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板跑鞋“橫行”的時代,跑者幾乎人手至少一雙碳板,否則就Out了。作為跑步鞋國內知名品牌多威,雖然在征途、反重力等型號加入了部分碳板,直到2021年3月釋出的神行者Speedster才是多威第一款真正的全掌碳板跑鞋,當時定價是843.9元,是20場馬拉松的距離。在神行者釋出後六個月,多威發麵釋出了全新碳板競速跑鞋多威神行者SE,可以認為是神行者簡化版,後面慢慢解釋。
一、神行者SE初印象
多威跑鞋穿過不少,戰神、9116、征途等,之前大部分跑鞋給跑者留下的印象是多威鞋是大神鞋,小白HOLD不住,主要是因為多威大多是輕便競速鞋,初跑者更喜歡緩震好、輕便、回彈好的跑鞋。從神行者開始,多威一改過去跑者對多威的刻板印象。雖然logo還是那個logo,但跑鞋外觀和設計完全不一樣了,跟上了厚中底和碳板的腳步。
外形設計雖然還有多威的影子,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沒那麼“素”了,多了點跑鞋的"騷"氣,更能吸睛。記得第一次穿神行者SE去操場時跑步時,有跑友問這是哪個大牌的跑鞋。
鞋面
整個鞋面一體成形,鞋面採用輕量的MONO紗,從邊緣到中心有非常密集的透氣網紗眼,讓我想起了深圳機場的頂棚設計。鞋舌處增加泡棉,消除鞋帶對腳背的直接壓迫感,內外腰的彈性舌翼設計,提升鞋身兩側的包裹感。但是,透氣性非常好,現在北京的冬季跑起來,跑鞋內部自帶通風系統,還好目前0度左右的溫度還承受得住。
中底
神行者SE採用 SUDER F² 超臨界中底,脂肪族TPU材料,有個特點不容易發黃,帶來超強的回彈和強力緩震。官方資料是密度低至0.14g/cm3,能量回彈反饋高達72%。多說幾句關於能量反饋率,在實驗室內壓縮鞋底然後測量鞋底回彈過程中反饋的能量百分比,一雙能反饋全部能量的鞋得分為100%。大部分使用傳統EVA中底的跑鞋趨於落在50%-60%的區間內,最好的新型中底能反饋70+%的能量,看來神行者SE資料還是不錯的。
同時內嵌1mm厚的全掌鏟形碳板,帶來柔和剛性和穩定支撐,讓跑者在奔跑之餘能感受到碳板帶來的助推,外底中部能看見碳板。
中底厚度官方沒有資料,大致測量後掌35mm,前掌25mm,測量肯定有誤差,前後落差大致在8-10mm。
外底
神行者SE採用的是與神行者一樣,澆築形聚氨酯材料(CPU)大底,主要特點是輕質耐磨,據悉這種材料相較傳統橡膠材料輕50%,而耐久度同比提升200%。紋路設計上,多威採用了一種圓形碎釘狀的防滑紋路來保證鞋子可以在跑動中提供出色的止滑和抓地力。
這種透明類似水晶的CPU大底,乍一看以為會很滑,跑起還好。
從外底可以看到,鞋楦較窄,說明神行者SE定位是偏競速。
鞋碼
之前穿過多款多威跑鞋,除個別型號外,均穿39碼,神行者SE也一樣穿39碼。多威鞋是中性鞋,不分男女款,如果國外品牌鞋,筆者可能要穿女鞋了,哈哈。
重量
39碼,202克,比神行者略重一點點,但也是非常輕了。
神行者SE與神行者主要區別如下:
二、實測體驗
測評一款跑鞋,筆者均是深入體驗,如果僅是跑個幾公里,就對跑鞋進行評價,好比豬八戒吃人參果,吃完了還沒嚐到味道。本次體驗共跑了150公里,路況主要以公路、操場塑膠跑道和盤山防火道。天氣環境為北方冬天乾燥天氣,不過很幸運期間趕上了一次中雪。
輕量性
39碼單隻重量202克,不能算頂級輕量,但也夠輕,穿起來沒啥分量感,或許是考慮了大眾跑者的需求,越是輕的跑鞋,對跑者要求越高。
透氣性
北方冬季穿神行者SE,就像跑鞋自帶通風系統,有點誇張,不過密集圓形透氣孔,透氣性相當好。此鞋在-5度-12度之間跑過,都沒有問題,可以HOLD住,再冷就不知道了。
舒適性
競速鞋的舒適性肯定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定位給大眾跑者,神行者SE考慮了一定的舒適性,包裹性很好。記得剛發微博時,有粉絲說後跟不跟腳,穿了150公里多,沒有出現此情況。
緩震性
SUDER F² 中底+全掌碳板,平均30mm左右厚中底,緩震是沒有問題。軟硬程度個人感覺是中等偏上,比索康尼啡速2、飛影PB略硬一些。
防滑/抓地
在馬路和塑膠操場,具備良好的防滑的抓地性,配速從6分到3分40均跑過,沒有出現因為抓地力不足的情況。
冬季北京沒有雨,很幸運趕上一次中雪,穿神行者SE是在雪後一天跑的,馬路有積雪和融化的雪水,跑步場地為方塊街區馬路繞圈,即使在直角拐彎也沒遇見滑脫現象,筆者對腳底滑很敏感,因為之前在冰面上摔過,留下陰影了,所以腳底比較敏感。
耐磨性
150公里的跑量,馬路最多,操場次之,防火道佔五分之一。鞋底磨損看,中足摩損最多,這跟筆者落地方式有關,後面會講到。跑量不是很多,磨損不明顯。
觸地方式
之前用Runscribe跑步感測器檢測觸地方式,發現在不同跑鞋會有影響,大部分跑鞋,筆者的觸地方式是中足落地,有的跑鞋會影響你的落地方式。
神行者SE測試結果也是中足落地,從一個側面反映這款鞋並不是很激進的設計,更適合大眾跑者。
跑坡
測試期間,在北京西山全程防火道的模新線路進行了測試,距離30公里,爬升約1100米,去程上坡,返程下坡。
相比去年同期,同一條線路,成績PB了7分鐘,神行者SE的上坡非常給力,這次是全程跑上去,中間沒停。小顆粒的CPU外底每一步都有很好抓地力,下坡抓地也不錯,只是下坡希望緩衝能柔和一點,能吸收部分下衝的動能,神行者SE略硬,所以不太適合衝下坡。
小結
經過近一個月體驗,神行者SE適合於有一定訓練基礎的跑者,如果要說一個成績,建議全馬成績在4小30分以內、半馬2小時以內,不建議大體重和初跑者。
使用場景推薦城市公路跑、操場跑,不建議跑坡特別是下坡,大神隨意。
神行者SE是你的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