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牛媽彭小蹦
(1)
“訊號解讀”——
當孩子樣樣都要和你對著幹,那說明他想要有更多的權力,這種權力往往是指他自己對生活的一種掌控感,比如,自己決定吃什麼、穿什麼、玩什麼,而現實生活中,可能受到了桎梏,讓他感到很不舒服。
其本質是由於孩子長大了,父母還沒有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還停留在原地,孩子沒有得到更多應有的權力。孩子不會立馬就釋放這些訊號,而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壓制”之後,孩子才會去反抗。
這種訊號最明顯是2歲和青春期,2歲的孩子會將“我就不”掛在嘴邊,很容易識別,但青春期的叛逆就讓人頭疼了,比如你希望孩子鍛鍊身體,懂禮貌和人熱情打招呼,他們可能幾年都學不會,並且不會告訴你,他們故意的。
“應對方法”——
出現這樣的情況,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退出戰鬥,不要和孩子對著幹,多聽聽孩子的想法,比如我曾經讓一位媽媽試著這樣對青春期兒子說:”媽媽之前一直讓你待人有禮貌,熱情打招呼,本意是希望你能有好的人際關係,但後來媽媽發現,你和老師相處很熱情很有禮貌,這說明是媽媽多慮了,媽媽為自己的不信任道歉,今後不管你怎麼做,我不會再做任何提示了,因為我相信,不管你怎麼做,你肯定有自己的考量。“孩子一開始會觀望,望著望著就好了。
(2)
“訊號解讀”——
當孩子行為倒退,他在向父母爭取更多的愛和關注。
出現這樣的訊號,往往是因為孩子受到“愛的威脅”,比如媽媽和孩子有了短暫的分離,媽媽離開後,孩子可能不哭不鬧,一直忍著直到媽媽回來,各種作各種矯情各種無理取鬧,是因為孩子想透過這樣的方式彌補一下媽媽離開後的感受,用索取更多的愛來填補媽媽離開後的失落感受。
類似的情況,還有家裡出現老二後,老大發現,那個什麼也不會的老二得到了父母更多的照顧,所以就會模仿,示弱,以此獲得更多關注。
除此之外,孩子的行為倒退還可能出現在被溺愛的小孩,他們會透過不斷示弱,來讓周圍的人圍著自己轉,而得到價值感和滿足感。
“應對方法”——
試著和孩子共情,並引導孩子試著用正確的方式和父母連線。比如:“媽媽知道你想讓媽媽多陪你,媽媽也想多陪你呢!你慢慢吃,我就在這陪你,不著急。吃完了媽媽還陪你一起玩跳高高的遊戲。但是明天媽媽得上班哦,下班後還是這樣陪著你!”
(3)
“訊號解讀”——
孩子呈現出這樣的語氣,不要只當童言童語,或許,真的因為哪一次事情,讓孩子“傷心”了,要趁機解開那個心結。
“應對方法”——
聽孩子說,比如:“寶貝剛才說大人說話不算話,媽媽想聽你說說,你是怎麼想的呢?”孩子很可能就會說出內心的“不愉快”,如果真的是說到沒做到,道歉就好了。
(4)
“訊號解讀”——
這是青春期非常常見的一幕,父母認為孩子不溝通,孩子認為父母不懂自己,“說了也沒用”。孩子在求“理解”和“認可”。
當孩子呈現出這樣的狀態,說明孩子感動溝通受阻,父母應該少說多聽,讓孩子重新有表達自己的想法。青春期期間,作為父母多聽少說,才能對孩子有影響力,如果動不動就提一堆建議,那麼孩子會覺得自己說的話,父母根本沒聽進去,沒有尊重自己。
“應對方法”——
少說,多聽,保持積極傾聽不是不說話,而是表達我們的信任和興趣,比如:“你說的這個,我很有興趣”“你再多說一點,我想多聽你說說”“很有意思的樣子,你繼續”,都不知道孩子怎麼想的,就開講道理,是很無用的。孩子說不定比你懂的還多,可你一講道理,就算你的功勞了,那孩子肯定不幹了,沒價值感了呀。
(5)
“訊號解讀”——
上圖的孩子還願意表達”說了也沒用“,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不再想說任何話了。因為上圖的孩子,可能得到的回應是:”“怎麼沒用了,叫你說又不說,我們還要怎麼對你?!”你看,說了不但沒用,還得挨批。
“應對方法”——
沉默,拒絕溝通,說明親子之間的信任關係已經透支嚴重。要完全換一個思路,重新和孩子連線。
這個時候,對父母的挑戰比較大,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肯定不是一下就能調整自己的,最好是可以找到專業的人員支援,解開親子之間的隔閡。
(6)
“訊號解讀”——
孩子做不好事情頻繁發脾氣,急躁,不要只怪孩子脾氣隨了誰,這其實是”自卑感“累積的一個徵兆。”自卑感“是一種人人都有的感受,當自信心比較充足時,我們是可以忍受暫時的不夠好,但是自卑累積到一定程度,復原能力就會低,就容易陷入在自卑情緒中出不來,所以情緒就會波動起伏大,暴燥。
“應對方法”——
第一步還是要接納孩子的情緒,然後不要因為害怕孩子生氣就輕易放棄,隨他去。父母一定不能不管不顧,而是積極幫助孩子走出困境。幫助孩子一點一滴,透過戰勝困難的方式,走出困境,從做成了某件事中獲得能量感。
(7)
“訊號解讀”——
當孩子吹牛、撒謊、找藉口頻繁,那多是孩子的無奈之舉。孩子透過自己的經驗審時度勢,才決定撒謊。一般來說,是孩子無法應對父母的過度懲罰。
“應對方法”——
允許孩子犯錯,更要給孩子去改錯、承擔責任、承擔後果的機會。
(8)
“訊號解讀”——
這或許是普遍的痛,但大多數孩子的行為是很難達到父母的節奏,尤其是現代社會城市父母的快節奏生活。孩子出現這樣的訊號,是指明顯比平時更磨蹭、拖拉,比如寫作業拖延半小時以上才開始寫,那肯定是故意的,不願意去做這件事。
“應對方法”——
多去聽孩子的困難,一般對小學生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學不會”“太難了”“作業太多了”,還有一個很重要,“在學校不開心”。所以,要去找到拖延的原因,然後再去幫助孩子。
(9)
“訊號解讀”——
夢境是一個人的心理活動的反應,當孩子出現睡眠問題,頻繁夢到妖魔鬼怪,說明孩子白天的心理壓力大,精神緊張。
“應對方法”——
多關心孩子在學校、家裡的壓力,必要時可以求助專業的人員,可以更快速找到方向。根據我的經驗,通常孩子的壓力來自老師和同學,老師的否定、批評和否定,同學的孤立等。
(10)
“訊號解讀”——
說明孩子出現了社交困難(注意,我說的是頻繁送東西給別人)。可能是孩子在討好,或者被迫。
“應對方法”——
不要帶著急切和責備的口吻,聽孩子說說,送給了誰,有什麼感覺和收穫,找到孩子的原因和動機,再引導孩子。
(11)
“訊號解讀”——
所謂沉迷,不是說接觸網路就叫沉迷,多數孩子都喜歡電遊,判斷沉迷的重要標準是,孩子會因此而躲避、逃避現實的生活,比如現實中的學習和社交、現實生活中的娛樂生活。
出現這樣的問題,通常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失去了信心,找不到成就感,不能吃苦,所以才會轉移到虛擬世界,用輕鬆的方式獲得成就感。
“應對方法”——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幫助孩子在現實中獲得滿足感。如果孩子真的沉迷網路,逃避現實,父母會非常難,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一些放棄自己的趨勢,如果親子關係良好,會比較容易,但這個很少見,多數孩子走到這個階段,親子關係也陷入冰點。如果親子關係也不好,建議求助專業人員的協助。
(12)
“訊號解讀”——
社交挫折。社交上的困難,比學業還重要。孩子或許被孤立,或者被欺凌。千萬不要認為為什麼不鼓勵別人,一定是孩子自己的錯。不要忽視了孩子的求助訊號!
“應對方法”——
社交挫折,不一定是因為交朋友的方法,或者朋友不友好,最根本的還是要關注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心。在群體中,孩子對自我的判斷很大程度影響他的社交能力,當然,總是讓孩子受挫折的環境也是不利的。
除此之外,還要引導孩子不要以自我為中心,關注班集體,關心朋友。
(13)
“訊號解讀”——
窩裡橫,可能正因為在外面慫,這是一個惡性迴圈。外面慫的孩子,可能是因為自卑、被欺凌等原因,所以更加需要在家獲得滿足感。而在家過度的滿足,又進一步造成孩子沒有足夠的同理心、共情能力,出去後朋友少,被排擠。
“應對方法”——
重塑孩子的自信心,在家裡不要以孩子為中心。
(14)
“訊號解讀”——自卑感累積的訊號。
“應對方法”——當孩子總是放棄,不要著急上火暴躁指責,這樣只會加重孩子的自卑感。和孩子的能力、態度都沒太多關係,孩子也急切想做好,越是著急越是做不好。所以,最重要的是幫孩子搭建腳手架,讓孩子能感受到自己一點點向上爬的能量。
/end/
我是牛媽彭小蹦,兩個孩子的媽媽,畫漫畫的心理諮詢師,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專委會理事,出版書籍《成長,不慌張》,8年專注家庭關係成長路,2年心理諮詢,1000多篇文章,和幾十萬媽媽的成長故事,致力於活出從容與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