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梁 平
教勤連為獨立伙食單位,司務長是詹新華,負責管理連隊伙食。給養員是劉達培,負責採購食品。炊事班長是葉依樓,負責班裡炊事等工作。
原幹校禮堂大門外,左起邱水才、張祖桂、劉達培、梁平,攝影於1976年10月
全連一百七八十號人員聚在一個食堂用餐。
廣播開飯號吹響後,由值班排長迅速集合好隊伍,依次進入食堂。要等待時,也會先唱一首或幾首歌再進去,隨之立即就餐。
用餐時,要求坐姿端正,規定不準大聲說話,更不允許濫倒飯菜的浪費行為。
實行分餐制,以班為一桌,連部五大員和連首長同桌,與總機班女兵桌相鄰。
一日三餐由小值日提前十五分鐘進入食堂,負責分好菜或打好飯。飯後小值日要協助打掃衛生後才離開。
節假和週日時,小值日還要被派去炊事班幫廚,諸如擇菜、洗菜和做煤球、餵豬、清理豬圈等。
那時部隊生活比較艱苦,大鍋飯、大鍋菜,吃的很簡單。我們連隊食堂開的是一類灶,伙食標準費每天每人四角七分錢,大部分食品憑票證供應。
一般早餐是饅頭、稀飯、什錦菜、甜蒜頭,黴豆腐;中餐是米飯、炒蔬菜,有的蔬菜會加少許豬肉,也有新鮮魚、雞蛋等葷菜;晚餐也是米飯、炒蔬菜,有時會煮些自壓的麵條。
食堂也會有計劃的加餐,改善伙食。比如早餐炸油條配稀飯、豆漿;中餐紅燒肉配精面饅頭;晚餐精面肉餡包子配稀飯等。
平時的饅頭,麵條用一角四分錢一斤的麵粉,節日或加餐時用一角七分錢一斤的精麵粉。
連隊營房周邊開有大片菜地,連部也分有幾塊,蔬菜大部分能自給。
我們根據季節來種菜,包菜、空心菜、白菜、芥菜、長豆角、四季豆、茄子、辣椒、蘿蔔、苦瓜、黃瓜等都有種過。
炊事班會自磨豆腐,每週能吃上幾次營養豐富的新鮮豆制菜品。還會製作鹹菜,把各班收穫的芥菜、蘿蔔、長豆角、黃瓜等蔬菜醃製成鹹菜,當早餐和中晚餐的小菜。
炊事班還圈養了幾頭生豬,放養了幾隻山羊,餵養了幾條土狗。節日或加餐時,會宰殺大肥豬或山羊、土狗,以犒勞全連戰士們。
後來,部隊在院內劃給連隊一口魚塘和十來畝水田。連隊增加了副業生產,養魚又種水稻,伙食好辦多了。
部隊有傳統,戰士們過春節少不了象徵思念、團圓、快樂的水餃。1976年新春佳節早餐後,連裡以班為單位到炊事班領回精麵粉和韭菜餡料,各班自包自煮自吃。
連部也不特殊,領來餡料、麵粉自己做,好有連首長們參加,最早開煮開吃。
這是我在教勤連當兵時,度過的唯一春節。
同鄉陳國彬在學員參訓隊炊事班時,有天隊裡食堂做了好吃的肉包,打電話叫我過去吃。我放下電話隨手拿來幾張舊報紙,騎上腳踏車立馬趕到參訓隊食堂。
我在武大學習時,陳國彬(右)出差路過武漢,合影於黃鶴樓(1987年5月18日)
陳國彬上去把大蒸籠蓋移開,挑選些肉多皮薄又透明的大肉包,我美滋滋的吃飽後,還用舊報紙包回一些供連部戰友們分享。
戰友探親歸隊時,從家鄉帶來的土特產也會拿來連部分享。尤其是連長每次從上海帶來的火腿肉、巧克力、怪味豆等食品更是好吃不得了。
有天晚上熄燈號響後,連長神神秘秘的把我們連部幾個戰士叫到他宿舍。他把剛蒸好的火腿肉切成了小片,開了瓶四特酒,要與我們共享。
那片片火腿肉,冒出陣陣的肉香味,還有白酒的醇香味,吃了還想吃。不勝酒力的通訊員周木元和司號員胡敦榮喝得有點高了。
2017年7月,司務長詹新華(中)來贛州看望,左起劉振強、梁平、丁振洪,右起龍厚柏、胡敦榮、劉明日
1976年立夏的一天,司務長詹新華邀我一起騎腳踏車,去新建縣某公司朋友老肖家(去往縣城途中的衛東大隊)玩。
我倆在他家喝茶、吃飯,米粉肉、燜大塊魚等美食吃了個夠。那種滋味至今也沒忘掉。
(待續)
作者梁 平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