣出5臺裝置。
而今,不注重研發的聯想在智慧手機時代的衝擊下市值僅剩下100多億美金,而特斯拉則扶搖直上市值超過1.12萬億美元。
如今的楊元慶已經沒有和馬斯克坐在一起討論問題的資格了。這一切過去了才僅僅7年而已,難道我們不應該反思點什麼嗎?
蘋果與英特爾
一直以來,蘋果電腦都是憑藉著簡潔舒適的外觀、系統穩定流暢以及超高的效能表現走在同類型產品的最前列。
英特爾在晶片領域一直是全球巨無霸式的存在,不論是桌上型電腦CPU市場份額還是膝上型電腦CPU市場份額英特爾都超過了80%,但可能就是因為在霸主的位置上坐久了,這兩年的英特爾不是在擠牙膏就是在跳票。
於是,英特爾停滯不前的製造能力和蘋果對於電腦CPU效能不斷提高的需求產生了矛盾。當蘋果宣佈將終止與英特爾長達15年的合作、改用自主研發的晶片時,很多人都持懷疑態度。
很快,三款搭載蘋果公司自研電腦晶片M1的重磅產品——MacBook Air、13 英寸 MacBook Pro 和 Mac mini,在2020年11月份的蘋果產品釋出會上亮相。
失去了這麼一個大客戶,英特爾開始的時候還回應稱會以做出比蘋果更優秀的晶片的方式來贏回這個客戶。
而就在今年的10月19日凌晨,蘋果公司釋出了兩款晶片M1 Pro和M1 Max,已經對競品PC晶片實現了全面超越,英特爾要想再挽回蘋果已經基本不太可能。
蘋果之所以能在晶片領域迅速崛起,除了英特爾的拉胯表現,自身的戰略佈局也非常關鍵,庫克就多次表示過“把擁有和控制我們產品背後的主要技術作為長期戰略”。
如果我們聯想也有蘋果這樣的研發實力,是不是也就不用看高通的臉色?是不是也就不用在國外走低價策略?是不是也不用低三下四跑去搞捐贈?但研發實力和研發投入一定是成正比的。
作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蘋果的研發投入尚且佔總營收的接近7%。華為近幾年之所以能夠崛起和高達15%的研發投入佔比也有很大關係。
而聯想在這一項上交出的答卷是不到3%,就算沒有高達利潤30%的高管分紅或者柳傳志、楊元慶的億元年薪,單就這一點也是說不過去的。
“當”與“立”
司馬南在影片中多次提及了“資本家”的概念,除了柳傳志以外,還爆了一眾高管、秘書、女兒柳青和滴滴的黑料。
不過在我看來,不管是“資本家”還是“企業家”,用“湯師爺”的話說——掙錢嘛,生意,不寒磣。資本市場也是商業生態的一個組成部分,規範即可。
但話說回來,悶聲發大財和賠本賺吆喝最好還是二選一,“又當又立”總是不好的。就像另一位剛從神壇上跌落的“傑克馬”,一邊圈錢一邊高喊對錢沒有興趣,這總是不好的嘛!
柳傳志老早就被捧到了“中國商業教父”、“改革先鋒”的位置上,他本人對此也甘之如飴。最近的“司柳之爭”中,也有人拿出這些榮譽頭銜來替柳傳志喊冤。
普通人搞國內外差價、給美國人捐裝置可能不會引起多大風波,但既然你已經登上了神壇,也願意當“中國商業教父”,還這麼低聲下氣的去國外“叫父”,也就難怪會被指責和被懷疑另有所圖了。
在改革開放風起雲湧的四十年中,在國企改制的時代背景下,由公轉私的肯定不止是聯想,楊柳“一億”也肯定不是孤例。
一方面,我們不能過多地去翻歷史的舊賬,不要拿今天的標準去衡量過去的事情;另一方面,既然問題已經浮出了水面,我們也不能以“打擊民營企業積極性”為由繼續迴避問題,只有解決了生產關係問題才能進一步解放生產力。
最後以小平同志的名句收個尾——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