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1》資料顯示,去年我國的人口出生率為0.852%,也就是說的我國在去年的時候人口出生率1%都無法達到。而此前我國的人口大省安徽省,更是用出生人口呈現斷崖式下降來形容本省的人口情況。如今來看,我國的人口警報已被拉響。那麼,較低的人口出生率對我國產生哪些影響呢?
事實上,在過去的10年時間裡面,國家先後透過二胎政策的不斷放開來催生,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所取的效果幾乎並不大。而在今年的時候,三胎也被寫入我國憲法之中,但和二胎一樣,我國居民對三胎表現的意願並不大。基於此種情況,我國專家提出了人口生育新方式,那麼針對這種生育新方式,大家同意嗎?
一、為何“催生”無果?
眾所周知,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在我國推行較長的時間。計劃生育政策的推出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控制我國過快的人口增長速度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但隨著政策的不斷推進,也造成了我國人口出生率的不斷降低。根據這種情況,我國從2010年以後,開始放棄計劃生育政策,先後推出二胎、三胎等政策。
國家方面的催生,本身是想提高我國居民的生育率。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所取得的效果卻便沒有達到國家的預期。其中,二胎政策的推出在短期之內雖然帶動了我國人口出生率的提高,但隨後我國人口的出生率還是出現了明顯下降。
今年國家所推出的三胎政策,許多居民明確表示並不會考慮三胎。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國居民不敢生了呢?其一,高房價問題。我國自1998年完成對房地產行業改革以來,在過去的20餘年時間中,我國房價以清晰可見的速度在明顯增長。在這期間國家雖不斷地出臺政策,來調控房價,但這似乎並不影響我國房價的過快增長。
而在高房價的影響之下,我國許多居民為了完成結婚生子的人生任務,不得不舉債買房。等一個個人都成為房奴之後,誰還有心思再去考慮撫養更多的孩子呢?其二,我國結婚率的持續走低。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物價的持續上漲,加之我國男女性別比的失衡,導致我國居民結婚的成本越來越高。受此影響,我國出現了大量的不婚族。
以之前官方釋出的資料為例,1.1億90後人群中結婚的也才1100對。持續低糜的結婚率,自然無法拉動我國生育率的提高了。其三,女性思維意識的改變。在中國傳統觀念中,相夫教子是女性最重要的使命。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大量的女性開始走出家門,在社會上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事業。
但我們必須指出,當前我國的就業市場上存在著嚴重的性別歧視問題。許多女性為了自己的事業,不得不放棄生育。其四,養育孩子的速度升高。針對這點筆者覺得現在的父母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從一個孩子還沒有出生到後續的各種吃穿用度的、加之各類的輔導班、學校等費用。讓許多家庭覺得沒有必要生那麼多孩子,不然給不了孩子更好的生活。
二、人口警報拉響
從近日《中國統計年鑑2021》公佈的資料來看,2020年我國的人口出生率不到1%,僅為0.825%。有不少專家透過對我國現有的情況分析稱,在未來的5年時間內我國的人口出生率會進入到負增長階段,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那麼,較低的人口出生率會給我國帶來哪些問題呢?
筆者給大家分析下這個問題,首先較低的人口出生率所帶來的問題便是我國勞動力的短缺。我國經濟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能實現較快發展,其原因還在於我國較多的人口所帶來的人口紅利。
從目前來看,我國的人口紅利已經逐漸消失。但勞動力的短缺則意味著未來我國眾多行業將會陷入到嚴重的用工荒之中。它所帶來的直接後果便是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抑制作用。
其次,較低的人口出生率會導致我國陷入到少子化問題之中。日本是世界上少子化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少子化所帶來的直接問題便是社會撫養比的增加。簡單來說,在人口較多的時候,可能3個勞動力撫養一個老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持續加重,則意味著較少的勞動力需要撫養更多的老人。
最後,從日本的現狀來看。少子化所帶來的直接問題便是學校、和青少年相關的多個行業陷入到萎縮這種。其實這也很好理解,沒有那麼多兒童和青少年了,這些產業又如何發展下去呢?因此低生育率對我國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近日,有專家指出我國是否能推出新的生育方式呢?
三、新的生育方式
這位專家指出,房價是影響我國居民生育的重要因素。那麼,我國是否能從房價出發來提高我國居民的生育率呢?簡單來說,針對家中孩子的不同,執行不同的房價政策。比如說,家中1個孩子的按照房價的9折來購買,2個孩子的8折,3個孩子的7折。
筆者必須要指出這個想法存在的問題,此政策是否能得到最終推行目前還不確定。但在不同折扣的背後,房價的差額由誰來承擔呢?各大房企還是地方財政,顯然2方都不會願意承擔此筆費用。即使2方能達到一個利益的平衡點,此舉真的能拉高我國的生育率嗎?
總結
目前不可爭辯的是我國已經陷入到低生育國家,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高房價問題、養育成本問題、女性就業歧視問題等等。從長遠來看,較低的人口出生率必定會成為後續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阻力。
透過房價的調控來和出生率掛鉤,專家的想法還有諸多需完善的地方。尤其如此龐大的房價差,到底誰來承擔呢?這個過程中需要達到幾方所能接受的平衡點。最後想問下大家,各位支援這位專家的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