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元旦,毛澤東發出了號召:“大張旗鼓地、雷厲風行地,開展一個大規模的反對貪汙、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鬥爭,將這些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汙毒清洗乾淨!”
毛澤東把檢舉、揭發、處治貪汙行為稱之為“打虎”,要求各級領導親自督陣,必須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打盡“大老虎”,抓盡“小老虎”。
隨後,全國進入“三反”運動中發動群眾打“虎”階段,各地出現了群眾性的大檢舉、大揭發、大清理高潮。
在這次打“虎”運動中,黑龍江佳木斯的一家軍隊醫院,有群眾反映:
醫院會計股長毛萬才收入微薄,老婆沒工作,家庭比較困難,最近卻“一夜暴富”。平時連一根冰棒都不捨得買的他,卻穿上了皮大衣,帶上了手錶,消費與收入嚴重不符,有貪汙嫌疑。
接到群眾舉報,醫院審查人員高度重視,立即對毛萬才進行隔離審查,審查人員讓他講清問題。
他開始什麼也不說,審查人員就開始輪番審查他,最後毛萬才實在招架不住了。
他只好交待說:是堂哥毛主席給了他300萬元(舊幣),他用這些錢買了皮大衣和手錶。
審查人員不信:“你冒充毛主席的弟弟,罪加一等!”
最後,毛萬才從家裡找出一封毛澤東寫給他的親筆信,經過大家的反覆檢查辨認,最終確定那的確是毛主席的筆跡。
這時,審查人員也傻了眼,為了弄清真相,他們趕緊將情況上報,最終確認:毛萬才確實是毛主席親堂弟。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毛主席的親堂弟沒有在北京工作,反而在東北這個小地方工作,職務還是如此之低,生活如此之困難,老婆還沒有工作。
◆“澤”字輩十弟,青年投奔延安
在韶山毛氏族譜中,按照“祖恩貽澤遠”排序起名,毛澤東的曾祖父毛祖人有兩個兒子,分別為毛恩農和毛澤東的爺爺毛恩普。
到了毛澤東這一代人,共有十個堂兄弟和一個堂妹。
老大老二就是毛澤東上面兩個沒有成活的哥,毛澤東是老三,韶山人稱毛澤東“主席三哥”、“主席三公”就是這樣來的。
再往下分別是老四毛澤民(1943年在新疆犧牲)、老五毛澤榮、老六毛澤覃(1935年在江西瑞金犧牲)、老七早夭、老八毛澤華(1928年在上海犧牲)、老九毛澤連、老十毛澤青。
堂妹毛澤建為毛澤東叔父毛貽經所生,因家境貧寒,自幼過繼給毛澤東父親毛貽昌為女兒,她早年參加革命,最終成為游擊隊女隊長,1929年被敵人殺害,年僅24歲。
到解放時,“澤”字輩的11人,只剩下三哥毛澤東、五弟毛澤榮、九弟毛澤連和十弟毛澤青等4人。說到這,大家發現在毛澤東堂兄弟中並沒有毛萬才的名字,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毛萬才”是十弟“毛澤青”的化名,在革命年代,許多革命者為了方便開展工作,都曾有不同的化名,如毛澤東曾化名李得勝,周恩來曾化名伍豪、胡必成等。
毛澤青生於1916年,比毛澤東小23歲,他父親是毛澤東的堂叔毛貽經。毛澤青小時候家裡非常窮,全家只有不足一畝的田,糧食遠不夠一家人吃的,父親毛貽經便在外面給別人做長工。幾年後,毛澤青父親因勞累過度,過早地離開了人世,一家人的生活就更苦了。
有時沒有吃的,毛澤青的母親便帶著他到處乞討,受盡了白眼。等毛澤青年齡稍大一些時,就幫著別人放牛砍柴。雖然吃不飽穿不暖,營養也跟不上,但毛澤青長得卻出奇得高,有1米9多,是毛澤東十兄弟中最高的。
他身高高、力氣大,完全可以憑力氣給地主家當長工掙些錢米的,但由於三哥毛澤東在外面革命被敵人懸賞通緝,地主家雖然喜歡他力氣大活計好,但怕招來災禍,只是能僱他當短工,這樣毛澤青更加難以餬口。
在毛澤青14歲時,家裡給他說了門親事,他娶了同村只有8歲、同樣貧苦出身的龐淑誼做童養媳。龐淑誼過了門便幫助毛澤青做飯餵豬、打柴,但由於毛澤青家的土地少,又無法當長工掙更多的錢,一家人時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生活的困頓,加上國民黨軍閥的迫害,走投無路的毛澤青在1937年告別了母親和妻子,踏上了投奔延安的路程,去那裡找三哥毛澤東,當年他已經21歲了。
為了不走漏風聲,也為了不讓家人遭受敵人的迫害,毛澤青臨走時只對妻子龐淑誼交待說:“我要出去做生意,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你就在家裡好好過吧。”
到了延安,見到了堂哥毛澤東。毛澤東見十弟投奔過來,心裡很高興,兩人嘮起了家常,毛澤東逐一問起了家裡人的狀況,談到毛澤覃和毛澤建兩位親人的慘死,兩人十分痛心。期間,毛澤東還特意打聽了在家務農的堂弟毛澤連的情況。
嘮完家常,毛澤東嚴肅地說:“澤青,你來到這裡不要期待我給你特別的關照。你要記住,在這裡工作不能想升官發財啊,要為窮人打江山。”
毛澤青說:“三哥,我不是來要官的,就是來跟你幹革命的。”
隨後,毛澤東安排毛澤青到陝北公學學習,畢業之後毛澤東又安排他參軍,希望他能夠在部隊建功立業。
當時參軍也要有個手續,有個登記表,其中有一欄目是“參軍介紹人”,上面寫的是“毛澤東”。後來毛澤青入了黨,他的入黨介紹人同樣也是毛澤東。
毛澤青參軍後,準備去新疆跟隨毛澤民到大西北開展革命工作,可出發不久遭到了地方軍閥的襲擊,這次戰鬥中,爆炸的炮彈將他的耳朵震傷,成了半聾人。
後來,毛澤青又被派往西安做了一段時間地下工作,他公開身份是商人,從此他的名字也由“毛澤青”改為“毛萬才”。為什麼改了名字呢?
有兩層原因。第一層呢,毛澤青這個名字顯得過於特殊,因為他是湖南韶山來的,別人一聽,就能猜到毛澤青與毛澤東是親屬關係,毛澤青不想借用毛澤東這個名頭。
再一個來講,他在陝甘寧邊區,安排他搞地下工作,有時候也要到國統區去,叫毛澤青這個名字太明顯,敵人也很容易能夠猜出他的身份,不利於從事地下工作,也很危險。
最後,領導也同意毛澤青改名字,後來他一直用“毛萬才”這個名,但毛澤東卻從未叫他毛萬才,而是一直稱呼他“澤青”。
◆轉戰東北,成為醫院股長
1949年,湘潭地區解放。此時的毛澤青正跟隨部隊在長沙,他藉機回了一趟湘潭,見到了闊別12年的妻子。這12年中,毛澤青與家裡通不了一點音信,妻子龐淑誼也不知道丈夫是死是活,但她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艱難度日。
當毛澤青看到解放後的韶山充滿了生機,得知貧苦農民都將有自己的土地後,竟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他對龐淑誼說:“跟著三哥幹了12年革命,就是盼著今天啊……”半個月後,龐淑誼跟著丈夫回到了部隊。
從此,毛澤青夫婦跟隨部隊走南闖北,從湖南長沙到四川南充,又到黑龍江佳木斯。後來,毛澤青在東北軍區一家軍隊醫院擔任會計股長。
毛澤青作為毛澤東的親堂弟,從1937年參加革命,到1952年他還是一個正連級別的股長,參加工作15年多時間,級別還如此之低,確實是難以置信。
這期間,毛澤青給毛澤東寫了幾封信,毛澤東用毛筆字答覆一封:
“澤青弟:來信收悉。一切尚好,勿念。望好好學習,努力工作。毛潤之。”
在東北工作期間,毛澤青也從來沒有跟人提起過他是毛澤東的堂弟,而毛澤東也沒有指示過任何人給予毛澤青任何特殊關照。
這正反映出共產黨人真是風清氣正,從不搞裙帶關係、溜鬚拍馬那一套。
解放初期,毛澤青級別不高,收入自然也比較低,生活比較困難,他妻子也沒有工作,也有好幾個孩子,一家常常吃不飽。生活清苦,但他從不覺得苦,他經常說:“比我們困難的還有很多啊。”
毛澤東也並不是不瞭解毛澤青的情況的,也不是不管毛澤青的。二人常有聯絡,毛澤青也常給毛澤東寫信,但在信中從不提及自己的實際困難,但毛澤東何嘗不知道毛澤青一家的困境啊。
1952年春,毛澤東給毛澤青寄了300萬元錢(舊幣)用於改善生活,在匯款附言欄上還寫著“努力學習、好好工作”的勉勵語。
這300萬在當時可以算得上是一筆鉅款了,因為當時一個連級幹部的一個月收入也就是7、8萬元,這筆錢都是從毛澤東稿費裡出的。
收到錢後,毛澤青用這些錢改善了家裡的生活條件,他還用剩餘的錢,給自己買了件皮大衣、一塊手錶。
可不巧的是,就在那段時間全國開展“三反”“五反”運動,各地都在揭發“老虎”,看到毛澤青“一夜暴富”,自然引起人們的懷疑並舉報了他。毛澤青本身是會計股長,天天與錢打交道的,種種跡象表明,這個毛澤青肯定有問題,隨即毛澤青也被隔離審查,也就出現了文中開頭的那一幕。
但查來查去,最終確定毛萬才是毛澤東的親堂弟,錢是毛澤東給的,毛萬才無任何問題。
訊息傳出,同事們炸鍋了!他們既震驚又感動。
震驚什麼?要不是打“老虎”,他們還真不知道毛萬才是毛主席的堂弟,因為毛萬才從沒說過與毛主席這層關係,他名字中也沒有“澤”字,同事們自然也沒有往這方面想。
另外,大家又感動什麼呢?毛主席可從來沒說過要照顧毛澤青。而且毛澤青是毛澤東的堂弟,有這麼大一塊牌子,他從來都沒用啊。如果要用這塊牌子的話,毛澤青一家生活過何至於困難?他的老婆何至於還沒有工作呢?而且毛澤青是抗戰初期的老幹部,到新中國成立以後都兩三年了,職務還是還那麼低。
聯想到他們家的情況,老婆的工作還沒有著落,有同事就說:“萬才呀,要不是有這檔子事兒,誰會知道你哥是主席,你要是早把身份露一露,妻子的工作還不早安排了?”
毛澤青卻非常嚴肅地說:“我三哥在延安時就對我說過:‘親者嚴,疏者寬’。他要求我們這些家屬嚴以律己,決不允許我們沾他的光!”
一席話說出來,讓在場的人無不動容!從這裡,我們能夠看到,毛澤東對家人要求有多嚴格。
◆兄弟情深,從不損公謀私
1954年,部隊大量精簡人員,毛澤青也要轉業到地方工作。轉業前,有好心人勸他給毛主席寫信,借轉業的機會把他調到首都北京或老家湖南長沙去。
毛澤青這樣回答了好心的人:“三哥有一次接見我時曾囑咐說:‘不要打著我的旗號辦事,一切要服從組織安排。’所以,黨讓到哪就到哪嘛。”
也有同志跟他說:“恢復毛澤青的名字吧,別人知道你和毛主席是堂兄弟,也許更好。”如果恢復原名毛澤青,知道他是毛澤東的堂弟,若是遇到 “不看僧面看佛面”的領導,作為抗戰初期的幹部,到地方給他安排個什麼長當也不為過。
但毛澤青堅決不同意,妻子龐淑誼也對丈夫說:“不能讓別人知道我們和三哥的關係,免得給三哥添麻煩。”
最終毛澤青被轉業安置到遼寧撫順一家工廠上班,毛澤青的妻子龐淑誼還是沒有工作,毛澤青一個人掙工資要養活全家人,一家人可以說是一貧如洗了,但他從不抱怨,也沒有想透過毛澤東的關係讓自己的生活好一些。
在東北,毛澤青和妻子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見到三哥,因為妻子龐淑誼從未見過毛澤東,毛澤青幾次寫信都向三哥毛澤東表達了這個心願。
1956年11月,毛澤青接到通知,讓他們全家去北京。毛澤青一家人激動無比,第二天就領著孩子們登上了去北京的火車。到了北京後,他們一家人被請進了中南海。
龐淑誼是第一次見到毛澤東,竟然激動得不知從何說起。毛澤東關切地問她:“東北那裡很冷啊,你能習慣嗎?”龐淑誼回答說:“早習慣了。”毛澤東又向他們詢問了東北的生產情況,又問他們生活得怎樣,毛澤青仍然說:“挺好的”。毛澤青就是這樣,從不說自己困難,從不給三哥添麻煩。
請他們吃過午飯後,毛澤東一家與毛澤青一家合了影,毛澤東又單獨和他們夫妻照了一張。
在交談過程中,毛澤青也向三哥表達了想回老家韶山去看一看的想法,毛澤東也非常支援。但毛澤青當年他收入很低,一大家子回韶山路費都不夠,毛澤東又給了他們300元錢當作路費。
毛澤青一家人回到了韶山後,見到了許多家鄉親人。他們也見到了堂哥毛澤連,毛澤連一直在老家務農,當時也很困難,毛澤東就常常拿出一點稿費接濟他。
說到這裡,也多說幾句,毛澤東從1927年離開家鄉韶山沖,直到1959年才第一次回到家鄉看一看,在離家的32年,他卻十分牽掛家鄉的親人,毛澤連就是其中的一位。
前面提到了,毛澤連在毛澤東堂兄弟中排行老九。大革命失敗後,毛澤連有一次半夜參加農會的活動,受到敵人的追捕,跑出來被樹枝傷了左眼,又沒有錢治療,後來左眼已看不見了,右眼看東西也很困難。
1949年10月,全國一解放,毛澤連被南下湘潭的解放軍送往北京,在中南海他見到了毛主席。見了面,他就跟說主席三哥說:“我現在瞎了一隻眼,另一個眼睛呢我保不住了。現在到這兒來,您看怎麼辦?”
毛澤東吩咐長子毛岸英和秘書田家英陪毛澤連到協和醫院去看眼睛。到醫院一查,醫生跟他說:“你這壞的眼睛必須把眼球摘除,不摘除的呢會影響到另一隻眼睛。”毛澤東就替他做決定,那就再配個假眼睛就行了嘛。
毛澤連一聽假眼於視力無補又很貴,“只是個配相”,又要花費“主席三哥”許多稿費,堅決不安假眼球,不過多地去浪費無謂的錢,最後毛澤東也就由著他了。由於毛澤連身體不好,眼睛壞了,勞動也很困難,毛澤東就不斷地給予毛澤連一些經濟上的援助。
至於安排工作啊,用國家的錢花啊,這些毛主席是絕對不允許的。
毛澤東跟毛澤連一見面兒就特別講:“有什麼難事兒啊,儘量自己克服。不要去找政府,不要給政府添麻煩,你有困難我會幫。”
確實毛主席以後一直幫他,解放後,毛澤東先後11次將毛澤連線到北京給他治病。每年還給他300塊錢(新幣),就相當於一個月25塊錢。按當時農村一個壯勞力,一個月可能還掙不到25元。
毛澤東自己給堂兄弟幫助,絕不會拿國家的錢為自己的親人謀福利。當時也有人提出,毛澤連生活比較困難,能否讓當地政府給予適當照顧一下,但毛澤東卻說:“毛澤連的困難我知道。但我是全國的主席,不是韶山一個地方的主席。如果我光照顧家鄉的人,我這個主席就不好當了。”
毛澤東常說:“中國革命勝利,那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不能給他們(指親人)去辦這件事情(指讓政府照顧的事)。”
毛澤東不會用公權力來照顧家人,絕不是不講親情,而是大愛!
再說毛澤青一家,從韶山返回撫順後,龐淑誼對丈夫說:“見到毛主席的事,就不要對別人講了,免得人家說咱們驕傲。”毛澤青回應道:“跟誰也不說,好好工作,做出成績來。”
1958年,毛澤東到遼寧撫順視察,表示要見一見十弟一家。出於保密,撫順市委的同志沒有跟毛澤青一家明說,只讓他們第二天去一趟市委機關。不巧的是,孩子突然生病,把事情耽擱了。兩天後,毛澤青才知道是三哥要見他們,可這時毛澤東早已離開撫順,他們急得哭了。
後來毛澤青又給主席寫了幾封信,主席在1962年回了一封,也是那幾句:
澤青弟:來信收悉,望好好學習,努力工作。毛潤之。
◆傳承家風,過普通人日子
毛澤青與龐淑誼一共生育了5個孩子,7口之家一間房,住得十分擁擠。最困難的是缺錢,家裡只有丈夫一個人掙工資。但是,她卻從來不叫苦,也不讓丈夫申請補助或救濟,她總是勸慰丈夫:“孩子大了就好了。”
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使毛澤青患上了心臟病。單位衛生所的一個醫生不知從哪兒知道了他們一家與毛澤東的關係,就對他們夫婦說:“憑你們的身世,有困難去找組織上解決,肯定管用。”
龐淑誼卻說:“困難啥?比起我小時候要飯強百倍!不管在啥時候,咱家也不能麻煩組織。”
1972年,國務院根據軍轉幹部工資偏高的情況下了一道令:所有軍轉幹部津貼一律下調。毛澤青雖然在轉業前只是一個正連級,但按這個規定他將少拿幾十元的工資。本來毛澤青一家就夠困難的了,如果工資降下幾十元,日子就更難了,這下毛澤青可犯愁了。
熱心的單位領導幫他出個主意,就是在檔案實施前提前退休。為了保證收入,毛澤青提前退休了,那一年他56歲。毛澤青離休後,身體狀況愈加不如以前,但他常常到市場義務搞衛生,也幫助服務員賣菜,人們都說他是個好心人,可沒有人知道他就是主席的堂弟。
1976年毛澤東逝世時,毛萬才因身體原因沒能去北京,留下了終身遺憾。1981年,毛澤青在撫順去世。
毛澤青妻子龐淑誼一直沒有工作,丈夫去世後,只能按規定每月領取一點生活費。這抵不上家裡的開銷,常常入不敷出。為此,她與居委會聯絡,和幾個老太太一起打掃街道衛生,一人負責一片,掙點錢接濟生活。
兒女們心疼她,不讓她去。她卻笑著說:“就當鍛鍊身體好了,乾點活兒,動動筋骨,一舉兩得。”居委會一天給她1元錢報酬,她並不嫌少,就這樣,這位老人一直堅持到1989年。
1993年的一天,撫順市一位領導在飛機上看到了一篇寫毛澤連的文章,裡面講到他的弟弟毛澤青一家一直很清貧地生活在撫順,簡直不敢相信。回到撫順後,他四處打聽和查尋,終於找到了龐淑誼老人。在親眼看到毛主席的親屬生活拮据的狀況後,這位領導感動了,表示要發動幹部為老人捐款,但龐淑誼堅決不允。
毛澤青有5個兒女,除大女兒毛小萍在機關工作有穩定收入外,其他幾個都在工廠,時常開不到工資,即使發了工資,也是很少。
儘管生活得不算太好,但龐淑誼還是常常告誡子女們:“要像你爸那樣,什麼時候也不要給毛主席抹黑啊!”
毛澤青家一直儲存著一張照片,那是1956年毛澤青夫婦及三個孩子在中南海與毛澤東及毛岸青、李敏、李訥的合照。曾有記者問龐淑誼:“咋不把這張照片放大鑲起來掛在牆上?”龐淑誼這樣說:“這張照片從不讓外人看的,老毛在世時,一直叮囑我們不要對外張揚此事,我們都是普通老百姓,有啥值得炫耀的。”
毛澤青謙虛、謹慎、不圖名利的優良品德,正在他的家人中繼續發揚。
龐淑誼還有一句經常掛在嘴邊的話:“現在總比舊社會強多了,什麼時候都得感謝毛主席啊!”
——這也許正是毛澤青生前最樸實的內心表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