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貝爾UH-1“休伊”系列直升機在越南戰場證明了自身的價值,但在60年代中期,“休伊”在戰場上也開始暴露缺陷,美國陸軍不得不開始考慮該型飛機的後續型號,隨著戰爭持續十年,突擊運輸直升機的替換需求也愈加緊迫。

貝爾UH-1“休伊”系列直升機
1972年1月,美國陸軍公佈了新機型的設計需求,要求該型飛機要在效能、生存率和維護性方面達到新的標準,經過長達7個月的篩選,波音·伏托兒和西科斯基兩大公司入圍,每家制造商都獲得了兩架地面測試機和三架試飛原型機的合同,並透過廣泛試飛來一決勝負。
1976年,美國陸軍對兩家公司的原型機進行了徹底評估,很不幸的是西科斯基公司的原型機不慎降落在肯塔基州坎貝爾堡附近的一處密林中導致旋翼受損,但沒有人員傷亡,飛行員自行更換旋翼後飛回基地。

越戰期間的貝爾UH-1“休伊”
同年12月,西科斯基公司獲得了最後勝利,獲得了首批UH-60“黑鷹”的訂單,新機在隨後幾年裡陸續交付陸軍服役,時至今日,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該機衍生出了超過30種的不同型號和外銷版本,相繼出口全球20多個國家,同時還保持著從13米上空墜機無傷亡的紀錄。
UH-60A“黑鷹”機長19.76米,高4.05米,旋翼直徑16.36米,旋翼面積210平方米,空重4819千克,最大起飛重量9980千克,配備兩臺通用T700-GE-701渦軸發動機,航程592公里,最大飛行速度為357公里每小時。

UH-60A“黑鷹”
“黑鷹”的機身兩側有向後滑動的艙門,上面裝有兩扇舷窗,機腹的吊鎖掛鉤可吊起4080千克的貨物,例如一門105毫米口徑火炮或一輛“悍馬”軍車,滑動艙門前方的機槍手視窗外部支架上可各安裝一挺機槍,這避免了佔用艙門區域,越戰中的UH-1就因機槍擠佔了艙門區域,對士兵進出造成影響。
最初“黑鷹”安裝的是M60D7.62毫米口徑機槍,後來也可安裝火力更猛的通用電器M134 7.62毫米6管加特林“迷你炮”機槍,在後續的衍生機型中,MH-60k“鋪路鷹”可在飛機的短翼上掛載“毒刺”空空導彈和“地獄火”反坦克導彈。為此,該型後來在前視紅外轉塔內增加了鐳射目標指示器,大大增加了其強大的火力輸出。

MH-60k“鋪路鷹”
說到火力輸出,不得不提到“UH-60”直升機中的王牌——MH60L“滲透者”特種作戰直升機,該型同時也是美國陸軍第160特種作戰航空團的專屬機型,代號“黑夜潛行者”在側門或前端裝備了M134D加特林機槍,短翼可加掛美國武直的各型武器,包括70毫米火箭彈、“刺針”空空導彈、AGM-114“地獄火”反坦克導彈和GAU-19重機槍等。
論火力密度,MH60L“滲透者”特種作戰直升機僅次於美國“阿帕奇”專用武裝直升機,雖然MH60L“滲透者”具有強大的火力輸出,但也喪失了基本的人員搭載功能,所有機組人員都是為了操縱飛機或者強大武器系統的,因此執行任務時需要具備人員搭載能力的MH-60K型直升機配合。

MH60L“滲透者”特種作戰直升機
“黑鷹”直升機的身影自問世以來出現在各個戰場上,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美國陸軍部署了約400架各種型號的“黑鷹”直升機,1991年2月24日,地面戰爭第一天,“黑鷹”成為了史上規模最大的直升機空執行動的主力,有超過300架直升機向伊拉克沙漠中的“眼鏡蛇”著陸場進行了突擊運輸,有6架“黑鷹”在戰爭中損失,其中2架戰損,4架因事故損失。
而在1993年10月3日索馬利亞的軍事幹預行動中,兩架黑鷹直升機在一次突襲中不慎被擊落,索馬利亞民兵拖著被擊斃美軍的屍體遊街,這一悲慘事件後來被拍成電影《黑鷹墜落》。

電影《黑鷹墜落》鏡頭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70年代,我國高原上的邊防哨所大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那裡終年積雪,氣候惡劣,邊境巡邏和物資補給十分困難,國產的直-5根本無法飛達,所以我們迫切需要一種能在高原地區執行任務的直升機,於是決定在國際市場上引進一些能適應青藏高原惡劣氣候環境的先進運輸直升機。

“黑鷹”直升機酷圖
當年各競標廠商的產品被空運到拉薩貢嘎機場進行了高原效能試飛,結果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的“黑鷹”直升機表現尤為出色,1984年,中美正式簽訂合同,成功引進了24架“黑鷹”直升機,每架600萬美元,其中還包括三套單價78萬美元的外掛式副油箱,一套古德曼公司的機載飛行測試系統等等,維護所需的備件合同總額高達1.5億美元。

我國高原地區直升機
1984年11月,首架4批“黑鷹”直升機運抵天津,最後一批7架“黑鷹”直升機於1985年10月交付我國,為適應高原地區使用需要,該型“黑鷹”採用了加大推力的T700-701A發動機,該機型一度成為我國高原地區唯一能夠可靠使用的機型,為邊防補給,事故救災等作出了重要貢獻,是名副其實的“高原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