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社會中,沒有血緣關係的收養行為比較常見,但在自然界中,這種收養行為是一種不太常見的現象。
在自然界中,動物和自己成年子女組成的家庭形式非常少見,許多動物在子女成年之後,便會將其驅逐出族群,讓其自生自滅。
但也有少數動物在成年之後依然留在族群中生活,這是因為這些動物在家庭或族群中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在非洲,狐獴作為社會性群居動物,只有狐獴女王有繁衍的權利,但是整個族群的成年狐獴都會選擇照顧好女王的幼崽;作為靈長目動物的黑猩猩也會照顧族群中的幼年黑猩猩。
個體成員願意照顧族群中的幼崽,這些幼崽都是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也是為了將自己的基因傳承下去,所以這也是一種利己行為。
自然界中照顧有血緣的幼崽的行為和動物間的收養行為,是兩種完全不同型別的行為。在人類社會中,收養行為帶有奉獻的意味,而在動物中,這種收養行為實在是讓人非常費解。
動物收養和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甚至是不同種類的動物,不但降低了本身存活的機率,也減少了自己基因通過後代傳承的可能性,所以一般人認為,動物的收養行為是得不到任何好處的。
科學家的觀察發現,這種收養行為其實和“善良”一詞沒有一點關係,反而有些個例明顯對“養父母”更加有利,收養行為的受益者有時候不僅僅是動物幼崽,對它們的“養父母”以及它們的後代也是非常有利的。
杜鵑經常將卵產在其他鳥類的鳥巢中,其他鳥類會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撫養小杜鵑長大,同時,寄生杜鵑在出殼後便會憑藉體型優勢將其他雛鳥踹出鳥巢,與杜鵑同巢的雛鳥難逃一死。
在杜鵑的DNA中就是蘊含著排除異己的本能,此後,杜鵑就可以得到養父母百分百的照料和源源不斷的食物,“獨生子女”的優勢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科學家發現棕腹杜鵑的雛鳥翅膀下面長有鳥頭一樣的紋理,當它張開翅膀時乞食時,就像幾隻小鳥同時張嘴,可以從養父母嘴裡得到更多的食物。
褐頭牛鸝也是一種寄生鳥類,褐頭牛鸝的雛鳥不會將其他同巢雛鳥殺死,而是誘使養父母帶回更多的食物後,再從其他雛鳥口中奪食,而鳥類的這種收養行為也被稱為繼承性收養行為。
繼承性收養行為一般只對寄生動物有利,但科學家也有過一些特殊的發現。
6年前,西班牙科學家發現斑翅鳳頭鵑的雛鳥也不會殺死同巢雛鳥,並且身體表面會分泌一種非常刺鼻的臭液,可以保護同巢雛鳥免受天敵的獵食,寄生鳥類和寄主鳥類都能獲益。
從2008年開始的5年間,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們,在本地的國家公園內追蹤觀察了近350只幼年袋鼠的生存情況。一共發現了11只小袋鼠的替換行為。
其中有4例是雙方袋鼠媽媽主動互換幼崽;還有4例是袋鼠媽媽認錯了自己幼崽;另外三例科學家也沒有找出原因。
科學家發現,母袋鼠要抓回小袋鼠之前,都要聞一聞它們身上的氣味,從而區分是不是自己的孩子,然後才將小袋鼠拽回育兒袋。
而遇到危險時,母袋鼠可能會省略掉“聞氣味”的行為,直接讓附近的小袋鼠跳入育兒袋,然後逃離現場,由於母袋鼠的疏忽,才出現了替換小袋鼠的行為。
在自然界中,還有一種主動出走的“尋求收養行為”,一種以薄荷果實為食物的土蝽是非常盡職的媽媽,但當蟲卵孵化成功後,並不是每一隻土蝽媽媽都能找到足夠的食物。
這個時候,幼蟲為了獲得更多的食物,會拋棄自己的媽媽,另外尋找養母,而這種行為在海鷗和藍腳鰹鳥中也比較常見,為了食物,頭也不回地投入養父母的懷抱中。
自然界中還有一種被無情利用的收養行為。科學家發現,雌性美洲慈鯛經常會收養一些體型較小的慈鯛魚寶寶,這種收養小慈鯛的雌魚後代的成活率明顯要更高出很多。
這是因為當天敵來臨時,這些收養的體型較小的慈鯛魚寶寶將會變成獵食者的食物,而慈鯛親生的魚寶寶則很少受到傷害。
美洲慈鯛這種收養行為非常普遍,有近五分之四的雌魚都會收養體型較小的小慈鯛,對於慈鯛媽媽來說,收養的孩子就是親生孩子的肉盾。
這一系列動物的收養行為,讓人感覺到大自然的神奇。人類只揭開了少部分收養行為的謎題,許多動物收養行為的真正原因,還等待著科學家們去探索發現。圖片來自網路,侵聯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