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飲食之爭,講到底就是肉類和五穀,誰是人類健康飲食的主角之爭。
有朋友在留言中,以黃帝內經來質疑低碳飲食,因為黃帝內經的素問篇中說:“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
意思就是說,穀物主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類等等都是作為輔助、補益和補充。
以這樣的解釋來看,五穀糧食似乎比肉類對人體健康更重要。
中醫博大精深,我們不敢妄自評論,但如果假定黃帝內經中講的都是正確的,那麼仔細研讀黃帝內經,我們也會發現相反的結論,那就是人類不吃五穀,反而更能健康長壽。
也是黃帝內經的上古天真論,篇中這樣說:“上古之人,度百歲乃去”。
也就是說,上古之人都很長壽,差不多都可以活到一百歲。
黃帝內經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書中所說的上古,至少是八千年前吧。人類馴化五穀的時間也只有八千年,八千年前都是以漁獵為生,飲食以肉類為主。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據此認為,人類在吃五穀主食之前,飲食以肉類為主,更加健康長壽呢?
好吧,我們還是不糾結於黃帝內經是不是每句話都正確,畢竟那是兩三千年前的典籍。就單來聊一下,為什麼黃帝內經中會認為“五穀為養”?
其實道理很簡單,古代人類以五穀為主食,是一件迫不得已的事情,並不是因為糧食比肉類更有助於健康,而是因為糧食比肉類更容易獲得。
人們根本沒有能力獲取足夠的肉類作為主食,也就不可能有以肉為主的飲食理論產生,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嘗試和驗證。
這就像在塑膠產生之前,臉盆要麼是木頭的要麼就是金屬的。人們只會在木頭和金屬之間選擇一種,但其實塑膠才是做臉盆最好的材質,輕巧、耐用。但以前沒有塑膠啊,根本不知道的東西或者無法獲得的東西,是不能參與比較的。
可能有人會問,肉類不是在上古時代就是人類的主選單了嗎?怎麼不能參與比較呢?
原始人飲食雖然以肉類為主,但食草動物跑得飛快,食肉動物又武裝到牙齒,打獵的人很可能反而變成被獵者。
大多數人在三十歲以前就被餓死或者被野獸殺死,哪裡有機會驗證肉類的好處呢?
到了農耕社會後,人類發現可以種植糧食,這種東西只要春種秋收,就能果腹,還不用和猛獸爭食,就不分男女老幼一起投入到田間勞作。
人類能吃飽了,當然會把糧食當成救星。
當糧食進入到人類的主食選單之後,它的優越性進一步表現出來。
糧食容易儲存,在穀倉中儲存三年五載也沒有問題。尤其是稻米,高粱,可以儲存10年以上。
肉類能儲存多久呢?攝氏二十度以上,恐怕三天以後就不能吃了。
古代一個家庭能養幾頭豬?一兩頭或三五頭。一頭豬宰了後,必須儘快吃完,吃不完也沒法存放,所以人們能夠吃肉的時候很少。如果把肉做為主食,那麼人類恐怕熬不過沒有冰箱的幾千年。
不但老百姓是這樣,王室貴族也一樣如此。
有資料記載,歐洲王室在冰箱發明之前,每天都是臭肉大宴。沒有辦法,王室總要比百姓吃得好些,可是肉放幾天就壞了。
中國人比較聰明,製作了鹹肉,臘肉、火腿等比較容易儲存的製品。但這樣的製成品沒有辦法做主食,因為太鹹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糧食想不成為人類一日三餐的主角也不行。
很多如《黃帝內經》類的古代典籍,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把糧食作為人類飲食健康的主角,這就是客觀條件決定思維的最好例證。
更極端一些說,如果冰箱沒有發明出來,低碳飲食理論應該永遠也不會出現,更沒有辦法普及。打敗高碳水化合物糧食的,不是阿特金斯和那些宣傳低碳飲食的先行者,更不是我,而是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