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掌上長沙
通訊員:胡靜 李姍
尿毒症、血液透析,相信這些字眼大多數人已瞭解。
在記者日前的採訪中,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腎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張浩教授介紹,我國是全球慢性腎臟病患者最多的國家,總數約1.323億人,患病率高達10.8%。每10箇中國人裡,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然而,僅有12.5%的患者知道自己患病,絕大多數患者在“無知”中失去了腎功能。張浩提醒,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減少傷腎行為,還應早發現腎臟疾病的訊號。
多年不重視體檢,發展為終末期腎病
45歲的王先生,5年前體檢時血壓為160/90毫米汞柱,無不適就未引起重視,因工作忙今年沒體檢。今年11月以來,出現乏力、眼瞼浮腫等現象。就診腎內科檢查發現,血壓180/100毫米汞柱;尿常規蛋白3+,潛血2+;腎功能肌酐800微摩爾每升;血常規血紅蛋白75克/升。腎功能不全已達尿毒症期,正常人腎小球濾過率為100至120毫升/分鐘,王先生只有7毫升/分鐘,需進行透析腎臟替代治療。
“年輕人自認為身體好,不重視體檢,加上工作忙,成為腎臟病危險群體。”張浩分析,王先生5年前即發現血壓增高,因沒有頭暈頭痛不適的症狀,以為血壓高點沒關係,休息就能好轉,未進一步檢查,每年的體檢也未參加,殊不知有些腎臟病就是以高血壓起病。尤其是年輕人出現血壓增高,更要重視,需進一步檢查、排查繼發性高血壓,其中以腎臟病引起的腎性高血壓最為常見。
慢性腎臟病一旦發生,往往難以逆轉,部分將進展至終末期腎病即尿毒症,需進行腎臟替代治療,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移植來維持生命。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血液透析人數超過70萬,腹膜透析人數超過10萬,總數居全球第一。大量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尤其是透析患者,已成為我國醫療衛生體系沉重的社會經濟負擔。
3年尿常規異常不理睬,需做透析治療
37歲的羅女士是金融單位管理人員,常年加班、熬夜,工作壓力大,體檢發現連續3年尿常規異常,提示尿蛋白2+、尿潛血2+,但因無浮腫、血壓增高等不適,羅女士沒重視,今年經同事提醒才到醫院就診。進一步檢查發現,腎功能肌酐200微摩爾每升;腎臟B超雙腎實質回聲增強,出現腎臟慢性損傷,終末期腎病,需進行腎臟替代治療。
“腎臟病在醫學上被稱作‘沉默的殺手’,因其起病隱匿,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和不適,有些是體檢時出現結果異常才發現的。”張浩說,如羅女士,尿檢連續3年提示蛋白尿、血尿,即是腎臟病的表現。因其不具備一定的醫學常識,自身沒有不適,而未聽醫生建議進一步檢查,3年後就診時,腎炎已發展至慢性腎功能不全階段,隨著疾病的進展需要透析治療。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作息不規律,熬夜晚睡,鍛鍊少,飲食不規律,經常外出就餐,進食高油、高脂、高糖飲食,容易出現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高尿酸、高血糖等代謝性疾病,且呈年輕化趨勢,這些不僅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也是加重腎臟負擔、損傷腎臟的重要原因。
濫用藥物、保健品,易造成腎臟的損傷
57歲的方先生,糖尿病病史10餘年,長期服用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藥物降糖,未監測血糖、血壓等,未規律就診。近半年反覆出現雙下肢浮腫,久坐明顯,晨起可消失,仍未引起重視。今年11月以來,出現下肢浮腫加重,尿量減少,乏力等現象,遂至腎內科門診就診。檢查發現,血壓達170/96毫米汞柱,雙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腫;尿常規尿蛋白4+,血清白蛋白25克/升;腎功能肌酐435微摩爾每升;血常規血紅蛋白80克/升,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
“不重視自身疾病的規範診治,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疾病的患者,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人群。”張浩說,平時對自身疾病的治療不重視,不科學就診,自行服藥,不監測血糖、血壓等,未能在早期對腎臟病進行防範診治,往往出現症狀時已經為時已晚,甚至需要進行透析替代治療。
“濫用藥物、保健品,是損傷腎臟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張浩表示,腎臟是人體的代謝器官,是體內垃圾的清理廠,很多藥物都需要經過腎臟代謝,但某些藥物或保健品含有腎毒性成分,如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等,均具有腎毒性。若濫用這些藥物、抗生素、保健品,就會加重腎臟的負擔,造成腎臟的損傷。還有些腎臟病患者聽信偏方,最終導致腎臟病病情加重。
尿色異常、出現浮腫等應及時就診
“以上患者均是慢性腎臟病患者,因延誤治療導致確診時已出現腎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張浩提醒,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減少傷腎行為,還要早發現腎臟疾病的訊號。
比如,尿色異常,出現泡沫尿、茶色尿、洗肉水樣尿等,提示腎臟病的可能;夜尿增多,健康人夜間排尿一般不超過2次,排除失眠、臨睡前大量飲水或進食利尿食物等因素,若夜間尿量增多,要引起重視,應去醫院就診。
出現浮腫,腎臟病因為尿蛋白的流失,或者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會存在水鈉瀦留,人體則出現浮腫的情況,表現為眼瞼、下肢浮腫等,需要警惕。此外,腎性高血壓是繼發性高血壓最常見的病因,如果年輕人發現高血壓,且沒有高血壓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有可能存在腎性高血壓,需進一步檢查明確。總之,定期體檢,發現異常及時就診。
若已經診斷為慢性腎臟病,患者要充分了解疾病,積極主動配合醫生治療;日常飲食應清淡,避免高油、高脂、高糖、高蛋白飲食,適量運動;規範用藥、定期複診,重視血壓、血糖、血尿酸、血脂、尿蛋白等危險因素的控制,遵醫囑規律用藥,避免聽信偏方,避免藥物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