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10日,黎筍去世了。
此刻越南處於經濟崩潰邊緣,越南人飽嘗貧窮之苦,他們只在乎每天的柴米油鹽,發愁著下一頓的吃食,絲毫不關心黎筍是生還是死。
同月14日,長征上位,越南"以華為師",開啟了革新開放的征程。
黎筍執政的26年,除了留下統一的越南,還越南人留下什麼?
一、排華先鋒
1982年3月,越南在首都河內召開了遲遲到來的越共第五次代表大會。
作為越南最高領導人,黎筍在大會上作了長達158頁的報告。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黎筍破天荒地在大會上做了自我批評,就像古代皇帝的“罪己詔”一樣,不得不親自承擔起窮兵竇武帶來的嚴重經濟衰退。
他執政以來,各種政策造成了越南百姓生活困頓,並對此進行反思和自我批評。
雖然這是一種象徵性的自我批評,但也說明了越南人對於黎筍已經強烈地不滿,他自己也處在內外交困的境地。
事實上,他還忘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給華人帶了巨大的災難。
1975年越南統一後,約4%的越南人口為華裔,其中華僑、華人超過150萬。僅僅西貢地區,就有30萬華人。
在越南南方,華人幾乎控制了所有重要的經濟領域,牢牢掌握了生產、流通、信用三個重要領域。
到1974年底,華人還控制了食品、紡織、化工、冶金、電氣……
80%以上的生產設施,幾乎實現了行業壟斷:
100%的批發銷售,50%以上的零售和 90% 的進出口,華僑幾乎完全控制了南越市場。
1978年,黎筍卻將華僑視為仇敵,採取了強硬措施,將華人的財產國有化。
一夜之間,大約3萬家大小華僑企業被剝奪,大量華人被迫離開越南。
到1989年,越南的華人數量減少到90萬人,驟降近三分一,剩下的華人幾乎被越南人同化。
同時,在東南亞的另一些地方,華人控制了泰國80%的證券市場,印度尼西亞企業總資產的70%以上是屬於華人的。
如今的越南,華人不僅僅沒有經濟地位,甚至連傳統的風俗已經基本消失。
在東南亞地區中,這是極為罕見的例外現象。
二、黎筍的上位
1907年4月,黎筍出生在越南廣治省肇豐縣的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
少年的時候,黎筍就積極投身革命,加入越南人民的解放運動。
1928年,年僅21歲的黎筍參加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這是越南國父胡志明於1925年建立一個組織,也是越南共產黨的先驅。
兩年之後,當越南共產黨的前身,印度支那共產黨成立,黎筍就是其中第一批的黨員。
從這個層面來說,黎筍是越共早期重要的締造者之一,其資歷和威望都是完全夠資格成為後來的越共當家人的。
在早期的革命工作中,黎筍並不算順利。
1931年,黎筍就被法國殖民當局逮捕,並判入獄二十年。
幸運的是,由於法國內部的權力鬥爭,1936年法國人民戰線掌握了國家權力,並重新組建內閣。
改朝換代的法國當局對越南實行了特赦,黎筍也得以逃離監獄,重獲自由。
出獄之後的黎筍扶搖直上,成為了越共中央委員,後來高升至中央常務委員。
但是,僅僅四年後,也就是1940年,他再次被捕,直到越南八月革命後才再次出獄。
這期間,黎筍每坐一次牢,出來之後都會獲得晉升。
1946年,黎筍開始成為封疆大吏,執掌越南南方局的前身,成為南部區書記,躋身中央大員的行列,這為他最終成為越南最高領導人奠定了基礎。
黎筍在越共內部的成長之路,雖然艱難曲折,但也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最高權力邁進。
1957年,黎筍從南方局調回中央,擔任政治局常委,這一步的邁出也標誌著黎筍正式進入越共的權力核心。
直了1960年,在越共的第三次代表大會上,黎筍無可爭議地成為了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也成為了僅次於胡志明的越共二號人物。
而此時的黎筍要做的就是培植自己的勢力,靜待權力的交替時刻。
畢竟,出生於1890年的胡志明已經年過古稀,而且身體很糟糕。
在胡志明時期,黎筍對於中國的態度還算是和善的,但是胡志明一去世,黎筍就露出了獠牙,轉身投向了蘇聯,實行親蘇排華政策。
三、黎筍的蟄伏期
1969年胡志明因病在河內去世,其遺囑特意提到要加強同中國的合作關係。
當時的越南仍然處於南北對立和戰爭之中,胡志明希望繼任者能夠加強同中國的緊密配合,將美國及其支援的南越政權徹底趕出越南,獲得過國家統一。
因此在那段時期,黎筍對於中國非常隱忍,因為有求於人,不得不放下姿態。
再加上越共最高領袖胡志明對中國的百般友善,他不得不收斂自己的野心,向胡志明展示自己的態度。
1965年3月29日,美國開始推行戰爭升級策略,開始越過北緯十七度線,向更北方的北越首都河內逼近,最多的時候一天出動三千架次的飛機轟炸北越各大城市。
在這樣極度危險的情況下,黎筍也不得不親自跑到北京請求我國的幫助。
1965年4月,黎筍飛到北京,提出了越南當局的請求,希望我國能夠施以援手,進行力所能及的幫助。由於中越之間的感情和合作基礎,黎筍的北京之行一切順利,收穫滿滿。
我國爽快地答應了越南的請求,幫助越南人民進行抗美援越戰爭。
當無數的中國援助物資抵達越南後,不知他是否會有那麼一剎那的激動。
實際上,在黎筍看來,中國之所以會援助越南,並不是無私的。他認為就像抗美援朝戰爭一樣,中國也有著自己的目的,不願意戰火燒到中國境內,就透過大規模的援助,投入大量的物資和人力來幫助鄰國進行戰爭,這在本質上也是一種以鄰為壑的戰略。
胡志明逝世後,黎筍上臺,成為越共最高領導人。從這段時期直到1975年北越推翻南越政權,統一越南全境,由於仍然需要中國的援助,黎筍在對華態度上還算友好。
事實上,黎筍對於中國是有偏見的,這是一種自私和固執的偏見。早在1952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三年之際,黎筍就受胡志明的委託前往我國訪問,同時也在國內進行療養。
回國之後,胡志明問黎筍對中國的看法,因為那是黎筍第一次到訪中國,而當時的中國進行抗美援朝戰爭,並且在戰場上狠狠地教訓了美國。
然而,黎筍卻對此視而不見,他說只看到了兩件事,一是越南人民非常勇敢,其二就是中國軍民不行。
偏見到了這種地步,可見黎筍是從內心裡對中國充滿了敵意和排斥的。
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越南一旦統一後,大權在握的黎筍就轉身投向了蘇聯的懷抱,製造中越邊境的摩擦,打擊排斥越南境內的華人,並最終引發了中越之間的戰爭,給越南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四、窮兵竇武的窘況
關於中越之間的戰爭這裡就不再贅述了,這場戰爭中國軍隊僅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幾乎推到了河內附近,並摧毀了越南北部主要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工業,使其經濟和工業生產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根據資料,越南1979年和1980年的按人口平均的糧食產量比起剛剛統一的1976年,要分別少了二十公斤和十五公斤。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一二十公斤,民以食為天,在生產力不發達的越南上世紀七十年代,每一粒糧食都異常地寶貴,都可能是救命之糧。
然而,統一之後的五六年時間,越南人的口糧不增反減,這又是怎樣造成的?
黎筍心知肚明。
不僅如此,越南的工業生產總值也在下降,經濟持續下行。
越南是農業大國,在二戰之前越南不僅能夠實現大米的自給自足,甚至能出口國外換得外匯。
而最多的時候,越南一年出口大米一百五十萬噸。即使是在南北越戰爭年代,1963年的越南同樣能夠做到在大米自足的情況下出口國外。
可是,黎筍短短的幾年統治卻造成了越南的糧食危機,越南的官員甚至埋怨:“最近四五年,平均每年的糧食缺口在兩百萬噸左右”。
從自給自足還能出口國外到糧食缺口,黎筍帶給了越南人什麼?
只有滿目瘡痍和民不聊生。
1975年,當北越軍隊開進西貢市,也就是後來改名的胡志明市,黎筍豪情滿滿,彷彿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他對越南人民承諾,會吃得好,穿得漂漂亮亮,家家戶戶都有洗衣機、電冰箱等現代化設施。
然而,幾年之後,這些都成了空頭支票,是鏡花水月,越南人不但沒有迎來好日子,反而陷入到窮困中,生活難以為繼。
在西貢(胡志明市)解放六年後,曾經有美國、西德、英國、瑞典和日本等國的記者前往胡志明市考察報道。
一個越南官員驕傲地向記者保證:“舊社會的妓女現象已經在這裡徹底地根除”,然而當天晚上就有三個西貢女孩兒去敲了記者的門。
結語
黎筍為什麼採取如此激進的對華政策,以至於將國家經濟拖進了泥潭。
也許看完這段對話,大家也許會有答案。
1963年,在武漢舉行中越第一次會議,偉人在那裡接見了黎筍。
“同志,你們的人打過元軍,是真的嗎?”
“沒錯。”
“再說一遍,同志,你打敗了清軍,是真的嗎?”
“沒錯。”
“明軍也是嗎?”
這時,黎筍直截了當地說:“是的,還有你的軍隊,如果你想入侵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