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網路(非官方)
袋獅(學名:Thylacoleo)生活於澳大利亞的有袋類食肉動物,也可能是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大的哺乳動物。生存於上新世末至更新世末的澳洲。
袋獅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食肉性動物,也是最大的肉食性有袋類。它很喜歡在森林,林地,灌木叢帶及河谷等地進行捕食。它是有袋類中專門的獵食者,它的前肢極度強壯,有可收縮的爪,這都是有袋類中未曾有過的。它有鋒利的裂齒及強壯的顎肌,可以從獵物撕開一大片的肉。這些特徵綜合起來估計它有可能會攀樹,並儲存獵物的腐肉。袋獅肩高75釐米,長1.5米。它們平均重101-130公斤,個別的可重達124-160公斤。它們的體型差不多像雌獅及小型老虎。
袋獅想象圖(圖片來源於網路)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報道,現如今澳大利亞大陸並沒有什麼陸地掠食性動物,但在三萬年前的澳大利亞大陸存活著一種叫做“袋獅”的有袋食肉性動物,這種滅絕的物種在遠古澳大利亞相當於劍齒虎在南美大陸的地位,它體型龐大,撕咬力強,是兇猛的頂級掠食性動物。
袋獅化石(圖片來源於網路)
透過對研究動物的頭骨化石,科學家在已經滅絕的食肉哺乳動物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結論。該生物是所有食肉性動物中咬力最強的,但這種體重重達一百多公斤的生物最後一次出現在澳大利亞大陸上漫步已經是三萬年前的事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最有望借科學“起死回生”的已滅絕動物之一
這種頂級掠食者生存於上新世末至更新世末的澳洲,滅絕於4.6萬年前,並不算很久遠。它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肉食動物,體型與雌性的獅子或老虎相當,但從親緣上來講跟獅子關係可不大,作為有袋類,它與考拉和袋鼠的關係倒是更近些,儘管它那些鋒利的裂齒及強壯的顎肌,可以從獵物身上撕開一大片的肉。
袋獅想象圖(圖片來源於網路)
而如此兇猛的野獸如今為何消失匿跡呢?
袋獅滅絕原因是因為袋獅缺乏發達的犬齒及其祖先是植食性動物,沒有主動攻擊性、餓了就食草導致袋獅滅絕。
袋獅更多是在平原地帶活動的,而不是在森林或灌木林中,食物鏈的減少導致袋獅滅絕。
氣候變化導致袋獅滅絕,許多學者之所以傾向於氣候變化的影響,認為始於7萬年前的乾旱逐漸讓澳大利亞大陸上大面積的桉樹林縮小,大部分地區成為不毛之地,導致大型動物滅絕。
人類活動導致袋獅滅絕,人類活動是大型動物滅絕的重要原因。但是不一定緣於密集的狩獵活動,低強度的狩獵也可能對物種造成重大影響。
在人類不算長的歷史中,共發生過三次滅絕生物的浪潮。第一次是以採集者的身份,第二次是以農民的身份,第三次是以工人的身份,每切換一次身份,人類向自然的索求就越大。從人類誕生的那刻起,就無時無刻向自然索取各種各樣的資源,以滿足自身的需求和慾望,這就是人類的本性。也許我們現在討論人類的滅絕還為時尚早,但如果我們還是不能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繼續放任我們貪婪的本性,那一天終究會離我們越來越近,希望人和自然和平相處,共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