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8 日的《熱心腸日報》,我們解讀了 9 篇文獻,關注:鹽,飲酒,房顫,糖尿病,亞麻酸,素食,大腸癌,炎症性飲食,牛奶。
NEJM:如何食鹽才健康?(綜述)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91.245]
① 人們普遍認為高鹽可導致血壓升高,而研究發現低鹽飲食並不會降低死亡率;② 最近的隨機試驗表明鈉和鉀攝入的比例尤為重要,不僅可降低血壓,而且可降低中風、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其它原因導致的死亡率;③ 除了降低鹽攝入量外,全面改變飲食模式對降低血壓也很重要;④ 高鉀攝入量不僅能降低血壓,而且能顯著降低鹽敏感性;⑤ 膳食纖維或透過調節腸道菌群改善高鹽飲食誘導的菌群失調,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可透過啟用Treg細胞而降低血壓。
【主編評語】
鹽的攝入對於維持機體的滲透壓等生理指標非常重要,但是機體記憶體在一個鈉平衡,需要保證鈉的濃度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本文深入分析了鹽的攝入與高血壓、死亡率等風險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鹽中的鈉、鉀比例可能比關注食鹽的量更重要。(@Bingbing)
【原文資訊】
Insights into Salt Handling and Blood Pressure
2021-11-18, doi: 10.1056/NEJMra2030212
蘇州大學:高鹽飲食如何降低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力
EMBO Reports——[8.807]
① 高鹽飲食可抑制IFN-I誘導的抗病毒活性,以促進病毒感染,但不抑制IFN-I訊號轉導;② 高鹽飲食可促進p97的Lys663乙醯化,從而促進泛素化蛋白的招募,以增強蛋白酶體依賴性途徑的蛋白降解;③ p97的Lys663乙醯化可招募並降解USP33(後者是Viperin的去泛素化酶),以降低病毒感染過程中的Viperin表達,從而抑制宿主的抗病毒能力;④ 病毒感染期間切換為低鹽飲食,可顯著增強Viperin的表達,從而提高宿主的抗病毒能力。
【主編評語】
蘇州大學的鄭慧團隊在EMBO Reports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高鹽飲食透過啟用p97介導的USP33降解,以降低抗病毒蛋白Viperin的表達,從而降低小鼠的抗病毒免疫應答的機制。(@aluba)
【原文資訊】
High salt activates p97 to reduce host antiviral immunity by restricting Viperin induction
2021-11-15, doi: 10.15252/embr.202153466
JAMA子刊:個體化試驗揭示飲酒可誘發房顫
JAMA Cardiology——[14.676]
① I-STOP-AFib研究納入446名有症狀的陣發性房顫患者隨機分配至測試組和常規監測組,測試組按指示在6周內,隨機選取1周暴露或者避免自主選擇的潛在房顫觸發因素(如咖啡因,酒精,睡眠減少,運動,左側臥,脫水,大餐,冷食等);② 對完成試驗的320人分析顯示,兩組的房顫對生活質量影響評分無顯著差異;③ 在干預後的4周隨訪內,與常規組相比,測試組房顫發作風險減少40% ;④ 所有觸發因素,只發現酒精暴露與房顫事件的風險顯著增加相關。
【主編評語】
單病例隨機對照試驗(n-of-1)設計能對陣發性房顫個體化的觸發因素做出測試,近期發表於JAMA Cardiology的一項研究表明n-of-1觸發測試沒有提高房顫相關的生活質量,但減少了房顫發作的次數,此外發現酒精會增加房顫事件的風險,但尚未發現咖啡因等其他因素增加房顫風險。本研究提示某些行為可能會影響離散性房顫發生的機率,但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援個體化觸發測試能提高房顫患者的生活質量。(@陳彬林)
【原文資訊】
Individualized Studies of Triggers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I-STOP-AFib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2021-11-14, doi: 10.1001/jamacardio.2021.5010
2型糖尿病患者減重還需要吃得少
Diabetologia——[10.122]
① 納入19項關於減重膳食的薈萃分析,進行傘狀評估;② 與低熱量膳食相比,極低熱量膳食的減重效果最佳,配方替代餐效果也較好;③ 低碳水膳食並不比高碳水/低脂膳食的減重效果更好;④ 高蛋白膳食、地中海膳食、高單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素食和低GI膳食幾乎沒有明顯減重效果;⑤ 在16項干預研究中,低熱量替代膳食、配方替代餐和地中海膳食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1年後緩解率分別為54%、11%和15%,其他幾種膳食對無顯著效果或有嚴重偏倚風險。
【主編評語】
減重對於2型糖尿病的管理和緩解至關重要,但是現在仍不確定哪種膳食可以有此效果。本文系統分析了現有減重膳食的RCTs資料。分析結果顯示,極低熱量膳食或者配方膳食或許是2型糖尿病患者減重的最有效膳食,而其他膳食模式似乎對此並無顯著效果。針對2型糖尿病的全營養替代配方膳食是在2糖尿病緩解方面最有效的膳食。同時,文章也發現現有實驗證據多在1年或更短的時間內,2型糖尿病的緩解或患者的減重膳食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Bingbing)
【原文資訊】
Diets for weight management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 umbrella review of published meta-analyses and systematic review of trials of diets for diabetes remission
2021-11-17, doi: 10.1007/s00125-021-05577-2
薺藍油改善高血壓患者糖代謝而非脂代謝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7.045]
① 代謝紊亂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每日攝入約含1.5g ALA的薺藍油,6個月後,其增加了體內的ALA、EPA和n-9二十碳烯酸含量;② 薺藍油的攝入對心血管引數無影響;③ 但是,血流介導的舒張功能變化與EPA含量的升高有關;④ 同時,薺藍油還可以增加空腹血糖和胰島素抗性的穩態,但是並不影響血漿脂質、炎症和氧化因子;⑤ 胰島素抗性的穩態變化與二十碳烯酸的增加有關;⑥ 各組之間的營養攝入無明顯差異。
【主編評語】
薺藍油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亞麻酸(ALA)。本文探究了薺藍油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攝入薺藍油後,患者的糖代謝穩態得到改善,但血脂以及心血管疾病相關指標並無明顯變化。(@Bingbing)
【原文資訊】
The effect of camelina oil on vascular function in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study
2021-11-15, doi: 10.1093/ajcn/nqab374
Lancet子刊:植物基飲食對胃腸道健康百利而無一害?(觀點)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18.486]
① 植物基飲食對整體和胃腸道健康有多種好處,如與降低結直腸癌和炎症性腸病的風險有關;② 但在強調植物基飲食時存在兩個常見誤區,一個是植物基飲食需要完全消除動物來源,其二是認為所有植物性食物都很有營養;③ 在胃腸疾病患者中實施這些植物基飲食模式時,需要考慮多種因素例如:存在營養不足的風險,此外攝入較多可發酵碳水化合物類食物會導致功能性胃腸道症狀如腹痛和腹脹,還有可能加重潛在已有的飲食失調行為。
【主編評語】
植物基飲食(Plant-based diets )是以攝取植物性食材為主要飲食來源的飲食方式,它正迅速成為最流行的飲食方式之一,因為它們對健康有多種益處。總的來說,植物基飲食強調更多的植物性食物,如全穀物、水果、蔬菜、堅果和豆類,而犧牲動物性食物,如肉、魚和奶製品。儘管多種飲食模式——包括地中海飲食和地球健康飲食,以及素食主義和純素食主義——都屬於植物基飲食的範疇,但動物食物被避免的程度各不相同。但植物基飲食也並非百利而無一害的,近期發表於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的一項觀點文章介紹了植物基飲食對健康特別是胃腸道健康的潛在益處和可能的風險,作者建議在專業營養師指導下實施。(@陳彬林)
【原文資訊】
Plant-based diets in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something, nothing, or everything?
2021-12-01, doi: 10.1016/S2468-1253(21)00380-0
JAMA子刊:硫代謝微生物飲食或增加結直腸癌風險
JAMA Network Open——[8.483]
① 納入214,797名受試者,在5,278,048人-年的隨訪期間,共發生3217例結直腸癌;② 共519名受試者攝入硫代謝微生物飲食,表現為較多地攝入低卡路里飲料、炸薯條、紅肉、加工肉類,較少地攝入水果、黃色蔬菜、全穀物、豆類、綠葉蔬菜、十字花科蔬菜;③ 校正其它風險因素後,對硫代謝微生物飲食的高依從性與結直腸癌風險增加顯著相關(HR=1.27);④ 亞組分析顯示,硫代謝微生物飲食與遠端(而非近端)結直腸癌風險增加顯著相關。
【主編評語】
硫代謝細菌可飲食中的硫還原為硫化氫,並與結直腸癌風險相關。JAMA Network Open上發表的一項前瞻性佇列研究結果,對超過20萬名受試者進行20多年的隨訪後發現,硫代謝微生物飲食(可導致硫代謝細菌的富集)與結直腸癌風險增加相關。(@aluba)
【原文資訊】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ulfur Microbial Diet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2021-11-12,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34308
炎症性飲食或增加痴呆風險
Neurology——[9.91]
① 納入1059名受試者(平均73.1歲,40.3%為男性),在平均隨訪3.05年期間,共確診了62例偶發性痴呆;② 基於45種與炎症標誌物(IL-1β、IL-4、IL-6、IL-10、TNF-α、CRP)相關的食物指標評估受試者的飲食炎症指數(DII);③ DII每增加1個單位,與偶發性痴呆的發病風險增加21%顯著相關(HR=1.21);④ DII最高者的偶發性痴呆風險是DII最低者的3倍(HR=3);⑤ 趨勢檢驗也具有顯著性,說明DII與偶發性痴呆的發病率之間存在存在劑量效應關聯。
【主編評語】
來自Neurology上發表的一項前瞻性佇列研究結果,對超過1000名老年受試者進行3年左右隨訪後發現,飲食炎症指數與痴呆風險呈顯著正相關,並存在劑量效應關聯。(@aluba)
【原文資訊】
Diet Inflammatory Index and Dementia Incidence: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2021-11-10,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12973
國內團隊:多喝牛奶有利於骨健康 (薈萃分析)
Advances in Nutrition——[8.701]
① 納入20項隨機對照實驗,補充牛奶可以微量但顯著地增加臀部和腰椎部位的骨密度(BMD),但並不影響全身和股骨頸BMD;② 補充牛奶降低終端前肽膠原型別1[P1NP]、1型膠原C端肽[CTx]、1型膠原N端肽 [NTx]以及甲狀旁腺素PTH水平,增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 [IGF-1];③ 維生素D加強奶還可以增加25(OH)D水平;④ 但補充牛奶並不影響骨鈣素和骨鹼性磷酸酶[BALP]的水平;⑤ 額外補充牛奶可能透過鈣-維生素D-PTH軸,骨重塑率和生長激素/IGF-1軸維持骨穩態。
【主編評語】
牛奶含有很多對骨健康有益的營養素。但是,牛奶也含有D-半乳糖,可能對骨健康不利。蘇州大學刁福壽(Khemayanto Hidayat)、秦立強和內蒙古伊利集團劉彪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在Advances in Nutrition發表研究,對已有20項隨機對照實驗進行薈萃分析。分析結果顯示,補充牛奶對骨健康的很多指標都有利。並且,文章基於牛奶對骨健康相關指標的的分析,指出了牛奶可能維持骨穩態的可能機制。但是,文章也發現目前的研究結果有限,資料也並不統一,需要進一步的對照控制實驗。(@Bingbing)
【原文資訊】
The Effects of Milk Supplementation on Bone Health Indices in Adult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2021-11-18, doi: 10.1093/advances/nmab136
感謝本期日報的創作者:this little piggy,勒布朗,陳彬林,Bingbing,aluba,CURE
點選閱讀過去10天的日報:
11-27 | 9文聚焦:菌群與呼吸道疾病
11-26 | 今日Science重要綜述:腸腦之間的炎症訊號
11-25 | Nature雙發:菌群怎毀降糖藥效+中國減脂研究新突破
11-24 | 中農大連發2篇Microbiome:深度解碼蜂腸菌
11-23 | 戰腸炎:9文一覽近期必讀基礎和臨床進展
11-22 | 秦環龍等STTT:“促癌壞菌”卻增強免疫治療效果
11-21 | 46分頂刊疾呼:忽視腸菌的臨床營養缺陷重重(附一圖讀懂)
11-20 | 如何寫好人類微生物組論文?《自然·醫學》發表百名專家指南
11-19 | 今日Science:少吃點,抗衰老?8頁綜述詳論
11-18 | 李飛等Microbiome:抗癌藥傷睪丸,腸道菌群是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