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食肉毋食馬肝”,說的是,人們可以吃馬的肉,但是不能吃馬的肝臟。在史記中也曾有記載:文成食馬肝死耳,難道馬的肝臟真的有毒?今天就帶大家瞭解動物肝臟背後的一些事兒。
很多人提到動物肝臟入菜,鴨肝、鵝肝、豬肝之類比較多見。說實話,和肉類相比,動物肝臟確實有著特殊的口感和味道,更加香醇。但也有人表示,動物肝臟並非人人都能吃,比如高血脂患者要少吃,肝不好的人也要少吃,也是為了裡面動物肝臟中的脂肪傷身。
難道馬肝不能吃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關於吃馬,西方人更有發言權
在歐洲,馬肉曾經被當成宗教儀式的肉類選擇,尤其是當時的義大利人特別喜歡吃馬肉。在戰爭年代,戰士們缺乏糧食,就有人提議將戰死的戰馬煮熟了吃,以胸甲當鍋,火藥為燃料,開始吃馬肉。現在法國還有一種菜餚是馬裡脊肉配上松露、馬肝醬。
這樣看來,並沒有因為吃馬肝而讓人死亡的事件發生。
那史記中記載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馬肝到底能不能吃?
事實上,我國古代典籍中所說的“食肉毋食馬肝”,其實並非不讓大家吃馬肝。而所謂的“文成食馬肝死耳”的含義其實和指鹿為馬差不多,可以等同於胡說、亂說。
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典故。文成乃是西漢方士李少翁,負責為漢武帝“召回”王夫人的靈魂。但後來文成始終沒辦法召喚回王夫人的靈魂,被漢武帝殺了。後來奕大方士來到王宮,漢武帝表示很開心,奕大卻很害怕,擔心步了文成的後塵,不敢談論方術。漢武帝隨口說道:文成食馬肝死耳。(他是吃馬肝死了的)。
所以,不管是中國古代的典籍,還是西方的吃馬肉的歷史都能夠表明,馬的肝臟是可以吃的。不僅可以吃,還有典籍能夠證明,馬肝可以入藥。《太平聖惠方》中藥藥方記載,赤馬肝炙令幹,研磨成散,有助於治療婦人月水不通。也就是月經不調等問題。
總的來看,馬肝確實能吃,但不建議大家多吃。
動物肝臟雖好,但卻不易多吃
從營養層面來看,馬肝和豬肝的營養差不多。為了一個新奇的體驗就去吃馬肝,也可以,但為了補充營養去吃,實在是沒必要,正常的飲食攝入並不會對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動物肝臟中的維生素A有利也有弊。
曾有人發現,維生素A攝入過多可能造成人體急性中毒,引發頭痛、嗜睡、噁心嘔吐等。對健康也是一種威脅。在北極熊、海象、哈士奇等動物的肝臟內,有著非常高的維生素A含量,食用後很可能引發維生素A過多症,可能引發突發性的顱內高壓。
或許人們說動物肝臟不能多吃,也誤打誤撞碰上了這個原因。避免過多的食用動物肝臟,也能避免過多的攝入維生素A對健康造成傷害。
關於動物肝臟,其實還有2個謠言有待澄清
謠言一:肝臟代謝毒素,吃動物肝臟很容易中毒
有些人覺得動物肝臟不能吃,只是因為肝臟要代謝毒素,擔心動物肝臟內殘留毒素。但只要經過了動物檢驗檢疫的合格肝臟,控制食用量,其實可能對人體帶來的毒素是微乎其微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如果你吃的是生病的家禽肝臟,或者餵養時長期接觸重金屬,就要多留心,對健康確實不太好。建議在正規的超市、農貿市場購買這些食物,更安全放心。
謠言二:高血脂不能吃動物肝臟,對心血管不利
事實上,正常的動物肝臟脂肪含量並不算高,有的時候比瘦肉還要低。食用這樣的動物肝臟也能因為其中的鐵、鋅等微量元素對健康更有好處。有人要問了,什麼是正常的動物肝臟,其實就是沒有瘋狂育肥的動物肝臟,典型的代表就是鵝肝、鴨肝等,可能都經過了“育肥”的階段,這種肝臟裡面的脂肪確實可能比較高,要儘量少吃。
總的來說,動物肝臟並非不能吃,只是要在吃的時候多留心,控制動物肝臟的種類以及攝入的分量,也能避免出現維生素A攝入超標對健康造成損傷,也能減少攝入動物肝臟中的脂肪給人體帶來額外的代謝負擔。